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歌的“多读多写”养育学生的“创造”之魂

2020-12-03 11:23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青年心理 2020年30期
关键词:创造者繁星诗集

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韩 梅

古人云:诗言志。古希腊人说:诗人就是创造者。我们曾是诗的国度,但这些年因为中高考作文不允许写诗,“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绝对不教。”让我们的诗歌教学只剩下了多读多背,而非常重要的“多写”成了一种奢望。

一、把统编版教材的诗歌学习往多写延长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古诗词,背诵量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多的,但在诗歌的写作上,尤其多写上,是没有什么过多要求的。

研究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是“轻叩诗歌大门”,学生要学四篇课文、六首新诗,接着是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最后在“日积月累”中背诵艾青、朱光潜、华兹华斯三句关于诗的格言。三至六年级62 次习作,这是唯一一次让学生 写诗!

很明显,在多读古诗词和多读新诗上,我们都做了,但在多写诗歌上,我们只做了一点点。我们在小学阶段“多读多写”的实践研究中发现,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诗歌,需要多读多写同行。诗歌学习上,应该让学生两条腿正常走路。而多读少写,犹如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一瘸一拐地走路不好看。怎么办?教师教好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是必须的。

怎么教?先把教学大目标(合作编小诗集),变成让每位学生写一本自己的诗集。具体教法是:

(一)一“诗”一“诗”的任务 布置

教学这一单元前,给学生一个任务。那就是学完这一单元,我们创作一本诗集。这本诗集不厚,十多首诗就可以了。然后告诉学生,每学一首诗,不能白学,学诗人的诗是欠债,用诗人的方法写一首诗是还债,学一首就还一首。这一单元,要学6 首诗,肯定要还6 首。还了6 首,自己最好不受诗人的影响再写6 首。如果你愿意,还可以自己给诗配画,如此这本书就不一样了。

(二)教冰心的《繁星》(三首诗),学写诗

学生读完三首诗,每首诗五六行,几遍就可以背下来了,文字也不复杂,互相说一说,也就理解了。接下来就要用最通俗的语言给学生讲一讲作家创作的手法,看看能否激发起学生写诗的欲望。

1.把“物象+意象=诗”这个公式给学生

所谓物象,就是诗中的“物”,《繁星》写了哪些物?母亲、园、藤萝、膝下、大海、星星、花、风雨、鸟等,也就是人人都看到或者想到的事物。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通过文字所表达出来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通过诗的理解,学生也都能找到。每个人的每一天都会看到、听到、想到很多很多事物,那些喜怒哀乐等谁没有呢?简单的物,加上简单的意,用几行短短的文字,写出来就行。课堂上,这么一教,学生感觉诗没有那么难。

2.三首《繁星》给予学生怎样的写作智慧

第一首《繁星》,出现了“回忆”一词,诗中的那些事,都是回忆的事,每个人过去所做的事,都值得回忆,回忆一下,看看能否用几行文字写下来一件事,学生恍然大悟,这样的诗,能写!

第二首《繁星》,问“大海”三个问题,好简单啊!是的,作者看着天上的繁星,对着大海发问,我们可以对天空发问,可以对大山发问,可以对大河发问……只要你想发问,问几个问题,就是一首诗!学生听到这里,知道了诗原来可以这样写!

第三首《繁星》出现了“母亲”和“风雨”,“风雨”一词既可以是我们看到的风风雨雨,也可以是人生中遇到的困难,一些糟糕事。我告诉学生,多少词汇有多种意思,像冰心这样用风雨来写诗,多有意思!如此之教,如何写诗,一目了然!

(三)发现《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的创作智慧

艾青的《绿》,读完和理解之后,这首诗的物象与意象,学生很容易找到。我对学生说:“面对‘绿’字,还有红、黄、蓝、白、黑……如艾青一样,寻找一个自己想写的颜色,打开想象的闸门,写起来吧!”学生所写虽然不如艾青,但属于他们的诗味,恐怕是所有的诗人所不及的。

叶赛宁的《白桦》,学生挺喜欢的,这首诗给予我们的写作智慧是:每个学生,早已经站在自家的窗户、门口看世界了,透过班级的窗户看外面了,看到了什么,也许都忘记了。这首诗唤醒我们,重新看起来。早晨看到的与中午的不一样,晚上看到的绝对是另外一种精彩,看到什么就写什么,脑子里想了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愿意,很多诗就会跳到纸上。

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一看到这个题目,一读这首诗,相信学生会立即写起来。因为可写的东西太多了。天晴了的时候可以写,天阴的时候当然也能写,打雷的时候更能写……

(四)开展两场班级诗歌朗诵会

一场是朗诵自己喜欢的诗人的诗,一场是朗诵自己创作的诗。

(五)两本诗集的编写

一是把自己的诗集编写好,装订成书。二是每人选出一二首自己的诗,写成书法作品,编成班级第一本诗集。

二、用儿童诗类童书引导学生写起来

《一首能治愈鱼的诗》是一本儿童诗类绘本,我用此书引导学生爱上写诗。

(一)创作一首小诗,看看你的诗能否治病

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西汉时期刘向说的。这句名言是什么意思?

学生说:书就像良药,善于读书的人可以(像医病那样)治疗愚钝。

2.出示写作要求

(1)选择下面一个病来写

① 某同学拖拉,作业总是比其他学生慢。其实他不慢,人家做作业,他却——

② 某些同学特别好玩,天天下课在走廊里打闹。

③ 某些同学特别会写错别字,造出来的字你都想象不到呢!

④ 爸爸、妈妈吵架了,写一首诗来劝。

⑤ 还有人闯红灯。

⑥ 大人为什么最好说谎?

(2)写成小诗

(3)时间10 分钟

(二)交流学生之诗

选择五六位同学的诗进行交流。

师大声读,让学生评,能治什么病?能否治好病?

(三)大声读整本书给学生听,边读边听边思

1. 读前思考:这条鱼会得什么病呢?

2. 思考两句话:

翻开书就可以看到两句话,让学生说说这句话在告诉读者什么?

(1)这是一首能治愈鱼的诗。

(2)这可不是一条能治愈诗的鱼哦。

3.大声朗读整本书给学生听

(1)第一组文字与图

她笑着说:“那就快给雷欧读首诗吧!”说完,妈妈就离开了,她要去上音乐课。

可思考的问题:一是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二是妈妈为什么要让孩子给鱼读诗呢?

(2)第二组文字与图

“诗?!什么是诗呢?”阿瑟打开厨房的橱柜瞧。“这里有诗吗?”“这里没有诗。”面条软绵绵地说。

可思考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到橱柜里找诗?二是谁有让面条说话的本领?

(3)第三组文字与图

“诗,阿瑟,就是当你恋爱时,整个天空都在你的嘴里。”“真的吗?原来是这样啊。”

可思考的问题:一是大罗所说的话是诗吗?二是阿瑟所要的诗是这样的吗?三是大罗认为诗是什么?

(4)第四组文字与图

小鱼雷欧醒了!它先睁开一只眼,然后又睁开一只眼,长了这么大,它还是第一次开口说话:“阿瑟,其实,我也是个诗人。”“真的吗?”“沉默,就 是我的诗……”“哦,原来是这样啊!”

可思考的问题:一是如何理解雷欧也是诗人呢?二是如何理解“沉默,就是我的诗……”

(四)讨论

1.这本书给予我们智慧?你会因为这本书写起诗来吗?

2.到底什么是诗?讨论后尽情说一说。

(五)读读老师写的诗

(六)一个任务

师:《一首能治愈鱼的诗》告诉我们世界上所有的人、所有的物都是诗人。接下来,我们能把这些诗人请到自己的身边,完成一首又一首属于自己的诗,用这些诗改变自己,让自己永远幸福。

三、把身边的诗人请入课堂,让学生奔放起来

学生读诗,其实最想见的是诗人,但大多数学生一生也没有遇见过什么诗人。昆山,这里的诗人有不少!顾炎武写过诗,朱柏庐写过诗,归有光也写过诗。这些都是响当当的乡贤诗人,教材中没有他们的诗,我们的课堂可以有。

全国著名的作曲家许明生先生就是昆山人。我们把作曲家爷爷请进课堂,为学生上关于童诗的课。经过许老的点拨后,学生创作的热情更高了。学生去校园的各个角落兜兜转转,与以前不一样了,他们在找诗,在找灵感。一个月寻寻觅觅,思来想去,孩子们一共交了300 多首诗。我把学生的一首首童诗装订成一本《童心里的诗篇(春)》供全班交流,让学生有作品意识,能更好地触动学生大胆 创作。

◎刘贻琳

悄悄地,

拱出大地。

想来打听

春天里,

树绿的秘密,

花开的消息。

奶奶的手

◎王婧祺

奶奶的手十分粗糙,

看上去,

像一座又一座的山坡。

看到了这些坡,

就想起了——

坡上唱过的丰收之歌。

班中两位特别热爱写作的孩子成立自己的诗歌社团——“原语诗社”,“原语”取自我们班两位小诗人凌熙原和陈语童的名字,又“原”的本意是指水流的起始处。后用“源”表此意。由水源引申指开始的、最初的,又表示原来、本来。我们的诗社宗旨就是要真儿童、真语言、真行动、真顽皮的复制。学生一有好的作品交上来,我就在课前课上朗诵,说他们就是身边最美的诗人。在他们自发组织下,我们又完成了第二本诗集的创作——《童心里的诗篇(秋)》。

任性的秋

◎徐永烨

任性的秋,

不打一声招呼就来了。

谁让你忽如一夜,

就吹落了满地的树叶?

谁叫你携风带雨,

吹乱了人们走路的步伐?

谁许你忽冷忽热,

叫人流鼻涕打喷嚏?

你一定在偷偷地笑吧!

你该是有多么任性啊!

孩子们的真心真语,凝成了一首首诗。儿童是真正的诗人,是创造者,是没有任何掩饰的创造者,是直来直往的创造者,是值得所有成人来学习的创造者,更是无数作家想尽办法才能达到的创造者。

猜你喜欢
创造者繁星诗集
诗集精选
一起看星星吧
繁星(外一首)
诗集精选
《繁星·春水》:繁星永照,春水长流
诗集精选
繁星之城
历史人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做一个“发现者”和“创造者”
诗集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