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庭德育问题研究

2020-12-03 11:23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实验小学朱岩峰
青年心理 2020年30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家庭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实验小学 朱岩峰

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其自身的思维、创新、认知及辨别是非等能力尚且处于初步发育阶段,所以在成长过程中极其容易受到外来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果此过程中家长或教师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干预,学生就会形成不良的道德思想,从而影响学生良好品德素养的形成。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家庭德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当前受家庭经济状况、家长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家庭德育的优势并没有在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究其原因,我做了一下研究:

一、当前小学生家庭德育现状分析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个人发展起着奠基作用,是学生的品德发展方面最直接最简单的教育途径。这就要求家长需要在家庭环境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利用好自身榜样角色的优势,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形象,从而将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发展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在当前社会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行背景下,教育领域在不断发生着创新和变化,公众对于教育行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尤其对于小学阶段来讲,肩负着奠定学生未来学习基础的重任,更加成为公众的首要关注点。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家长们也开始对自身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变革,旨在确保学生能够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是在变革过程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家长将改革的重点仍然放在了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方面,把学生的品德发展放到了次要地位,认为成绩才是学生发展的首要任务,这一思想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学习就是为了提高成绩、学习是为了家长而学的想法,不但无法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优势,还会严重阻碍学生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最关心的是孩子通过学科学习所掌握的学习技能以及掌握的技能是否对提升自身的成绩有所帮助,很少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而顺从这一理念,家长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不顾学生的感受,自主帮学生报名各种补习班和学习机构,为学生购买各种教辅材料种种方面的因素最终导致学生情绪爆发,从而产生报复性心理,不但不认真学习,甚至自暴自 弃。

二、家庭德育的重要性和优势分析

对孩子进行教育,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对于孩子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且家庭教育并不是一件私事,是全社会所共有的责任,而在此过程中,家庭德育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职能,也是整体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和社会教育开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同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相比,家庭德育自身的优势性更为明显。首先,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这一因素更易于让学生信任和理解,且会对父母产生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家庭德育比学校德育更具感染性。

三、小学生家庭教育德育教学策略

(一)学校德育教育的发挥和强化对于家庭德育的引领作用

尽管家庭德育教学的主题是家庭,但是离不开学校的引领作用。首先,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发展历史过程中,家庭德育教育已然具备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在当下如金钱至上、腐败等不良因素都在影响着家庭德育教育的开展。同时家长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也缺乏一定的德育教材和思想的指导,从而导致家庭德育无法正常开展,此时就需要学校利用好自身的正规德育教材和正确的理论来对家庭德育工作的开展进行引导,帮助家长更好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其次,在当前的家庭德育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家长都只是通过讲故事、讲道理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甚至部分家长并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导致大部分的教育活动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单一的德育教学方式不但效果一般,且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兴趣。而学校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开展德育教学的方式是跟随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能够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因此学校要提升自身对于家庭德育的认识,主动承担起引领家庭德育开展的 责任。

例如:在家庭德育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家长保持紧密的联系,要求家长记录自身每天的德育教学内容和方式,如建立“德育教学记录册”,定期向教师进行展示,教师依据家长阶段性的教学开展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调整,从而更好地灌输给家长正确的教学方式和理论思想;其次,创办网络小型家庭德育学校,主要的参与者为教师和家长,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对家长进行教学,互相传递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家长对于家庭德育的认识。

(二)共同探究家校合作教学的 途径

对于小学生来讲,自开始发展以来,首先接触的主要环境是家庭,主要人物是父母,自然而然的,家庭就是每个学生社会化的起点,且父母与其这种浓厚的血缘关系,成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最信赖、依赖的角色。而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着影响,因此,在小学这个学生自身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时期,包括学习习惯、语言、技能、思想等在内的多种能力,都需要在此阶段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不牢固,后续的教学工作则无法开展,且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也会变得极为困难。而学校作为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正规的教学系统和专业的教师能够针对不同个人发展情况的学生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计划和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个性特点来实现全面发展。而这两者恰好是学生所受的两种最为重要的外部德育教育,且由于客观上存在的种种因素和差异,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之间能够实现合理的协调和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协调关系不是单方向的,而是需要两者尽可能地实现相互作用,一方面,学校在开展德育教学的同时需要兼顾好家庭德育开展的便利,不仅仅是向家长传授相关的教学技巧和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家长自身了解到德育教育的深层内容和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来强化家庭德育的地位;而对于家庭环境来讲,不仅仅是配合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问题,更多的是需要在双方的教育互补关系中使两种教育力量在学生的身上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强化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水平。

在家庭德育开展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实时跟进,确保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可以利用家访活动来与家长取得联系,作为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衔接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家访活动需要教师进行主动的参与,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一方面,为了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德育,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在家情况,从而利于教师更好地发现家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家长交换教学意见,提高家庭教育的 质量。

(三)利用家庭德育作业内容来强化德育教学质量

对于学生来讲,学校和家长所进行的德育教育大多数都是以理论知识为主,且并没有重视实践活动对于提升家庭德育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在当前新课改的推行背景下,首先要求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适当将课堂主导权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利用自身“课堂主导者”的角色来实现自主学习,而转化到家庭德育活动中,就是强调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比重,减少家长的教学时间,基于学生充足的自我发挥空间,使学生有机会来表达自身的看法和观点,从而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化。另一方面,对于正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受年龄特性的影响,其自身的思维、认知和辨别是非等能力尚且处于发育阶段,且较为活泼好动,因此长时间的家庭环境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枯燥的心理,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不但影响家长正常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阻碍家长的德育教学和心理疏导活动,也会极大地降低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需要充分利用一定的课后实践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在实践中领悟德育内容的深层含义。

教师可以在听取家长意见的前提下,基于每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布置一定的课后德育实践作业,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时间的主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等主题,让家长根据这些主题带领学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如自己洗衣服、学会控制好玩耍的时间、在社会中帮助环卫工人打扫卫生、扶老奶奶过马路等,在实现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互相结合的前提下,也能更好地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总之,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重视孩子的德育教育,并时时与学校德育相互结合,共同为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家庭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家庭“煮”夫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恋练有词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