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启发音乐审美教学

2020-12-05 07:26杨红林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深圳中学
黄河之声 2020年16期
关键词:旋律记忆音乐

◎ 杨红林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深圳中学)

一、旋律概述

旋律通常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节奏的序列”。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构成旋律的几个要素,乐音、构思、有组织、有节奏、序列,乐音是构成旋律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指音的高低和强弱,构成旋律的乐音必须是若干个,哪怕是同样音高的音也要若干个才可以构成直线型的旋律,多个不同音高组织在一起构成非直线的旋律,这种线叫旋律线,在作曲中往往要通过作曲家根据音乐风格或自己的思维需要,对旋律性的走向进行构思;旋律的形成也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的旋律线就没有生命感,无论是音高还是节奏都要有序列组合,虽然大部分这种组合是不需要计算的(有些当代音乐,如序列音乐,是要提前做好序列在理论基础上作曲),但这种成型是在特定时代、特定地域、或特定风格中约定俗成的,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传统音乐旋律比较流畅,20世纪实验音乐的旋律则大多不流畅,更加注重音色和节奏,但在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并不是的重点内容,中小学教材以传统音乐为主,所以在此只对传统音乐进行研讨,它的进行以级进为主,大跳也是有准备和解决的,同时旋律进行往往也和调式调性联系在一起,区分感知西方大小调和中国民族调式的音乐风格。旋律进行中可以表达作曲家或人民大众的思想,带有丰富的感性因素,所以旋律被人们称作音乐的灵魂。

二、旋律感知

(一)借助外界事物感知旋律

传统的音乐作品总是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抒情、或写景、或表现故事等,这些正是学生可以借助于学习的有力工具。如果是歌曲,可以直接利用歌词理解音乐,许多歌曲的创作过程是先词后曲,这样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就是用歌词激发其灵感,再进行联想创作的,所以好的歌曲的词曲,虽然手法不同,但它们抒发的是同样的感情,例如著名的《黄河大合唱》,据说冼星海当年拿到光未然的这首组诗后,是在一周之内完成旋律的构思,并在半月之内完成其八个乐章的编配,在创作中,民众的疾苦激荡着作曲家的心声,他乐思如潮,用狂热的激情很快完成了作品,聆听时通过歌词的引导,我们也仿佛就生活在那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对于器乐曲的欣赏同学们可以根据语言提示、画面提示等感知音乐,语言提示可以是理论性的,比如教师可以提示某句旋律的演奏法、音色、强弱等让学生在理性方面直接感受音乐作品;也可以是作品所要描述的内容进行提示,让学生向着作曲家创作目的进行思考,比如浪漫时期的标题音乐,不仅有乐曲的总标题,还用文字、标题展示内部标题性乐思,表现的内容是文学性和绘画性的,如穆索尔斯基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后来也被改编成管弦乐曲,初中音乐教材中选编的也是管弦乐版),表现的是一次画作的展览会,本曲分为漫步、侏儒、古堡、牛车等10段,其中“漫步”穿插于全曲,教师在学生欣赏的时候不仅说明标题,也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二)感性与理性结合感知旋律

自然界中的声音只有经过创造性过程才会变成音乐,音乐创造者是一个感性思维表现的过程,是作曲家社会实践中生理和心理的运动过程。音乐中声音具有不确定性,它不完全指向现实中的事物,它是用音乐的形式象征现实社会,暗示作者对现实的想法,是通过音乐旋律中各音之间的组织,促使人们进行联想,把音乐和现实联系起来,很明显这个创造过程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同时进行的。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对音乐理性元素的分析,感觉作者感性思维的取向,学生感知音乐的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完成的,比如音响通过人的听力刺激大脑接受到音响的信息,然后同时人的生理就会有所反应,心跳会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进入人对音乐的体验过程,大脑随着音乐结合自己的社会经验以及理论根据展开想象,使音乐给聆听者带来愉悦感(无论是哀伤的音乐还是愉快的音乐,在这里引起的心理反应都叫愉悦感),所以学生在感知音乐时,最好是结合理论,因为学生缺乏足够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较难体验到音乐的情感内涵,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仅从间接经验感受,也应该从理论层面分析感受作品。

(三)整体记忆感知旋律

由于音乐艺术是时间艺术,每一秒所呈现的音响可能是不同的,而后面的发展一般也是由前面音乐做铺垫、变化或延伸,所以旋律的记忆在音乐学习中尤为重要。首先要记住一首乐(歌)曲的旋律动机或主题,随后的发展可能都会以它为基础进行,旋律的主要发展手法有:模进、重复、扩充、补充、紧缩、加花等,在结构发展中有如变奏、模仿、展开、再现、对比等,只要我们掌握这些规律,对于记忆音乐也是有帮助的,记住音乐的这些手法对于感知旋律的情感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整体是表现命运、奋斗到胜利的一个过程,他在第一乐章开头四个强音的命运主题,他自己也写下了“命运的敲门声”这样发人深思的话,引导人们直接进入关于命运的意境之中,在随后的第一乐章音乐中,这个主题一直重复,似乎提示人们与不畏惧任何关于上帝对命运的不公的安排,一直要与它做抗争;随后用圆号奏出由第一主题变化而来的第二主题,听起来比较柔和、优美,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命运动机再次加入引出了展开部,它是命运的展开,多次转调,旋律既不稳定,显示了在命运抗争中的艰难险阻;再现部与呈示部是一样的,但在结束部分贝多芬安排了一个长大的扩展的结尾,气势磅礴,体现了坚强的意志,必定会走向胜利的决心,后面乐章再不分析,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记住音乐对于感受和分析音乐作品是十分重要的,不仅需要感知,还需要从理论层面上理解。

三、旋律元素审美教育

综上分析,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寄托感情的灵魂,理解了旋律,也就对一首作品理解了一大部分,旋律的教育也要从审美角度出发,不能只让学生记住了一段旋律或分析出旋律的结构就解决问题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旋律感性思维

旋律是描述人的情感的良好工具,它的声调就如同人类语言一样抑扬顿挫,情绪高亢时声调高昂,旋律线总在全曲的高峰区域,情绪低落时声调低沉,旋律线就在全曲的低谷,而大部分处在平稳状态,为高潮或低落做准备,人的情绪不可能一直很亢奋或低落,音乐也一样,高潮或低落后总会有解决,使情绪再一次正常化。在教学中就要利用这种情绪,设计教学过程,使音乐教学过程充满情调,不至于他们感到乏味。但是有些音乐作品并没有大起大落,特别是小型的作品,例如许多儿童歌曲,但它们依然离不开某种情绪,这种小作品往往只表达一种(类)事情或感想,就像是很平静的跟人交谈一样,不需要太激动的情绪,太激动往往会破坏音乐的完整性,毕竟这样的曲式它容不下太多的像准备-展开-解决这样的情绪过程,如果仅仅在一两句之后给出一个特别激动的句子,然后解决总会有一种不完全或不稳定感,所以感受旋律的过程就是一个感知情感的过程,就如同语言交流一般,自然且合理。

(二)旋律记忆

在旋律感知中,前面已经讨论了关于旋律记忆的重要性,而在旋律教学中,如何开展关于旋律记忆的教学,一是主题音乐或动机的重点分析与记忆,主题音乐或动机是后面发展的根本,要对它的旋律的走向,强弱、节奏等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尽量能够背唱,做到能听到就可以知道是主题的重复或变化;二是加强学生对音乐发展手法和音乐结构的理解,音乐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的,特别是大小调音乐体系的作品,西方音乐注重音乐结构,无论从整体还是部分都会有预先的设计,所以音乐作品内部也有一定的逻辑性,掌握好这种逻辑性对于记忆是很有帮助的;三是借助特殊手段组织教学记忆,比如分成若干组,每一组记一些东西,可以用任何方式表达所记的东西,利用身体声势的感知,或利用旋律线“画”出音乐的发展过程,协助自己形成空间感;四是凭借经验与激情感知记忆,这需要长期的训练,经常听音乐就会对音乐旋律有特殊的记忆能力,当我们在听歌曲的时候,无论铺垫部分写的多优美,但是我们最容易记住的还是高潮部分,原因就是听到高潮时我们往往会被歌曲调动其情绪的激情部分,这时记忆就会更加深刻。

(三)旋律分析的能力

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包含了音高、调式调性、节奏、强弱、音色、节拍等多方面要素,音高不能是一个音,它构不成旋律,旋律需要音高的运动,可以是一个音的运动也可以是多个音的运动,在配以节奏就构成了旋律的基本形式;旋律中的强弱表现了旋律的感性因素,虽然旋律在有音高和节奏运动的情况下已经构成了基本结构,但是强弱加强了旋律的表达能力,比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主题,是在强力度下奏出这个动机的,使主题更具有表现力;在旋律演唱或演奏的过程中,音色的作用不容忽视,比如《二泉映月》用不同的乐器演奏,二胡是作品的原始乐器,如果将二胡换成萨克斯或小号,这种音色可能带不来华彦钧用音乐描述生活的那种沧桑感,达不到作者所设效果;节拍是旋律发展的强弱规律的体现,它即可以在旋律发展的过程中保持情绪,也可以在旋律发展过程中改变状态,比如,2/4变成3/8速度就会加快,情绪相对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会变得比较轻快活泼,但也有其他情况。

另外在教学中还应该重视学生的旋律编创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原有旋律上进行编创,这是中小学对于旋律编创的重点;二是旋律的模仿创作,这种教学方式是在完全掌握了学习内容后进行的;三是创作新的作品,这种训练在小学低年级就可以进行,旋律编创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练习与掌握技能,不可以操之过急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旋律记忆音乐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给你的信
音乐
7月,盛夏的旋律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大地的旋律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