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说理文为例,探究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新策略

2020-12-04 08:18李朵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事例语文课程文体

李朵

说理文是提高学生逻辑能力、培养学生阐述观点的好材料。本文将从思维能力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特点,以及新课标对不同年段的教学要求,探究说理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新策略,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品质。

一、初识说理文,把握文体特征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使学生初步把握各类文体的特点”。说理文的文体特征和叙事性作品、诗歌等是不同的,它思路清晰,板块清楚。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理清说理思路,了解文体特点。因此,说理文教学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大意,理清课文思路,初步了解一般说理文的结构:提出观点——举例证明——得出结论。获取相关常识与关键信息,读懂说了什么。

例如教学说理文《说勤奋》,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接着,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文章開头提出了“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的观点。接着举了两个事例来证明观点,最后要求我们牢记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通过梳理文章脉络,让学生初步了解说理文的特点。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说理文的文体特点,我设计了让学生新编课文——《新说勤奋》。在编写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活跃起来,不但深刻了解了说理文的文体特征,并能够活用结构,创编说理文,他们将手中的材料组织编写,这种组织是对规律的探寻,是对结构的模拟,是对认知的内化,更是对思维的提升。

二、再认说理文,明道理、品写法

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中指出:“要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从这一目标出发,层层深入地探究说理文的表达方法,让学生思维层层递进,从而提升阅读品质。

说理文文章一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作者的观点,如何提出又有很多方法,教学时要让学生细细体会其中的巧妙。例如教学《说勤奋》时:“同学们,老师和大家互动一下,老师读第一句,同学们读第二句,看看你们会有什么发现?”通过互动,学生明白了作者提出的观点,也了解了作者是通过设问的形式提出的。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同学们,既然一句话能说明观点,为什么要用设问的方式呢?”通过朗读比较,让学生深入思考,体会这一方法的巧妙。

三、熟知说理文,读写结合会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提出要“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因此,我们在说理文教学中要在“学会表达”这个环节的基础上做到“读写结合”,力争在“读得透”的基础上“写得好”。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这样的个性思维需要教师开放性的言语实践活动来充分包容学生的异同,顾及到每个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在同一个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谈礼貌》时,我尝试让学生搜集身边礼貌待人有好处的事例,并简单讲述。有的学生不明就里,写成流水账;有的学生在叙述的时候,就能将重点提炼出来,而非面面俱到,这样的事例概括为说理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这样的教学环节看似只是讲个小故事,但却转变了学生对一件事的表达模式,使他们学会了将具体事例用于论证论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提高阅读品味。好的文本往往有不同寻常的表达,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思考和敏锐感受。在说理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紧扣说理文的特点,在理性的关照下进行文本的解读和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为核心,让学生学习说理的方法,掌握说理的能力,提升阅读的品质,并能恰当地运用到今后的阅读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事例语文课程文体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