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律知识教学方法探究

2020-12-03 11:23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林殿莉
青年心理 2020年30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法律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林殿莉

法律知识教学中,需要教师设置科学的教学方案,对教学内容展开详细的设计,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教师要想进行有效的法律知识教学,就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法律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作用,清醒地认识到这项教学活动的重要性,然后才去实际行动,设计科学可行的教学策略,才有可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课堂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法律知识的有效传授。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法律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促使学生形成更强的学科核心素养

当代中学生最终要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任,对于人才而言,必须要有强烈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面向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形成法律意识,认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能够以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促使学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法律知识的教学,还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法律意识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可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有利于学生法治意识的强化,将学生培养为遵法守纪的好公民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法律知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正式接触法律,由浅入深地了解我国现行法律,在生活中遵守这些法律,不会出现违法行为,并且进行法律知识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公平正义等良好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法治精神的强化,让学生大胆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避免自己的行为给他人权益带去侵害,让学生成为一名知法守法、公平正义的好公民。初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课本中,八年级上下册中的“心中有法”“坚持宪法至上”“理解权利义务”“崇尚法治精神”等这些法律知识,都是学生必学的内容,也是教师要关注的内容,教师通过对这些法律知识的教导,可以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指引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公民。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律知识教学设计策略

(一)从教学设计理念上突破与 创新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法律知识教学,最重要的素材是课本,但是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地进行法律知识的教学,而是要更新教学方法,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尤其是理念设计能力。教师要与学生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即亦师亦友的关系,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重新定位自身在课堂中的位置。另外新课程中明确提出“自主、合作与探究”这一教学理念,教师要将这种理念落实在行动中,在课堂中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自我展示等提供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每个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能够 转变学习观念,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轻松愉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与学生展开沟通,和教师进行交流,从而实现法律知识的有效教学。

(二)着力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法律知识教学设计和其它学科设计并不相同,尤其是在教案编写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教师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知识和较高的教学设计素养。教师要从整体出发,对教学流程展开分析,扮演好学生促进者、辅助者的角色,同时也要掌控好整个课堂。要想做好这些工作,教师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与法治意识素养。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教师要持续性地学习,将学习作为终身的任务进行,比如教师要主动参加学校提供的各种培训,完成在职学习,掌握各种法律规定,拥有健全的法律知识系统;第二,教师要在教学能力的提升上下功夫,尤其是教学设计能力,比如主动参加教师集体备课、技能教学研究、教学大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在与其他教师沟通学习的过程中,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掌握更科学的教学技巧;第三,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也要主动与校内同事,校外同行进行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善教学方案,持续性地提升法律教学质量。

(三)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运用能力

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入手,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还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习惯等。比如在课前预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将不明白的地方圈点出来,在课堂中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理解各种知识内容。在课堂中,教师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关怀和关心,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认可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法律知识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自主运用能力的提升。

(四)从不同方面完善教学设计的流程

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完善,包括准备设计、实施设计和评价设计。教学设计牵涉到很多内容,比如道德与法治课部编版八年级每一单元的每一节课,都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设计。

第一,在准备阶段的设计中,教师要分析的内容包括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对象、教法和学法等。例如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课八年级第三课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分析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何为公民基本权利,掌握具体的权利内容,且可以根据现实中的案例分析这些权利的表现和行使。教学重难点主要是让学生明白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人身自由等这些权利的内涵。另外教师还需要分析具体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选择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法和讲授法等,进行“公民基本权利”相关法律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合作与讨论、自主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要分析这些内容。

第二,在课堂实施和评价设计方面,也要教师进行持续的完善。课堂实施设计阶段,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有步骤,有前后,有所侧重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塑造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有效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解。详细而言,课堂实施阶段的设计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设计导学案。导学案发挥着“导学”和“导教”的作用,设计科学的导学案,对于教师课堂中的教学与学生的有效学习来说,意义深远。导学案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缩影,教师要擅长结合导学案进行法律知识的教学。详细而言,导学案设计要注意四方面:①归纳基本的法律知识,框架要清晰,逻辑合理,有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大体法律内容;②根据现实生活设计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等,通过这些案例来了解或者引出法律知识,提升学生的法律分析和应用能力;③定期进行巩固与反馈,通过反馈来了解学生知识的盲区与薄弱点,有所侧重地进行知识巩固;④进行小结反思。课堂实施阶段设计的第二部分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不仅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还需要具有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比如在设计“公民权利——依法行使权利”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典型的案例,案例内容为2018 年5 月安徽合肥某女子阻碍高铁发车的视频,以多媒体设备进行案例的展示,且提出这些问题:①视频中的女子有权利乘坐高铁吗?②视频中的女子做法是否合理合法?让学生根据“公民权利”相关法律来讨论这些问题,让学生一起进行探究,相互交流沟通,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发现,法律其实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认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且习得了法律知识。学生可以认识到,权利的行使要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权利受法律保护,也受法律规范约束。

课堂评价设计方面,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现实中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只关注课前准备阶段的设计与课堂实施阶段的设计,对于课堂评价的设计不重视,这种思想和做法都不科学。不重视课堂评价的设计,无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于教师而言,自然会降低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重视对课堂评价的设计,教师要通过多样的方式进行学生评价,包括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对自己的自评以及教师评价等。另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尤其是态度方面,教师要减少对学生的指责和批评,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有效鼓励,强化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坚信自己可以学好法律知识,激励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提升学习效率。

优化道德与法治课法律知识教学设计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在了解法律知识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具体来说,教师不仅要从理念上进行创新性突破,还要着手提高自身教学设计的能力,更要有意识培养学生自主与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教师要从前期准备、课堂实施、教学评价等设计的各个方面,确保整个法律知识教学设计的可行性与高效性,为法律知识课堂质量的增强而努力。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法律
法律的两种不确定性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文明养成需要法律护航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