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和解决办法分析

2020-12-04 02:09黄爱民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管理型会计人员人工智能

黄爱民,冒 维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 南京 211815)

1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及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1.1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人工智能技术被称为“21世纪以来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实践和运用,并且带来了丰富的成果,深深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虽然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但仍旧落后于美国,而且人工智能产业所需各层次人才也较为不平衡。大多数人工智能的人才注重于应用层,基础层和技术层缺口较大。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备受国家重视,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大高校纷纷开设相关专业。在教育部审批允许的2020年高校新增备案专业中,180所高校增加了人工智能专业,高校将培育大量的人工智能人才,极大地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1.2 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积极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渐和其他学科和行业产生交叉。在会计行业中,已经有实践应用的先例。近年来,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德勤会计事务所推出了一款财务机器人—“小勤人”,促使自身加速进入智慧审计的时代。德勤“小勤人”正是人工智能技术与会计行业交叉的产物,使原来复杂、繁琐的会计工作变得简单、便捷,为企业减少了大量的成本。同时,“小勤人”的审计结果更加公平、公正,令人信服。会计行业将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完成划时代的转型和变革,将从原有的出纳算账定义中走出来[1]。

1.3 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消极影响

人工智能将促进会计行业的转型和升级,但是必须认识到,没有一场变革是没有损失的。会计行业有着大量的从业人员,并且大多数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为欠缺,工作内容就是简单的重复,但是工作量极大,因此,企业需要大量的财务人员来完成。这部分会计行业从业人员极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技术代替,从而导致大量人员失业。

2 人工智能与会计行业的本质和冲突原因

人工智能与会计行业的冲突实质上是两种生产要素不平衡所导致的。社会生产力函数可以简单的写为Y=F(A,R,L,S,K, …),Y表示生产力,A表示制度,R表示资源,L表示劳动力,S表示生产技术,K表示资本。实际上,社会生产要素肯定不止这些,但这5大要素始终存在,并且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较为直观、巨大。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个生产要素在各阶段的主要特征不一样。在制度上,我国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上层建筑满足经济基础发展的需求[2]。总之,生产要素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点,但是同一时期的生产要素必须相互平衡、匹配,才能使生产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并迈入下一个阶段。

人工智能与会计行业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正是由于生产技术与劳动力处于不同阶段造成的。我国生产技术逐步发展并且迈入了世界顶尖水平,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变革[3]。但是我国劳动力方面还处于劳动力总量多而质量不足的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社会人口红利逐渐缩小。现如今,会计行业也正面临这样的问题。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存活并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必须增加利润或者削减支出、降低成本。当人工智能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逐渐成熟时,企业的管理人员必定会考虑使用智能财务机器人。那么大量只掌握初级会计知识的从业人员就非常容易被智能财务机器人替代。

从社会生产要素角度分析,很容易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对会计行业冲击的本质十分简单。其实质是生产技术与劳动力素质的不平衡、不匹配,现有的生产技术已经超越现有的劳动力素质水平。因此,会计行业要想减少自身的损失,并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之下,完成自身的转型和升级,必须谋求其从业人员总体的专业素质水平与现有生产技术相匹配[4]。

3 未来会计行业和相关人员的应对措施

3.1 会计行业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财务机器人对会计行业的冲击是可以预计的、必定到来的。将会计行业从业人员大概分为3个层次—基础型、专业型、管理型。其分布结构是一个金字塔结构,但是其底层也就是基础型会计人员所占比例极大。预估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会计人员结构也势必产生改变。未来,会计人员的层次结构将成为倒金字塔型。其基础型会计人员将被智能财务机器人大量替代,但是管理型会计人员将大幅增加。会计行业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锻炼,并且应该涉猎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战略决策等方面的知识,促使自己走向管理型会计。总之,会计人员不应该将自己仅定义为企业的基础部门,而是应该深入企业的管理层面。会计人员可以转型为管理型会计,在更高层次为企业或者其他对象服务。

此外,必须清楚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不仅有冲击,还有机遇。不应该单纯地防范或者拒绝,必须熟练掌握这一门尖端技术。要不遗余力地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而人工智能技术也将反哺会计领域。掌握了一定的人工智能技术,会计行业便能从中摸索出一条适合新时代经济形势的转型、变革之路,在新时代,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3.2 高校

一切生产技术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服务、为人所操作,人工智能技术也不例外。无论人工智能技术在会计领域会有怎样的发展,它仍需要会计人员操作。因此,培育懂得人工智能技术的会计人才是必须的。作为人才摇篮,高校要承担为会计领域输送相关人才的责任,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和经济形势制定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要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了解智能会计,促使学生掌握智能会计知识。

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过去常常以实习为主,他们很重视实习。从一方面来说,他们由此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为后续就业提供帮助。然而另一方面,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经验仍旧是重复性工作所带来的,只是基础知识。他们注重经验而忽略方法,经验固然重要,但是都知道正确的方法大于经验。尤其是在这种新型经济形势下,高校要鼓励学生关注新科技带来新方法,并且尝试学习这种新方法。同时,高校要为学生接触这些新方法提供必要条件,例如讲座、实验、企业参观等。

3.3 学生

高校会计专业学生也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不能局限在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应该从更高的角度去看会计,会计学科的上一级学科是工商管理,更上面一层是管理学,再往上面便是经济学。从会计学所属门类中很容易看出会计其实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是因为经济发展诞生的学科。再往下看,会计学归管理学,一开始就是为企业管理所服务的,所以会计学不仅是算账、数钱、计算企业资产、做企业报表等基础职能,而且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要成为专业型会计人才,更要成为管理型会计人才。同时,这也要求不断掌握最新的方法和知识,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熟练掌握新的生产技术不但提高了专业素质水平,而且为参与企业管理增添助力。

4 未来期望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未来大部分高校和企业在会计领域的格局会逐渐改变,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同时也是会计行业蜕变和完善的过程,文章对会计行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合理的期望。

各大高校应从不同方面改变和精进对会计行业人才的选拔,趋向于对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在传授会计知识的同时,还会夹带传授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学校提供的是会计方面必备的基础知识,个人想精进这方面的知识必须自己主动学习课外知识,提高这方面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除了高校的改变外,企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转变。首先,企业财务部门人员机构必然发生变化。基础型会计人员数量不断减少,而管理型会计人员更符合企业需求。这意味如果不提高自己的能力,会被行业淘汰,而面临失业,而且是一种结构性失业。因为会计行业的门槛提高,简单了解会计领域的知识就能上手工作,这些人工智能会代替实现。个人需要更精进自己的知识,更深度的学习,掌握人工智能暂时不能够到达方向的知识。

5 结语

人工智能与会计行业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人工智能促使会计行业人员的转型,不断精进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发挥最大的价值。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解决会计行业的问题时,也得到了发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能帮助会计行业转型和升级。

猜你喜欢
管理型会计人员人工智能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探究
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探究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人工智能与就业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烟草企业管理型QC小组活动组织与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