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淮海戏拉魂腔的起源及其伴奏乐器的发展

2020-12-05 04:51
北方音乐 2020年16期
关键词:淮海戏三弦淮海

张 萌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0)

一、淮海戏的起源

淮海戏是流行于江苏北部的地方曲种,关于淮海戏的起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由山东流传而来,有人认为是由童子戏转变而来,但是,最受广泛赞同的是由当地艺人杨、丘、葛发扬传承(目前文献资料中只有三位艺人的姓氏,没有具体的名字)。相传,在两百多年前,连云港地区也被称为海州地区,流行着两首民歌“猎户腔”和“太平歌”,但是关于这两首民歌记述只来源农作时的哼唱,没有任何的音响文字资料。杨、丘、葛三位艺人将“猎户腔”和“太平歌”进行改编,形成“怡心调”,因为它听起来有着拉人魂魄的艺术魅力,又被称为“拉魂腔”,也可以说这个音乐的腔调令人着迷,具有“拉魂”的艺术效果。之后,杨、丘、葛三位艺人分道扬镳,丘去了安徽淮北,葛去了徐州,杨去了连云港分别形成了“泗州戏”“柳琴戏”和“海州戏”,虽然名字不同,但都源自“拉魂腔”,光绪六年后(即1826年),戏曲团体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唱戏的半职业性的戏曲团体。

淮海戏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流行于淮安、宿迁、徐州、盐城等地区。早期人们使用板制的三弦(俗称“三刮子”)作为伴奏乐器,所以淮海戏当时也被称为“三刮调”,后来形成了被艺人加工过的“拉魂腔”“怡心调”。抗战时期,艺人们积极配合中国共产党抗日、宣传,又被称为“小戏”“革命小戏”等。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戏曲被正式命名为“淮海戏”。“拉魂腔”过去被当作戏曲的称谓,现如今,“拉魂腔”不作为一种声腔,而是代表一种腔系,即拉魂腔系。现在的拉魂腔系主要包括“淮海戏”“泗州戏”“柳琴戏”,而淮海戏的声腔包括“东方调”“好风光”等。淮海戏的形式也是多变的,早期的淮海戏的形式是“打门头词”的形式,就是到人家门口唱,乞讨点钱或者吃食。艺人们使用三弦到农村挨家挨户演唱一些由民间故事改编的曲目,如《访友》《劝嫁》等。到了清代道光年间,艺人们开始组队演出,人数不多,过去就有“七忙八不忙,九人下厨房”的说法,就是指七人的团队人手不够用,八人的时候会比较清闲,九个人的话就可以抽出一个人负责伙食。艺人们进行“下场子”的演出形式,也就是在农村的街头、庙会等地方演出,没有舞台,圈个范围就可以演出,艺人们也没有特殊的服装要求和明确的角色划分。目前,江苏省淮海剧团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还会有露天“下场子”的演出活动,相比之下,规模更加庞大:有固定的地点、固定的角色艺人、服装要求严谨,有专门负责的化妆师、灯光师及后勤部门。

到了抗战时期,是淮海戏的转折点,艺人们成立了“艺人救国会”,淮海戏的艺人们帮助中国共产党进行宣传、演出、抗日等活动,加强了其政治地位。并且在这一时期,淮海戏确立了声腔的基本调和辅助调,如女腔基本调“好风光”,男腔基本调“东方调”,辅助调“嗨嗨调”“二泛子”“金风调”等。新中国成立后,淮海戏被正式命名,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分别成立江苏省淮海剧团、连云港市淮海剧团以及众多县一级的淮海剧团,艺人们的地位得到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淮海戏团体的队伍进一步扩大。

到了21世纪,淮海戏成为了苏北地区的重要戏剧剧种,也引进了大量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并且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淮海戏优秀代表人物有谷广发、杨秀英、魏佳宁、熊化冰、张志刚等;优秀戏曲曲目有《皮秀英四告》《骂街》《十里香》《豆腐宴》等。

二、淮海戏伴奏乐器及其发展

伴奏乐器与人声相比,有着多种特点,如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善奏和声等。乐器能够丰富戏曲的内涵,营造戏曲所需要的氛围。淮海戏伴奏乐队的主要乐器有皮三弦、板三弦、高胡、中胡,被称为“四大件”,另外,还包括竹笛、二胡、琵琶、扬琴、唢呐、锣、板鼓等伴奏乐器。随着创作的需要,各种伴奏乐器在淮海戏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淮海戏起源于海州地区,来自当地民歌方言,据老艺人口述是海州地区的“猎户腔”和“太平腔”,虽然这已经无法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淮海戏最初的表现形式是广大劳动人在农闲时的口头哼唱,那时候没有任何的伴奏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口头哼唱的形式越发成熟,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艺人们的表演方式主要是“打门头词”,就是乞讨的一种形式,艺人通过挨家挨户地进行表演乞讨来维持生活。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伴奏乐器,艺人一般是一人单独演唱兼演奏,使用皮质的三弦,皮三弦类似于小三弦,多用于地方戏曲音乐,如广东音乐、昆曲等。后来,艺人长期游走在各家各户间,皮三弦经不住长期在外的风吹日晒,它的皮总是会坏,经常需要换新的,由于生活困难,就把皮换成了板。艺人发现板制三弦的音高比皮质三弦的高出一个八度,音色明亮、清脆,便沿用了下来,形成了如今的板三弦。据史料记载,第一位使用板三弦作为伴奏乐器的是沭阳女艺人王大珍。之后,艺人增加了一块木板作为打击乐器进行表演乞讨,也就形成了一人击板,一人拉弦,两人演唱的组合形式。

到了道光十年,艺人们的表演组合变得丰富,演出班社开始形成,他们结合自己的家庭或者朋友形成了不到十人的演出团体,就是之前提到的“七忙八不忙,九人下厨房”,艺人的表演职责开始划分。随着人数的增加,伴奏乐器的种类和数量也得到增加,一般是两把三弦和三种打击乐器。三弦分头担和二担;打击乐器是铙钹、大锣和小锣,俗称“三块铜”。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淮海地区建立革命抗日根据地,大力支持淮海戏,淮海戏被正式定名,共产党以根据地为中心发展组织艺人进行相关的学习、排练、演出,先后在淮海平原组织成立了“淮海戏实验小组”和“大众淮海剧团”(后来改名为江苏省淮海剧团)。艺人们积极配合中国共产党进行宣传、演出、抗日,创作了大量抗日题材剧目,如《大后方》等。这一时期的淮海戏得到政府的支持并且受到“京剧、徽剧”流入影响,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和创新。因受到“京剧、徽剧”影响,淮海戏无论是在唱腔上还是乐队上不再故步自封,开始尝试其他的伴奏乐器,如竹笛、中胡等,极大地丰富了淮海戏的表现力。

新中国成立后,淮海戏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成立了江苏省淮海剧团,并在江苏北部各个地方形成一定规模的淮海戏艺术团体,其中,乐器的数量和乐器的种类也得到增加,包括高胡、板三弦、中胡、皮三弦、琵琶、扬琴、竹笛、唢呐、板鼓、锣等乐器,同时,乐师朱培銮增加了具有淮海特色的淮海高胡,此时已经形成了吹、拉、弹、打比较齐全的民族乐队。在淮海戏传承方面,江苏省淮海剧团成立后,乐队人数增加,但整体来说并不算多,并且作为第一代演奏员大多民间艺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训练,出现了一个人同时演奏几种乐器情况,如演奏员张庆玉曾在剧团同时担任演奏琵琶、二胡、唢呐、笛子。从第二代演员开始,也就是改革开放后,得到了相对正规的艺术学校培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

板三弦、皮三弦、高胡、中胡被称为淮海戏伴奏乐器的“四大件”,它们具有淮海戏的特色,但是淮海戏中其他伴奏乐器虽然不属于淮海戏中的“四大件”,但它们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描写戏曲环境、配合声腔进行包腔和跟腔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特别是淮海戏拉魂腔中的好风光声腔的伴奏必须由竹笛担任主奏乐器,艺人们流传着一句话:“淮海平原一枝花,三弦竹笛来当家。”

三、结语

从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电视、手机、电脑、网络等在社会中广泛普及,人们文化生活的方式多元化,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很少关注淮海戏,这导致淮海戏的受众越来越少,很多年轻的艺人或相关工作者无法支撑生活,纷纷改行,使得淮海戏工作者规模日益减少。这也出现了另外一种现象,淮海戏的观众数量每况愈下,也使得淮海戏的剧本创作大打折扣,缺乏创新,艺人们基本上都在“炒冷饭”,演出以前的剧本,只要花几年的功夫就可以很好地掌握,那么艺人们的重心就会放在兼职上:有的回去兼职导演;有的兼职演员;器乐演奏员会去搞培训,等等。淮海戏的内部和外部群众基础日益萎缩,所以,剧目创新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值得庆幸的是,首先,淮海戏作为淮海地区特有的文化,有着二百多年的历史,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和历史价值,本土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对淮海戏进行研究,向大家推广、宣扬淮海戏。其次,国家政府也意识到淮海戏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和鼓励措施,2008年,淮海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现代的网络传媒有利有弊,虽然会减少人们对淮海戏的关注,但是,淮海戏工作正在积极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对淮海戏进行宣传。淮海戏通过网络不但可以像以前一样剧场、剧团演出,也可以使得人们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满足了人们的观赏需求。这一系列的有利因素一定会使淮海戏越来越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淮海戏三弦淮海
淮海戏表演艺术及传承分析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云南少数民族三弦分类研究
——基于黄金分割比例
品味三弦渡乡音
淮海戏的保护与传承探讨
左手握右手
四牌楼
淮海南路,北风正在吹
谈中华国乐三弦
对淮海戏男唱腔女性化问题的一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