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36 例临床分析

2020-12-03 19:51栾文霞商青霞郭瑾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双硫仑头孢哌酮饮酒

栾文霞 商青霞 郭瑾

(山西省军区太原第八干休所门诊部 山西 太原 030006)

双硫仑反应(又称双硫醒反应、酒醉貌反应),系指双硫仑抑制肝脏中乙醛脱氢酶活性,阻挠乙醇正常代谢,使乙醇氧化为乙醛后再分解氧化为乙酸的反应受阻,导致体内乙酸蓄积,从而引起一系列乙醛中毒的症状与体征。许多药物如头孢哌酮、甲硝唑等,与乙醇联用也可出现类似的反应,称为双硫仑样反应。近年来,双硫仑样反应逐渐增多,在临床诊疗中,如果对其认识不足、抢救处置不当,易造成不良后果,而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和安全。现将2012 年1 月—2019 年10 月临床工作中收治处理的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36 例进行分析总结,以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对2014 年12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使用头孢哌酮前后接触乙醇所致双硫仑反应病人中选取36 例患者,男30 例,女6 例,年龄3 ~86 岁,平均年龄43 岁。用药种类: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8 例,头孢哌酮8 例;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均为常规剂量、静脉注射。接触酒精种类:白酒27例,红酒6例,啤酒3例;饮酒量:10 ~200ml。发病时间:25 例为用药期间饮酒出现反应,均在饮酒后5min ~2h 发病,其中<30min 17 例,30min ~1h 7 例,1 ~2h3 例;2 例为停药1 ~5d 饮酒出现反应;7 例为饮酒后使用头孢哌酮出现反应,均在用药后30min ~12h 发病,其中<1h 4 例,1 ~3h 2 例,3 ~12h 1 例。以上36 例患者既往均无头孢哌酮及乙醇过敏史。

1.2 临床表现

36 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全身皮肤潮红、软弱无力、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8 例患者出现心悸、血压下降等症状,2 例患者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1 例患者出现嗜睡、幻觉等症状。全部病例完善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胸片、腹部超声等检查,其中心电图示心动过速18 例,ST-T 改变11 例,房性早搏5 例,心肌酶(CK-MB)轻度升高2 例;1 例意识障碍患者同时行头颅CT 检查无阳性发现。所有病例中,饮白酒者症状重于饮红酒、啤酒者,饮酒量多者症状重于饮酒量少者,用药与饮酒间隔时间短者重于间隔时间长者。

1.3 诊断处置

接诊后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用药史、过敏史、饮酒史,36 例患者应用头孢哌酮前后均有乙醇接触史,结合临床症状迅速做出诊断。处置过程中所有病例完善相关化验检查以排除其他急症,明确有无多种疾病共存。全部病例中7 例患者病情较重(均系伴发基础疾病患者,且于用药期间饮白酒,饮酒量也高于其他患者)住院治疗,其余患者门诊治疗观察。

1.4 治疗措施

双硫仑样反应实质上为乙醛体内蓄积所诱发,故治疗可参照急性乙醇中毒处理[1]。首先立即停用乙醇制品及相关药物,积极对症、支持治疗。症状轻者如仅有全身潮红、恶心可以不做处理,多饮水,密切观察;症状严重者同时予以持续吸氧、静脉补液、应用糖皮质激素、生命体征监测,并备齐除颤仪、吸痰器、气管插管等急救器材以及升压药、扩冠药、抗心律失常药、呼吸兴奋剂等急救药品。对于饮酒量大、发病30min 内就诊、无呕吐症状的患者,可进行催吐或洗胃,以加快乙醇排泄、减少乙醇吸收;对于呕吐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注射剂40mg 静脉滴注以保护胃粘膜,保持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及呼吸道引起窒息;意识障碍合并呕吐者注意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及鼻腔分泌物;呕吐频繁且症状严重者,可给予胃肠动力药物以减轻呕吐症状,避免食管粘膜撕裂;对于呼吸困难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去除紧身衣物,减少胸部压迫,抬高床头,将体位调整到舒适位置,必要时给予盐酸纳络酮0.4 ~0.8mg 静脉滴注以减轻呼吸抑制;对于ST-T 改变且血压正常者给予硝酸酯类药物应用;对于心律失常患者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有休克症状患者采取“V”型体位、建立双静脉通道、快速补液扩容、纠正酸碱失衡、注意保暖、记录24h 出入量,必要时给予多巴胺静脉注射以升压;对于意识障碍患者,可给予胞磷胆碱500mg、盐酸纳络酮0.8 mg 静脉注射促进患者苏醒;对于患者及家属出现紧张、焦虑、恐惧、责难等情绪,应及时做好解释安抚和心理疏导工作。

2.结果

36 例患者经急救处置后,15 例患者40min 内症状消失,14例患者40min ~3 h 内症状完全缓解,7 例患者住院2 ~3d 后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半月后随访均无不适。

3.讨论

双硫仑是一种橡胶硫化催化剂,人体微量吸收后即能引起面部潮红、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饮酒后这些症状更严重,称为双硫仑反应。利用这一特点,双硫仑可作为酒增敏药物用于戒酒治疗[2]。

双硫仑反应发生的主要机制为:通过其代谢产物阻断多巴胺β-羟化酶形成,致脑内多巴胺浓度增加,而产生不适症状。另外,双硫仑中的甲硫四氮唑取代基可竞争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活性,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成乙酸,乙醛在体内蓄积而产生中毒现象[3]。而在服用具有双硫仑结构或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前后使用含乙醇的制品,也会出现一系列类似的症状,称为双硫仑样反应[4]。

临床报道可诱发双硫仑样反应的常见药物有4 类:①头孢菌素类:包括头孢哌酮、头孢唑啉、头孢曲松等;②硝基咪唑类: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③其他抗菌药:如莫西沙星、呋喃唑酮、酮康唑、氯霉素等;④降糖药:如苯乙双胍、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此外,也有报道藿香正气、尼膜同、氢化考的松、华法林、异烟肼、水合氯醛、硝酸甘油、奥美拉唑等药物引起类似反应[5]。

头孢哌酮为高效广谱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各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用于多种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胸腔、腹腔、皮肤、软组织、骨、关节等部位的感染。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是因其化学结构上存在与双硫仑化学结构相同的甲硫四氮唑取代基,从而引起类似双硫仑反应的一系列症状。

双硫仑样反应起病急,进展快,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误诊,而危害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分析总结双硫仑反应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概括其诊断要点:①起病急,迅速出现“类醉酒样”症状;②发病前1 周内有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等用药史;③用药前后有乙醇接触史;④发病前所饮酒量较平时预期酒量明显减少;⑤排除药物食物过敏、药物食物中毒、乙醇过敏、乙醇中毒、低血糖、输液反应等急症;⑥排除冠心病、慢阻肺、脑血管病等相关基础疾病及其并发症。根据以上几点大致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病情轻重与乙醇的接触量呈正相关,与用药和接触乙醇的间隔时间呈负相关。另外,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及过敏体质者反应重于正常成年人。结合临床所见,现多数医师认为,使用头孢哌酮期间以及停药后1 周内,应避免接触乙醇及含乙醇制品,同时,接触乙醇及含乙醇制品后1 周内也应避免使用头孢哌酮等双硫仑样反应相关的药物。

近年来,随着饮酒人群的增多,及头孢哌酮等抗生素广泛应用,双硫仑样反应发生越来越常见,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患者对本症知晓率低、缺乏安全合理用药相关知识,以及临床医护人员对本病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宣教指导不到位,因此提醒广大医护人员要提高对双硫仑样反应的认识水平。临床工作中,对于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应在外包装上注明禁止饮酒的警示标识;在临床接诊出现上述“类醉酒样”症状的患者时,一定认真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及饮酒史,避免漏诊、误诊;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中,要结合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慎重选择抗生素,对于确需使用双硫仑样反应相关的药物,开具医嘱和处方之前,除要认真询问患者过敏史以外,还应仔细询问患者的饮酒史,耐心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合理用药宣教,特别交代注意事项,明确告知患者酒后用药、用药后饮酒不但可能影响药效,而且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危及健康和生命,再三提醒患者对此类药物用药期间及用药前后1 周内不能饮酒,不能使用含酒精的药物、食用含酒精的食物和饮料,不能用酒精消毒皮肤或擦浴外用,以降低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属药源性急症,一旦发生易产生医疗事故和纠纷,因此明确诊断后应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以确保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避免医疗事故和纠纷的产生。

猜你喜欢
双硫仑头孢哌酮饮酒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酒后多久应用头孢菌素可避免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双硫仑对结肠癌细胞SW480生长和侵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陶渊明 饮酒》
与猫狗共饮酒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住院患者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滴注头孢美唑钠后饮酒致精神异常的双硫仑样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