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开合画面变相原理在油画空间中的运用探析

2020-12-06 14:14苏州科技大学
艺术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变相原图扇面

□虞 超 苏州科技大学

油画空间的表现形式纷繁复杂,从方式上来说,既有基于客观世界再现的空间表现,也有运用光学原理以色彩构成体现空间感的方式,还有从多视角等方式来表现的。由于“折扇开合画面变相原理”(以下简称变相原理)是以折扇开合为灵感,并以此为主要表现方式和实践手段,在研究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其主要探究方式是对画面空间进行二次透视,利用折叠对原画面中的色彩、透视、图形和构图进行重塑,以加强画面空间感,并打破原有空间产生新节奏感,使人们对画面产生熟悉又陌生的全新视觉感受。

一、变相原理的灵感来源

(一)变相原理的灵感

扇面的开合,简单而言,就是扇面的展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扇面的赏析源于绘在其上的画面,通过开折扇来欣赏扇面,具有一定的美感。原理是扇面上的画面在开折过程中由挤压至舒展,最后画面附有凹凸效果,使初始图像通过开合产生了变相效果。

(二)探究的意义

首先,画面经过折叠压缩在开合过程中,压缩与伸展直接切换,目的在于寻找展开至某种开合的程度,以使画面的视觉效果达到最佳。其次,画面在变相时,其图像也因此获得特殊视觉效果,变相的画面因而具有特殊的美感。再次,变相以局部应用的方式呈现在画面中时,这一部分将以一个独特的空间形式融于整体之中,整体画面为主空间而局部则为子空间寓于其中,是将原本与变相相结合的探索。

二、探索尝试与结果分析

(一)画面空间设想

运用变相原理,对整体画面进行人为改造,打破原有的透视构成,并将其以客观折叠后的形式重组。将原有画面与改变画面相结合,对颜色、空间和图像等要素进行客观重塑。这种组合的合理存在,必须以变相应用于相对画面的适当程度为基础,而该程度得当与否需要进行多次实践尝试。

(二)实践应用

第一,尝试原理前,我们应将画面的构图形式分为纵向和横向。在尝试过程中,首先我们可以对纵向进行尝试,折叠的方式以仿折扇的等距折叠来操作,将纵向画面横向均等折叠,再将其展开至适当程度进行对比。原图与折后相比较,视觉上折叠后的图像效果优于原图。首先,图像的比例缩小并发生形变,视觉效果上,开合后的画面被等比缩放,并没有脱离原图的构图形式;其次,折叠就好似将画面进行几何分割,分割后的画面成为多个等大的面组合的形式,因此,开合赋予了画面变相的效果;最后,纵向画面中,如果其内部图形也是纵向的,选择用横向折叠的方式,可使图形的视觉效果更加强烈。此外,画面为纵向时,被同向折叠分割成数个长方形图像相连的组合,视觉上较之横向略显琐碎,且从整体上看,该方式使图像产生了碎片化效果,并会出现弱化视觉冲击力的现象。

第二,横向画面应用同向等距折叠画面中的图像,经过分割变相后被压缩化。实践证明,图像压缩的程度与折叠次数相关,次数越多则压缩的效果越明显,所以横向折叠的次数与画面图像的纵横长度比相关。纵长较之横长会短一半以上,开合部分被压缩且产生破坏效果,该方式不适合,可减少折叠次数;纵长较之横长短于其一半或以下,则折叠次数可视效果能够被优化。

第三,画面以斜向方式折叠则会产生一个动向,以折叠方向为准。与纵、横向折叠方式相比较,这样折叠方式对画面有一定的限定,但能产生错开又相连的特殊效果。

第四,非等距折叠对画面或图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变相后,并且相较于等距折叠,这种折叠方式更加侧重对各个不同间距的布置,操作者应思考如何将间距大的和间距小的排布在适当的图像上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处于大间隔中的图像较之小于其间隔的图像,视觉上会更加凸显。

(三)结果与分析

第一,从视觉上创造新空间感。横纵和横向都能对画面内部的节奏感进行改造,应用开合使目标画面一次性新增多个客观空间。第二,从色彩上丰富空间。绘制时操作者应对比原图,由于产生了新的空间,其需要根据新的客观明暗关系进行表现。对画面原图的主观色彩而言,这是一种二次丰富。第三,从画面构成上丰富空间表现。新的空间在形成时已成为画面构成的一部分,与画面内的图像、色彩和构图产生新的组合和效果,带来全新的画面。

变相原理虽然对运用画面的题材和风格没有限制,但实际所需的最佳变相程度需通过多次实践和对比来判定该效果是否适用于该画面,需要以实际的视觉效果判定其对画面内容的表现和理念的体现是否得当。

猜你喜欢
变相原图扇面
扇面山水
有趣的羽扇
公司合并、变相裁员,卓越集团迎大变!千亿目标悬了?
完形:打乱的拼图
舒强扇面作品选登
找一找
扇面等式
16次变相降准
数字时代动画艺术的“变相”之美
跨越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