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浸润师生心灵 随笔抒写人生精彩

2020-12-05 02:52甘肃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
教书育人 2020年22期
关键词:书香师生读书

魏 巍 (甘肃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

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学生成长的需求和班级教育管理的目标和内容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朱永新先生提出并积极用行动实践的“新教育”理念很好地为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教育方向。作为新教育实验基地校的一名普通班主任,我参与新教育实践活动已经三年了,读了大量有关新教育的书籍,也从多方面尝试过“十大行动”。经过对学校和班级学情的细致分析,以及三年的尝试和反思,最终选择从书香班级建设和师生共写随笔入手,让书香浸润师生的心灵,用随笔把人生的点滴记录在册,和学生共同开启美好的成长之旅。

一、共写随笔让沟通管理水到渠成

正如朱永新老师所说,“在书写中成为最好的自己,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共写随笔让我和孩子们逐渐走进了彼此的心里,互相倾诉和倾听,互相关爱,共同书写真实的情感和美丽的梦想。

2017 年9 月刚接手高一(1)班,我便在班主任随笔本——“爱在途中”的扉页写上“爱教育之一生,爱一生之教育”。自此我的班级管理和沟通便在这小小的随笔本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另外,我还为每个小组分发了“书窗心语”本,让学生写下所见、所闻、所观、所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必须真实。小组“随笔”本可在组内传阅,组间交流,班内诵读分享。

我也会和学生一起写随笔,写日常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做所想,以及教学感悟和管理探究。并及时在班级内公开我的“随笔”,让学生分享我的真诚、期望、愿景和感恩,也期望他们心存仁善,成为善良、丰富、高贵的人。

同时,在日常相处时,学生和我已经把随笔外化到了极致。我们随时会以手机短信、微信、书信、便条或黑板的一角等,可能想到的方式或手段,共写随笔,各抒情怀。然后我们将这些口头的和文字的“随笔”及时整理成册,在班内相互传阅,让班风、班级精神、班级目标和管理动向内化于学生心中。总之,师生随笔记录着我们共同度过的春夏秋冬和共同经历的喜怒哀乐。

二、共读好书让师生共写随笔成为习惯

众所周知,一本书加一本书,再加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孩子。这便是我进行书香班级建设的初衷。

开学伊始,我便和学生们一起商定了书香班级建设目标,也安排了一系列的班级读书活动,并鼓励学生们自发组织“悦读”社团。第一个组建的便是提升学科素养的“小水滴悦读社”。先后在班里开展了“周一晨会美文朗诵”“午间书吧”“悦读与成长演讲比赛”“周五班会悦读分享”和“读书随笔交流”等丰富的活动。

然而,班级读书活动的兴起则是一节英语课促成的。在一次英语写作课上,作文素材是一首英文诗歌,题目要求阅读诗歌并根据诗歌内容写作。由于备课不充分外加读书不多,我在翻译时用词不当,引起学生们的哄堂大笑,一时间尴尬不已。就在我要敷衍搪塞找个台阶下的时候,一位在班里几乎不曾发过言的王姓同学怯生生地站起来说:“老师,能让我试着翻译一下吗?”我在班里扫视了一圈,马上就听到同学们的热烈掌声。王同学清了清嗓子,他一边翻译一边特有感情地朗诵起来。然后他又讲述了该诗的作者和诗的意境,又附加了他对诗的理解。在后期的接触和交流中我发现他是一个爱读书且读了很多书的学生。在这之后,由于受到我的表扬和鼓励,还有同学们的羡慕和尊重,再加上多次的读书分享,他变得开朗自信起来,在学习方面也有了更大的进步。他在班级中有了自己的粉丝,在小组随笔本上也有了自己的“专栏”。就这样班级的“悦读”活动被推向了一个高潮。

丰富多彩的“悦读”活动和灵活多样的“随笔”交流为学生们的高中生活注入了活力,让学生们在班内找到了存在感,也找回了自信,也展示了他们除学习以外的独特技能和才干。

学生们和我持之以恒地进行着读书和共写随笔两大行动,坚持以读促写,用写随笔来反思,反思后重新找准读书学习的方向,读书和随笔架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我也坚信,每个学生都会通过读书和共写随笔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生根发芽,绽放无限青春色彩,最终赢得辉煌的未来。

猜你喜欢
书香师生读书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最是书香能致远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书香何来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