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3 11:23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二道沟中心学校苏原泉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实验小学
青年心理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学法情境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二道沟中心学校 苏原泉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实验小学 李 莹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理论化的数学内容,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小组合作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教师应当认识到小组合作教学法的概念和意义,合理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法所指的是一种新的教学环境,改变了以往教师单向输出教学的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要角色,利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以及创新思维。小组合作学习法是在新课改政策的基础之上所提出的,深入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促进了小学教学体制的完善和改革。合作是指由多个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相互配合的学习过程,小组合作则是将小组作为课堂中的基本组织形式,对学生实施合作指导。小组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意识,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是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符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合作学习是对以往数学教学模式的颠覆,全面发挥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监督,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一味的灌输式教学是无法使学生消化掉所学知识的,利用合作学习后数学课堂呈现出活跃的氛围,使数学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二)革新小学数学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深化的背景下,合作学习的观念和数学教学课堂之间的联系日渐紧密,使小学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合作学习模式开拓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在新型的模式下学习数学知识,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就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合作教育理念下,学生成为了主动学习的个体,利用自身的思维能力攻破了数学学习难关,使学生能在活动当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教师应当不断探索合作学习模式的使用方式,使数学课堂更开放化、合理化、高效化。

三、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科学化的分组

分组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法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普遍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程度较为浅薄,认为只要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就能够达到落实教育改革要求,这种认知是错误的。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分组,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分组时人数应当保持适当,人数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如果人数过多在合作时无法兼顾每个同学,如果人数过少则会导致学生出现思维范围过窄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以及学习情况,提高分组的合理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生活中的大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模式利用计数器进行数数,并思考在生活中哪些时候可以运用到这些大数。在进行分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4 人为一组,在每组内都分配学习优秀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利用学生的学习优势来带动组内其他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在小组合作时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主动投入到小组合作中,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生活中的大数》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合作能力,在此阶段让学生进行人数较少的组内合作,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流程,可以使学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二)结合情境教学法,提高合作效率

情境教学法也属于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将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合作效率。情境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形象的学习情境,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改变以往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理论化问题,使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数学知识。情境教学法的使用手段较为灵活,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例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利用问题情境,激发思考意识

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开展不断的思考,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密集的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意识。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深入思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分别提出不同的问题,如“你都认识哪些图形?”“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呢?”“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和三角形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生活中你看到的三角形和四边形物体有哪些?”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展开合作思考,在讨论过程中解决问题,让学生按照问题的顺序进行讨论和思考,进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性。有序的小组合作能够维持良好的纪律性,使学生形成优秀的合作能力,提高合作学习效果。

2.利用生活情境,紧密联系生活

生活情境的营造可以拉近学生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经验进行思考,使小学生认识到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利用生活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买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帮助妈妈买菜作为教学情境背景,让每个小组分别作为市场中的不同摊位,售卖不同类型的蔬菜。每个小组需要派出一位代表前往其他小组单位进行蔬菜购买,并计算出购买蔬菜所需要的钱。通过生活情境的营造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合作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三)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展开数学实践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就必须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形成新的认知。但是由于小学生学习能力较弱,无法自主进行数学实践,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相互合作完成实践,促使学生在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中的《数学好玩》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象征性长跑”的活动模式为例,以小组的模式自主设计长跑活动。长跑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更加主动地锻炼身体,小组学生可以随机选取一个城市作为象征性长跑的目的地,进而展开活动设计。在完成长跑活动设计之后,要求组内学生全面落实这个活动方案,以1 个月作为活动时间,在长跑活动结束之后向其他同学分享自身的想法和成果。

(四)开展小组合作评价

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可以强化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改变以往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单一评价的状况。教学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学习情况,但是教师一直是实施教学评价的主体,无法利用教学评价和学生架成良好的沟通渠道。小组合作评价可以让学生根据被评价者在学习活动中的真实表现进行评价,提高了评价的真实度和准确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教师应当积极对教学评价形式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教学法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理解数学教材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高效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教师需要对小组合作教学法进行合理的分析,按照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化的分组,并在学生合作交流时进行指点和引导,提高合作教学效果。但是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也容易出现纪律性差的问题,会影响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进而导致学生无法从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因此在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改变小组合作的开展方法,全面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体系的改革。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学法情境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