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花岗岩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2020-12-04 08:50高方介
广东建材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细砂模数性能指标

高方介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海南)有限公司)

0 前言

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对建筑用砂的需求迅速增长,而天然河砂作为短时间内不可再生的地材资源越来越匮乏,加上天然河砂的无序开采,给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海南地区近期对天然河流的采砂也进行了严格的限制。随着天然河砂市场供应量不足和价格不断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机制砂作为细集料的推广和应用将是混疑土工程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生产优质机制砂对矿石、设备及生产管理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现在,海南地区许多混凝土生产企业自己购置设备生产机制砂,产品的性能指标与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特别是亚甲蓝MB 值偏高,导致其对外加剂的适应性差,因此他们对机制砂进行了清洗。此类水洗机制砂细度模数大多在3.0~3.4 之间,水洗虽然减少了泥含量对外加剂的适应性影响,但由于细颗粒缺乏、颗粒级配不良、颗粒形状较差等原因,正常单独使用其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不理想[1-3]。

本文通过取细度模数为3.2 的水洗花岗岩机制砂,搭配天然中砂或细砂来调整C30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从而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使水洗花岗岩机制砂在混凝土中得到最好的应用效果,达到为生产企业降本增效的目的。

1 试验原材料

1.1 水泥

海南华盛天涯P·O42.5 水泥,主要性能指标见表1。

表1 水泥的主要物理性能

1.2 粉煤灰

东方电厂Ⅱ级粉煤灰,细度为18%,需水量比为102%,烧失量为3%。

1.3 粗集料

儋州地区5mm~31.5mm 连续级配的花岗岩碎石,主要性能指标见表2。

表2 花岗岩碎石主要性能指标

1.4 细集料

马来西亚进口河砂,符合Ⅱ区的中砂,筛分级配分布及主要性能指标见表3、表4。

儋州地区细砂,筛分级配分布及主要性能指标见表5、表6。

儋州地区水洗花岗岩机制砂,筛分级配分布及主要性能指标见表7、表8。

1.5 外加剂

海南科之杰Point-400 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20%。

1.6 拌合水

拌合水为自来水。

表3 中砂筛分级配分布

表4 中砂主要性能指标

表5 细砂筛分级配分布

表6 细砂主要性能指标

表7 水洗花岗岩机制砂筛分级配分布

表8 水洗花岗岩机制砂主要性能指标

2 试验方法

混凝土力学性能按GB/T 50081-2019《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每个设置混凝土配合比分别做两组标准试块对比7d 和28d 抗压强度。

试验混凝土配合比以细度模数为2.8 中砂配制符合工作性能要求的C30 泵送混凝土为基准,在胶凝材料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用水洗花岗岩机制砂搭配中砂或搭配细砂,配制出与C30 基准混凝土相近和易性、抗压强度等工作性能良好的混凝土。

3 试验结果

3.1 中砂配制C30 泵送混凝土试验

细度模数为2.8 的中砂,配制符合要求的C30 泵送混凝土基准配合比、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见表9、表10。

3.2 水洗花岗岩机制砂和中砂配制C30 泵送混凝土试验

考虑水洗花岗岩机制砂与中砂的筛分级配分布和机制砂掺用量,按2 种比例配制的混合中砂(细度模数3.0)做实验对比,实验数据见表11~表13。

3.3 水洗花岗岩机制砂和细砂配制C30 泵送混凝土试验

考虑水洗花岗岩机制砂与细砂的筛分级配分布和机制砂掺用量,按2 种比例配制的混合中砂(细度模数2.7 和2.8)做实验对比,实验数据见表14~表16。

4 试验分析

由于机制砂表面粗糙,棱角多,颗粒级配差,配制混凝土粘性大,所以设计配合比时提高了一定的砂率,并且在不影响设计强度的情况下,适当提高了0.02 的水胶比,通过提升混凝土用水量来改善其工作性能[4]。

从以上实验数据得知:

⑴水洗花岗岩机制砂掺50%和中砂配制的2 号混合砂,其混凝土和易性差,不能满足工作性能要求。掺用比例为40%机制砂的1 号混合砂,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其和易性、抗压强度与基准混凝土相近,虽然水胶比增加了0.02,但混凝土28 天抗压强度37.6MPa 比基准强度38.1MPa 下降微小,可以达到设计强度的125%以上。

⑵水洗花岗岩机制砂掺70%和细砂配制的2 号混合砂,其工作性能不能满足要求,而掺60%机制砂的1号混合砂,其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并且流动性比基准混凝土略好,虽然混凝土28 天抗压强度36.3MPa 比基准强度38.1MPa 下降1.8MPa,但仍然能达到设计强度的120%以上。

表9 C30 基准混凝土配合比

表10 C30 基准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

表11 混合砂细度模数

表12 混合砂实验配合比

表13 混合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

表14 混合砂细度模数

表15 混合砂实验配合比

表16 混合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

5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水洗花岗岩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最大应用比例,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的单方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研究结论如下:

⑴用细度模数为3.2 的水洗花岗岩机制砂与细度模数为2.8 的河砂,配制成混合砂应用于混凝土中时,机制砂最大掺用比例为40%。

⑵用细度模数为3.2 的水洗花岗岩机制砂与细度模数为1.9 的细砂,配制成混合砂应用于混凝土中时,机制砂最大掺用比例为60%。

⑶目前市场上质量好的天然河砂供应量不足,而且价格至少高出机制砂30%以上,所以最大的应用机制砂于生产可以降低成本,还能保证生产的稳定性。

⑷本次研究仅局限在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方面,对混凝土耐久性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细致研究,才能使机制砂在工程上得到广泛的应用[5]。

猜你喜欢
细砂模数性能指标
国内特细砂混凝土研究进展与前景分析
基于单片机和模数化设计的低压侧电压监视与保护装置
沥青胶结料基本高温性能指标相关性研究
模数化设计方法在景观铺装设计中的应用
特细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北斗卫星空间信号故障与监测性能指标定义
Nitric oxide detection methods in vitro and in vivo
特细砂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展望
自动控制系统的优劣评价分析
一种新型的RSA密码体制模数分解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