野兽派大师马蒂斯艺术创作中的补色冲击力

2020-12-02 07:46于淑均
北方文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补色野兽派搭配

于淑均

摘 要:20世纪西方绘画艺术世界中出现了野兽主义,并丢弃了传统的绘画理念,亨利·马蒂斯在接触了新的艺术思潮后,他的绘画作品开始注重色彩和画面具有冲击力的表现形式。马蒂斯认为精确的描绘不等于真实,他更注重于画面当中的情感表达。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装饰感。马蒂斯专注画面色彩搭配,他的创作作品在颜色与素描两者的画面中整体表现力上,用色上简单、纯粹、明快。运用合理的补色关系,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生动性。

关键词:马蒂斯;野兽派;补色;搭配;冲击力

一、马蒂斯艺术风格的形成

19世纪初的欧洲人民开始追求心灵的自由和个性解放,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画派。不少艺术家一改往日的学院派风格艺术开始主观地处理艺术。

亨利·马蒂斯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以狂烈绚丽的色彩风格被大家所熟悉。运用简单的图形元素,加上高级的互补色,在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影响下,开始迈向了以色彩为主的绘画理念,用明快鲜艳的颜色来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他的画作造型简洁明确,画面颜色主要以红、绿、蓝、橙为主。他在艺术上从油画到壁画、木版画到最后的剪贴画、插画,不变的是对艺术的初心,对艺术创作的热情与对色彩表达情感的态度。马蒂斯毕生追求一种内心向往的艺术绘画形态,流畅的线条还有明亮轻薄的色彩,对传统的透视法则的反抗,这些都是体现马蒂斯独特绘画风格和其一生创作思想的观点[1]。

二、补色的概述

(一)光与色的关系

光是构成视觉缺一不可的因素,也可以说没有物理光就没有色彩。色彩可见光的客观存在,我们通过肉眼来接收,经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形成对物体颜色的识别。所有的物体都有两面性,不论其中过程如何,最后都会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马蒂斯认为色彩重点在于颜色的对比,绘画中的颜色就会成为画面的一种营造不同视觉传达感受的机制。色彩的对比在绘画上就是两种不同的颜色,在色彩上对比色也成为补色。当我们见到红色,眼睛便会去寻求其补色绿色,因为与绿色相配便成为白光,光学中两种色光结合显示白色时,这两种颜色就成为“互为补色”。

(二)颜色对比关系

在色环颜色呈180度角的相对应颜色互为补色,色环中显然有三种对比关系,所以红色和绿色互为对比色,黄色与紫色、蓝色与橙色互为对比。在遇到这些补色在同一画面相邻的时候,视觉上就会主观强化两者的关系,加强在纯度、色相、明度三种要素的对比。色彩的三要素可以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般在绘画中很少有运用大面积的互补色的,运用时也只是小面积或者为了降低某种颜色的饱和度和画面的统一。而使用补色在作品中运用不好,就会使画面色调不统一,也会给人一种艳俗的感觉,能运用好补色就会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所以补色是一把双刃剑,当你合理地运用它,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三、马蒂斯作品中的补色冲击力

(一)绘画初期的色彩

马蒂斯在1890—1905年处于油画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文艺复兴的美学理念让他系统地模仿传统学院派风格的绘画,倾注于刻画物体的现实与细节的处理[2]。对于这时的作品还不会让人注意到他的色彩,因为此时他的作品中只有中规中矩的描绘物体表面的东西,停驻在保守的写实学院派。启蒙阶段其绘画的色彩还是灰色居多,没有以色彩重点刻画在作品画面中,很少有鲜明的色彩倾向于大面积的对比色运用,色彩只是和谐的灰调,画面中没有高饱和度的色彩,明度也比后来的作品要低很多。在1893年的作品《餐具桌》中,马蒂斯的绘画风格还是传统的学院派风格,其中的色调、构图、刻画手法与传统的写实画法如出一辙。构图上桌面的水果、衬布的位置,刻画的手法,也是学院派写实画派的标准体现。物体上的光影隐约可见,每件事物都有具体的形,每件物体的颜色都是很和谐的灰色调。灰暗的光线让画面呈现出一种静谧,这种静谧也许是他内心向往的宁静。马蒂斯说:“向往着一种均衡的、纯粹的、宁静的没有激动的或者引人入胜的题材艺术,是一种可以恢复肉体疲倦的艺术。”这时的他对于画面的处理也就是追求着自然的写实,作品中的物体只有本身固有色或者画家为画面降低纯度和明度而调和的对比色,绘画风格上未有吸人眼球的大面积补色以及绚丽色彩的运用。

(二)补色的运用

此时马蒂斯内心萌动了革新意念,开始触及到印象派主义绘画、后印象派主义绘画的作品,欲从各种风格中摄取适合自己的东西,进一步熟悉了色彩的特性,塞尚的技巧又让他萌生研究新技法的念头,在受塞尚影响之后,对于光线下的形式与色彩的描绘,对他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经验,他意识到绘画的理念也就是以色彩为基础,最终目标是画面的装饰作用。表达的画面都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他的绘画中装饰感与绚丽色彩成为他绘画的追求。在此时期,他用笔更加果敢,在色彩上开始追求纯净。他踏上了一个以色彩为主的艺术旅程。这一切在1905年创作的《敞开的窗》作品中得以体现,在构图就有别于传统的学院派,作品中窗户基本上占满画面,景色中的中景、近景、远景已经不重要,在对于外形上开始简单随意,他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颜色的协调与搭配上。其作品中主要有绿色、蓝色、朱红、橙色来构成画面,画面中蓝橙、红绿的对比,使画面有着更加欢愉的感觉。

四、补色的冲击力

在马蒂斯的作品《舞蹈》中,就大量运用了补色,画面的色彩和线条相互之间激情地结合起来,运用了三个颜色的大色块,红色、绿色、蓝色。其中红色表现了五个女人的热情状态,那种有血性,有活力,充满激情的动力。而绿色和蓝色分别代表了草原和天空,表达出一种风吹天际草动,一片祥和与安宁,与女人形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虽然颜色簡单,但是运用了互补色,使色彩在画面中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纯净的色彩与抽象的画面结合起来,更加立体和优美。画面有深刻的幻想能力,虽然没有具体的情节,但是却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欢快和狂野,表达出一种对生活态度的激情和人生命力的动感。

后期,马蒂斯的作品开始出现一些异域的元素符号,不同的艺术相互之间交错,会使创作更加具有独特性,他转向以大色块平涂画面和阿拉伯式纹样的精简线条作画,注重画面整体性的发展和装饰性,并且没有了三维空间的感觉。对于这个时期的马蒂斯而言只是在色彩的基础上添加了许多的装饰元素,在作品的补色上依托着外形平涂,用补色间的对比来协调画面的色彩关系,这样的画面就有一种装饰感存在,并且作品有一种简洁的高级感。马蒂斯绘画中的色块已经开始具有独特的趣味性。这一阶段,马蒂斯日渐消瘦,他开始使用彩色剪贴,他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画面,然后通过剪纸艺术把色彩和绘画联系到一起。这种技法成为其暮年的主要创作手段。纸片根据其要求先涂好颜色,然后剪下来,用以拼组画面。这种要求极度单纯的方式,是后来马蒂斯对艺术的完美解读。在《国王的遗憾》这幅作品中,只是用不同形状的色纸拼贴起来,作品由一冷一暖,从中间向外围有序的扩散,这样的冷暖交加让画面更加富有律动性。在这个作品中,由蓝色到紫色,蓝色到黄色,再到黑色间的对比一目了然,紫色与黄色,互为补色的对比效果更加强烈。补色的对比肯定是比同一色系的对比带来的冲击效果强烈。

五、结语

马蒂斯就是色彩的魔术师。运用简单的补色绘画出来的作品,让人过目难忘。他觉得“奴隶式地再现自然,对于我是不可能的事。我被迫来解释自然,并使它服从我的画面精神。如果一切我需要的色调关系被找到了,就必须从其中产生出生动活泼的色彩的合奏,一支和谐的乐曲”。马蒂斯作品简洁纯粹,补色的运用在作品随处可见,“仅仅是试图摆上能表达自己感受的色彩,存在一種起推动作用的色彩比例,他会引导改变人物形态或作品构图的变化”。他的色彩对比强烈,冲击力很强,追求表达细腻的内心情感。正因如此,他才能在画面上呈现出更佳的艺术形态。色彩是他宣泄情绪的一种独特方式。再现总是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这个目的在于重新唤起某种情感[3]。他觉得色彩和色彩之间是有区别的,成熟的艺术家是以心作画的。马蒂斯在艺术上依旧是从一而终的存在。因为他一生的追求,不管在艺术的巅峰期还是人生的尽头都是追求简单、纯粹、宁静的。

总之,马蒂斯的每幅作品,都是他宣泄情感的产物,情绪不外乎是内心的波动,马蒂斯的色彩迸发出的冲击力与他对补色的理解和运用,让我们有了更好地认识。

参考文献

[1]钱琮平译.画家笔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 马蒂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0.

[3]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58.

猜你喜欢
补色野兽派搭配
保罗·门德斯·达·洛查 “野兽派”诗人
野兽出没的年代 二十世纪艺术先锋——野兽派
论德拉克洛瓦的绘画色彩体系
别出心裁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动词open的搭配研究
“反而”的语义韵考察
基于BYU语料库的英语专四词汇试题解析
野兽派马蒂斯《天竺葵》临摹
案例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色彩的补色关系
案例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色彩的补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