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延安鲁艺教育理念变迁①

2020-12-06 04:22韩国东亚大学韩国釜山612022
关键词:鲁艺周扬延安

孙 鉴(韩国东亚大学,韩国 釜山 612022)

延安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的第一所艺术院校,其在抗战八年里不但为抗战培养了大批艺术工作者,还为其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基于抗战的需要,延安鲁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有着鲜明的现实原因,因而有必要对其予以学术关注,以发掘其在新时代艺术教育中的启示意义。

本文论及的延安鲁艺是指1938 年4 月至1945 年11 月这一期间的鲁迅艺术文学院。这一时期的延安鲁艺大致又可以分为初创期与改造合并期,二者以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为分界点。鲁艺的这两个时期由于受到国内形势和中国共产党政策变化的影响,故而在教育理念上存在明显差异,而其教育理念则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内部调整。

第一阶段:基于抗战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坚持文化抗战

1938 年4 月至1939 年3 月为鲁艺创办的第一年,由于1935 年至1937 年间“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和“卢沟桥事变”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1938 年2 月,由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联合发出的《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和1938 年4 月由延安鲁艺副院长沙可夫撰写发表的《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宣言》为其重要文件,前者阐明了建立延安鲁艺的必要性,后者则标志延安鲁艺的正式开端。《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一文对鲁艺创办动机有着旗帜鲜明的表述:“艺术——戏剧、音乐、美术、文学是宣传、鼓励与组织群众最有力的武器。艺术工作者——这是对于目前抗战不可缺少的力量。因之,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在目前也是不容稍缓的工作。”[1]1从中可以见出,在延安鲁艺建立之前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侧重于政治和军事上的干部培养,并且发现了抗战中对艺术工作干部培养的不足问题。此后,借用鲁迅先生之名为这所艺术学校的校名,可见党在创立这所艺术院校之初就已明确鲁艺在抗日统一战线和培养抗战艺术工作干部的办学宗旨。在《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宣言》中,同样明确阐述了建院宗旨:“我们不仅为了服务于目前的抗战而工作,更进一步,我们还要为抗战胜利以后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而工作,一方面,我们的一切工作是为了抗战,另一方面,我们要在这些工作中创造新中国的艺术。”[1]3两篇文献从各自不同角度交代了延安鲁艺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另从鲁迅艺术学院的校董名单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共中央对鲁艺服务于抗战统一战线的决心和信心,具体名单如下:蔡元培、宋庆龄、何香凝、邵力子、陈立夫、于右任、郭沫若、茅盾、洪深、田汉、许广平、潘梓年、周扬、成仿吾、毛泽东、洛浦、康生、王明、周恩来、凯丰、徐特立、林伯渠。[2]2这22 名构成人员主要来自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和左翼民主人士。从组成构架上来看校董会自身就是一个统战组织。从以上的社会背景和组织构架,不难看出,延安鲁艺在这一时期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工作干部,以发动和鼓励更多的中华同胞投入进抗战的洪流,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第二阶段: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培养中国共产党所需要的艺术干部,建立中共文艺政策的堡垒

这一教育理念始于1939 年,延安鲁艺创办的第二年。在一年的摸索办学中,延安鲁艺逐渐认识到自身的办学经验和不足之处。在《鲁艺的教育方针与怎样实施教育方针》的报告中,罗迈同志对鲁艺前期的成绩给予了认可,同时又对现阶段工作的不足予以总结,着重指出,延安鲁艺教育理念不明确的问题:“这个方针在鲁艺还没有完全明朗化,例如:有同学曾在会议上表示他对这个方针是模糊的,甚至有人还表示怀疑、失望。因此,正确、清楚、深刻地来认识与把握它就完全必要;否则,将使学的不知要学什么,教的不知怎样教,工作失去方向,不知如何去工作。”[1]15报告中很清楚地表明,延安鲁艺在过去的一年存在教育方向模糊的问题,此为教学与行政管理带来了很大困惑。为此,罗迈同志为延安鲁艺在教育方向上提出两点改进建议:一、“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与立场,在中国的文艺运动的历史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新时代的文艺理论与实际。”[1]16二、“使鲁艺成为实现中共文艺政策的堡垒与核心。”[1]17这两点建议的提出充分表明,延安鲁艺在教育理念上应由服务统一战线过渡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并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方向进行文艺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唯有如此,才能满足抗战需要,并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与文艺政策推广开来。一个月之后,在1939 年5 月10 日《新中华报》“鲁迅艺术学院周年记念特辑”上刊登了两篇了鲁艺纪念文章,一篇是由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沙可夫撰写的《鲁迅艺术学院创立一周年》,另一篇是由赵毅敏撰写的《鲁迅艺术学院展望》。两篇文章对4 月10 日罗迈同志在鲁艺所做的报告精神予以呼应。由于当时国内形势的复杂性,中共的文艺方针政策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从而对延安鲁艺教育理念也提出了新的指示。1938 年10 月,全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1938年12 月29 日,汪精卫公开投降,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发生动摇,由积极抗战转向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中共中央及时觉察到国民党政府的政策变化,所以,中共中央对党的抗日统战方针政策也做出必要调整。由此延安鲁艺的教育理念随之做出相应变化。

第三阶段:为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需要培养人才

1940 年1 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规律,并阐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和特点。《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为延安鲁艺在办学理念上又一次指明方向,基于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需要,延安鲁艺开始重视学生基础理论和业务技术的学习提升。正规化和专门化是延安鲁艺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在1940 年至1942 年4 月期间,延安鲁艺共出现了三次体现其教育理念的典型事件:一、《告全院教职学员书》的发表;二、《艺术工作公约》的颁布;三、周扬副院长在延安鲁艺成立四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1941 年1 月10 日,延安鲁艺公布了《告全院教职学员书》,阐明了现阶段延安鲁艺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鲁艺是培养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艺术的创作、理论、组织各方面的专门人材的学校,这里不仅聚集了许多有希望有才能的艺术青年,在锻炼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的技巧,而且也是许多已有成就的艺术家创作和研究的地方。这是说,鲁艺不仅是未来艺术的苗圃,也是既成艺术的花园。不但对未来艺术的繁荣,我们有责任,对于目前全国艺术的发达,我们也有自己的任务。……为着达到我们的任务,对于所有的党员,我们有这样的要求。……他们要和所有的非党的同志手携着手的把‘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把《艺术工作公约》真正切实的实行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在艺术活动上,为创造新民主主义的艺术而共同努力。”[3]以上文献内容的表述表明,此与前两次的教育理念转变又有明显不同,此时为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艺术服务成为新的主旋律。受此影响,原先侧重抗战艺术干部培养转变为培养新民主主义的文艺专门人才,从而将延安鲁艺所培养的人才目标和任务更加长远化。虽然这一时期延安鲁艺的教育理念着重长远规划,但延安鲁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创使命,还是一如既往地派出文艺工作队伍在前线和后方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支持抗战。在随后3 月15 日至4 月28 日期间,延安鲁艺全员进行了第二次工作检查。3 月15 日,召开全员动员大会,从3 月17 日开始检查工作,历时月余,4月28 日,进行第二次全员工作检查总结大会,由周扬作总结报告。罗迈同志到会并做了指导性讲话,他认为:“鲁艺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艺学院,它的任务重在要‘专门化’。一方面要提高自己,努力培养当前抗战需要的文艺人材,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积累文艺工作和艺术教育干部;另一方面要帮助别人,既要成为团结全国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也应有长远远打算,为将来把文艺活动推向全国,准备大批有相当修养的文艺干部。”[2]51罗迈同志充分肯定了鲁艺当前的工作方向和教育理念,明确表达了中共中央对延安鲁艺工作的支持态度。

1941 年5 月24 日,延安鲁艺《艺术工作公约》经全体人员讨论通过并予以颁布,公约内容有十条:“1.不违反新民主主义现实主义的方向。2.不违反民族的、大众的立场。3.不违反艺术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4.不对黑暗宽容;对于新社会之弱点,须加积极批评与匡正。5.不流于轻浮作风、低级趣味。6.不间断创作与研究工作。7.不轻视艺术的组织工作。8.不满足于自己的即使是最大的成功,不轻视别人的即使是做小的努力。9.不抱宗派之见,不作无原则的意气之争。10.不放松对艺术中一切不良倾向的批判。”[2]54由以上公约内容可见,管理者从政治方向、工作作风、艺术态度三个层面阐述了延安鲁艺这一时期内所贯彻的教育理念。第1、2、3 条是中共中央的政治方向,为思想核心;第4、5、8、9 条涉及端正知识分子工作作风问题;第6、7、10 条为端正艺术态度的问题。公约的通过一方面强调了在政治方向上与中共中央保持一致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规范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工作作风和态度。

1942 年4 月11 日,在延安鲁艺成立四周年纪念会上,周扬副院长发表了讲话:“学院的基本方针为团结与培养文学艺术的专门人材,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的艺术事业;具体目的为培养适于抗战建国需要的文学艺术之理论、创作与组织工作的、有某种技术专长并有历史知识与艺术理论修养的人材;教育精神为学术自由、各学派学者、专家均可在院内自由讲学,并进行各科实际艺术活动。”[2]66周扬的讲话延续了之前所建立的鲁艺的教育理念,再次阐明了延安鲁艺的教育方向要适应抗战的需要和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术自由的思想,无疑为延安鲁艺在教育理念上的一次飞跃。

第四阶段:从实际出发进行艺术研究和教学

1942 年2 月1 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做了《关于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始。同年4 月10 日为延安鲁艺成立四周年的纪念日,也标志着鲁艺进入了整风阶段。1942年5 月30 日,毛泽东应邀到鲁艺给师生作重要讲话,其目的主要针对鲁艺整风中出现的关门提高和脱离实际现象进行纠正,并进一步推动整风阶段的学习和全院关于教育方针的讨论。6月,鲁艺召开全院整风大会,由周扬主持。7 月初,鲁艺整风学习委员会召开了小组长联席会议,胡乔木同志亲临指导,会议讨论了整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四条改进办法。会后结合教学实际,就教学方针有何错误、所学与所用是否脱节等问题,全院师生展开了大辩论。7 月27 日开始,鲁艺全院就教育方针、教育计划执行情况热烈讨论了5 天,到7 月31 日结束。经过5 天激烈的讨论,全院意见基本达成一致,最后由周扬作题目为《艺术教育的改造问题-鲁艺学风总结报告之理论部分:对鲁艺教育的一个检讨与自我批评》的总结报告。报告从教学活动、教学计划、实施方案等方面,对鲁艺前期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反思。该报告发表于1942 年9 月9 日《解放日报》上。

报告中首先提出了教学上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为:“鲁艺的教育和实际脱节的现象是很严重的,这现象并不是个别的,偶然的,而是贯穿于从教育方针到每一具体实施的全部教学过程中,这是根本方针上的错误。‘关门提高’四个字出色地概括了方针错误的全部内容。”[1]32该讲话认为,鲁艺在前期的教育理念上存在着教育和实际脱节的问题,是“关门提高”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提高与普及,艺术性与革命性的分离上”。这种情况的出现滋生了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周扬在报告中的改进方案一方面提出了“如何把鲁艺整个教学活动建立在与客观实际的直接而紧密的联系上”,“接受过去艺术遗产的工作”和“马列主义学习的问题”三个方面的问题和解决路径。其中第一个问题最为重要,周扬重点总结了八条具体办法,这八条归纳总结的主要内容就是要研究实际、参加实际,不管是从个人角度上还是从整个鲁艺的角度上都要大力去做。在第二个问题上,周扬将主要研究方向放在了研究今天的实际和创造民族形式任务上,主要集中于中国文化遗产、中国民间艺术、中国文学艺术史的研究,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最后一个问题,周扬还是从实际出发阐述了学习马列主义的重要性:一、是为了获得研究实际的方法,二是为了建立马列主义的艺术科学。其建立艺术科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艺术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历史问题。以上提出的三个问题实际上与毛泽东的整风思想核心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在改造知识分子和提高工农兵群体的文化素质方面尚没有深刻的认知。应该说,周扬所提出的改造鲁艺的方案并未指明一个完全正确的方向。因此鲁艺在延安的整风运动中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五阶段:延安大学时期的教育理念

1943 年3 月,延安大学、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学干部学校搬到桥儿沟与鲁艺合并,改称鲁迅文艺学院,成为延安大学的一个学院。1944年5 月,在延安大学开学前,学校公布了延安大学新的教育方针,具体内容:“培养适应抗战与建设需要的实际工作干部;培养学员的革命立场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学与用的一致;实行教育与生产结合。在学习上实行以自学为基础的集体互助、教员与学员相互学习,书本知识与实际经验互相交流,在教学上发扬民主,提倡辩论作风,培养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2]91该方案除了继续提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外,还首次加入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学为主、教学民主等新内容。经过了延安整风的洗礼,延安大学在教育理念上将重点放在了政治思想和实际需要上,并阐明了文化艺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基本宗旨。此时延安大学鲁迅文艺学院在教学上以单一实用为主,虽与之前的教学相比缺少了其丰富性和多样性,但是在社会功能的发挥上却得到了强化。

1945 年11 月,由于国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决定把延安大学各学校迁离延安,搬到东北去办学,仅保留部分延安鲁艺同志留守桥儿沟处理未尽事宜,直至1946 年春。延安鲁艺的迁离标志着它在抗战期间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

综上所述,抗战时期延安鲁艺的教育理念虽因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而随之有所调整,但其培养抗战需要的艺术干部这一理念始终如一。每次转变后的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艺术教育”很好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艺术来源于群众并服务于群众的核心思想。这种艺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形式,为新中国文化体制建立提供了直接经验,并奠定了新中国艺术教育发展的思想基础,为新中国艺术教育明确了方针,并对建国后几代文艺工作者均有深远的影响。此即为艺术教育中的“延安鲁艺模式”。此种在民族抗战特殊环境下所产生的艺术教育模式对当今的艺术教育无疑仍具有宝贵的启发价值。

猜你喜欢
鲁艺周扬延安
让鲁艺精神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绽放新时代光芒
延安鲁艺“小调大王”——安波
鲁艺精神的传承发展之路——以音乐传播载体的发展为切入点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私房钱风波
追忆“文革”中的周扬
鲁艺后裔的追求——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专访
谁动了我的肖像权
走进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