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州立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培养体系构建及经验总结

2020-12-06 10:32夏永久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摘要:高等学校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由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组成的培养体系不仅决定着人才培养方向,也深刻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以美国奥尔巴尼大学地理与规划学系城乡规划专业为例,从办学层次、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管理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其培养体系构建,从培养目标设定、知识体系构建、思维方法训练及职业道德培养等方面对其办学经验进行了梳理总结。

关键词:城乡规划;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TU98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20)0500320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规划教育发展高度契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并具有鲜明的实践需求导向[1]。截至目前,中国城乡规划教育已形成了崭新的发展格局,有力支撑了中国城乡规划事业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2]。然而,伴随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城乡规划教育亦呈现出一系列问题,例如,理论教育落后于时代发展需求,职业道德教育缺失,学科交叉教育不足,以及教学内容与城乡发展实际相脱节等[2-3]。这些问题不仅制约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影响中国城乡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2]。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指示,以“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中国城乡规划工作做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时代发展和现实问题对高校城乡规划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中国城乡规划教育迫切需要变革完善,以适应十八大以来的新要求、新形势和新使命[2]。在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下,规划教育改革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提质转型,更担负中国空间治理体系构建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重任[2]。

以1909年英国利物浦大学开设的市政设计系为起点[4],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规划教育已走过百年历史,经历了4个阶段[5],办学经验相对丰富,管理体系完善。开展国外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研究,对中国高校规划专业教育变革不仅具有一定启迪作用,亦为规划教育改革拓展了国际视野。2018年8月,在安徽建筑大学易海人才基金资助下,笔者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以下简称“奥尔巴尼大学”)地理与规划学系作访问学者。在为期1年的访学工作中,笔者对该校地理与规划学系办学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参与相关课程的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奥尔巴尼大学地理与规划学系设有多个专业,文章重点介绍规划专业的办学层次、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教学管理,并从中梳理总结其办学经验。

一、 奥尔巴尼大学概况及规划专业办学层次

(一)奥尔巴尼大学概况

奥尔巴尼大学(University at Albany)简称UAlbany, 建于1844年,坐落在纽约州首府奥尔巴尼市,是一所研究型公立大学,在国际上声誉卓著,奉行“让世界触手可及”的教育方针,是纽约州立大学系统中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已培养170 3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截至2017年)。

奥尔巴尼大学设有120个本科专业和辅修专业,125个硕士课程[6]。目前该大学有3个校园,分别是Uptown Campus、Downtown Campus和East Campus,共有11个学院,包括人文与科学学院、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计算机和信息学院、公共事务和政策学院、刑法学院、社会福利学院、公共健康学院、研究生院[7]。开设规划专业的地理与规划系從属于人文与科学学院,位于奥尔巴尼大学的主校区(Uptown Campus)。

(二)奥尔巴尼大学规划专业办学水平

奥尔巴尼大学地理与规划学系设有规划本科和硕士两个办学层次,其中,本科专业名称为城市研究与规划,学制4年,学生需修满36个学分后方可申请学士学位,毕业生可授予文学学士学位(BA);硕士专业为城市和区域规划,学制为2年,在学制内需完成48个学分,达到相关要求后可申请区域规划硕士(MRP)学位(见表1)。对于优秀的本科生,奥尔巴尼大学还提供本硕连读课程,学制4.5年,达到毕业要求后可同时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比本科和硕士分开攻读节省了1年半时间。对于学有余力的硕士生,在导师批准情况下,还可以在本校或其他院校攻读第二硕士学位,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口径。

奥尔巴尼大学不单独提供规划专业博士课程,但与奥尔巴尼法学院合作,开展区域规划硕士(MRP)和法学博士(JD)联合培养计划,学制4年,这项计划在2011年获得批准。

被录取参加联合项目的学生通常在奥尔巴尼法学院(Albany Law School)就读第一年,然后用接下来的3年时间完成硕博学位。学生在奥尔巴尼法学院必须完成至少5个全日制学期的学习,以满足美国律师协会的要求。完成联合培养计划,学生至少需要修满39个MRP学分和75个法学博士学位学分(所有这些学分要求在奥尔巴尼法学院取得或从奥尔巴尼法学院认可的法学院取得)。因此,联合课程至少需要114个学分,比两个学位完全独立完成时所需要的学分少21个。联合课程要求每个课程独立招生,分别在奥尔巴尼大学和奥尔巴尼法学院注册登记,并向各自学校支付学杂费。正在攻读MRP学位的学生也可以申请奥尔巴尼法学院的法学博士学位课程,并因此申请联合课程,前提是他们在修读MRP学位课程时未超过24个学分。向奥尔巴尼法学院提出注册申请时需通过法学院入学考试,以确认申请人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

整体而言,奥尔巴尼大学规划专业办学水平在全美处于中等位置,由于该专业设置在人文与科学学院,并以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等为学科基础,因此,地理和人文科学特色浓厚,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分析能力和社会经济思维,这与其他高校规划专业存在明显不同,也是其特色所在。此外,由于自身办学资源局限,加上规划管理实践对法学专业知识的需求,奥尔巴尼大学与奥尔巴尼法学院采用联合培养方式培养规划-法学博士,这种运作模式建立较早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公立大学体系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

二、 奥尔巴尼大学规划专业培养目标

美国规划教育的起步稍晚于英国,作为政府干预社会的工具,规划教育内容不时受联邦政策变化的影响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引导[4]。与中国明显不同的是,美国规划本科教育基本定位不是职业培养,专业化职业教育设置在硕士阶段,奥尔巴尼大学规划专业即按照上述思路来制定本科和研究生培养目标。通过资料查阅和座谈调研,笔者对奥尔巴尼大学规划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目标进行了系统梳理,具体如表2所示。

(一)本科生培养目标

通过交流,了解到奥尔巴尼大学城市研究与规划专业是专为对文科教育感兴趣的学生设置的,其教育的重点是城市和郊区环境、城市社区和社区发展。专业培养将传统课程与实地调查和基于计算机的学习相结合,要求学生对国际、多元文化和政策问题有一定的认识。本科生的培养目的具体包括:(1)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在全球化背景下,使学生对整个世界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对世界不同国家的规划理论和实践方法有基本的认识,了解不同国家的城市发展模式,认识全球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及对城市化的初步认知;(2)加强学生对美国城市规划的了解。认识美国本土的城市化和大都会区发展现状、历史过程及其影响;(3)重视多学科学习。通过对多个学科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城市相关问题有多学科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路,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面,让学生从不同视角认识和分析城市相关问题;(4)熟悉规划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重视理性分析,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定量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二)研究生培养目标

美国规划专业研究生培养强调职业导向[8],注重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对规划的历史、原则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关注非科班出身的学生,使非规划专业背景的学生对规划专业的知识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掌握规划实务中的专业技能;了解规划流程,熟悉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到规划评估所需的技术和工具,从不同专业领域学习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既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又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和书面表达能力,并使学生熟练掌握规划中所需的应用软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通过与不同学科背景人员的合作学习,从多角度了解规划,为进入职场作准备;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重视规划伦理,提倡公平正义。通过参与实践学习,使学生了解规划伦理、公平正义及不同人群的复杂性。

总体而言,奥尔巴尼大学规划专业培养目标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切合美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符合美国规划建设的实践需求。但本科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所差异,本科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规划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规劃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而研究生培养目标侧重职业导向性,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专业技能和规划所需的人文素养,为规划职业作准备。

三 、奥尔巴尼大学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二战前,美国高校的规划专业设置大多依附于建筑学或景观设计,强调物质空间设计能力的培养,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4]。对美国规划教育转型产生深远影响的当属Harvey,他提出在强调物质空间设计能力培养的规划教育中,应更多引入经济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5]。之后,定量统计、数理模型和计算机应用在规划实践和教育中慢慢受到重视。美国规划专业大致可分为三类[8]:一是偏设计的规划系;二是偏管理、公共政策、地理与社会科学的规划系;三是综合型规划系。很明显,奥尔巴尼大学规划系属于第二类,开设的设计类课程相对较少。

(一)本科生课程体系设置

1980年以后,美国城市规划界掀起了一场“寻找规划核心”的运动[5],认为城市规划应回归其实践学科的本质。佩洛夫提出“通才有专长”的规划人才培养理念[5],并通过“核心课程”+“专业训练课程”模式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核心课程”主要由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3个科目组成。奥尔巴尼大学基本采用这种培养理念来设置本科生课程体系。如表3所示,该系为规划专业本科生提供了核心课程、实践课程、顶点课程和选修课程。核心课程共15学分,包括美国城市、城市规划导论、城市地理学导论、全球化及其影响4门必修课程,以及地理空间技术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城市分析方法等3门方法类课程中的其中一门;实践课程包含3学分,需从景观规划专题研究、场地规划、城市设计和场地规划专题研究、规划生产实习4门课程中任选一门;顶点课程是3学分,规划专业提供的顶点课程为城市设计。所谓“顶点课程”是一种让学生整合所学领域知识,并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培养相关技能和态度的课程。这个课程一般开设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中,该课程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整合已学到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掌握专业技能和职业态度的机会;二是为学生进入真正的职场作准备,即要求学生完成一些应用性的项目,选修课程包含15学分,需根据自己的兴趣完成至少5门课程的学习。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选修课程,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属于限定性选修。此外,奥尔巴尼大学规划专业本科课程明显偏向于地理及计算机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味”较为浓厚,这种课程体系特点与其规划专业办学的学科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二)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

美国大学规划专业在制定研究生课程体系时,通常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或本科教育背景进行专业方向分类,并完成课程体系设置。这种课程组织模式可概括为“一组核心课程+若干补充性专业课程”[8]。补充性专业课程与专业方向对应,不同专业方向,其补充性专业课程彼此不同。核心课程为多元化的专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背景平台,使“不同方向的深化学习”与“整体的规划主题”建立联系,不至于偏离太远[8]。奥尔巴尼大学规划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为获得硕士学位,学生必须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核心课程主要包含一系列规划基础课程,以及硕士论文写作、规划工作坊和规划实习等实践课程。鉴于学生本科知识背景多元化,部分学生已具有社会实践经历等情况,课程学习采取灵活且充满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如学生能证明自己拥有相应的计算机操作和统计分析能力,则可免修计算机应用和统计方法课程。对于有6个月或更长时间规划相关工作经验的学生,则可免修规划实习课程,为学生节省了大量学习时间和费用。为提高规划人才的专业性,学校设置了环境和土地利用规划、社区规划、交通规划3个研究方向,并制定了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既所谓的“补充性专业课程”,学生需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相应课程,并至少修满9个学分。除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外,还开设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MapInfo入门等3S类选修课程,强化规划技术、空间分析和模拟能力的训练[9]。硕士学位候选人必须参加并通过书面写作和口头综合考试,书面写作旨在测试学生对规划领域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口头综合测试则考察学生对自己专业方向的理解。学有余力的研究生在获得指导教师批准的情况下,可在仁斯利尔理工大学(又名伦斯勒理工学院,RPI)选修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学位课程。课程体系设置详见表4。

总体而言,奥尔巴尼大学开设的规划专业课程广泛,提供的本科课程约有35门,研究生课程约50门。整体的课程安排给学生的选择余地较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完成指定课程外,选修其他学校或学院的非专业课程。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侧重点不同,本科规划课程设置偏重于基础理论学习,研究生课程设置强调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深入学习,以及对专业技能的培养,课程的设置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而定,不同的研究方向有不同的课程,学生可在其所选专业领域深入钻研,并在相关领域形成自己的专业技能。

四、奥尔巴尼大学规划专业培养体系构建的经验总结

美国大学规划专业教育走过了100年历史,期间虽然走过弯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几经更换,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基本走向稳定并趋于完善。奥尔巴尼大学规划专业培养体系基本依据美国当代规划专业办学理念而制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校规划专业培养体系和办学经验对中国高校规划专业的教学改革有一定借鉴与启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确立规划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目标

从奧尔巴尼大学规划专业办学来看,美国规划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培养目标存在明显差异。本科教育侧重于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强调思维方法的训练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全球化视野的确立,为未来职业工作或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这种培养目标开放性强,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硕士阶段专业选择余地较大。研究生培养则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强调职业导向,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强调专业实践能力的锻炼,奥尔巴尼大学规划专业高度重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使用,将空间分析方法和技术融入规划课程体系。而中国规划职业教育的主体还在本科阶段,特别是五年制的本科培养阶段,研究生培养目标并不明确[10]。根据笔者的调研,由于缺乏实践项目支撑,部分规划专业学生很难得到实践锻炼机会,职业能力培养自然无从谈起。虽然中国高校规划专业本科阶段侧重于职业技能培养,但部分高校由于师资等因素的制约,并不具备职业技能培养能力,出现硕士毕业后依然不会做设计,甚至连基本的图纸表达能力都不具备的现象。

(二)重视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构建

完善的知识体系

与国内规划专业相比,美国规划专业特别重视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奥尔巴尼大学规划专业课程教学大多采用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解决方案。同时,规划专业还重视地理、经济、社会、交通、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着力构建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启发学生从不同学科视角认知城市问题,从而获得有效而完善的解决方案。

中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一直强调使用技术的学习[11],而忽视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类课程设置或虽然设置了相关课程,但教师和学生对其重视度不够。因此,培养的规划师动手能力较强,但无法对城市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和整体把握。当前,中国已进入城镇化下半场,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调查研究、协调沟通,从多学科角度认识城市问题是规划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12]。如何完善培养体系,调整课程设置,进而培养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新时代规划人才,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三)推动教学管理的灵活性和人性化

教学管理是大学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有序进行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美国规划专业教学管理,特别是学分管理较为灵活,充满人性化。例如,在计算机应用和统计分析上有较好基础的学生,则可以免修相应学分。部分具有职业工作经历的硕士学位申请人,生产实习课程可以免修,为学生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此外,学生还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从本学院或跨学院选修课程,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有余力的硕士学位候选人,在导师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去其他高校同时攻读第二硕士学位,这种宽松的教学管理方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环境。

(四)迎合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美国的城市化率已接近90%,社会对规划专业人才的知识背景和工作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鉴于法律问题在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2001年奥尔巴尼大学和奥尔巴尼法学院以区域规划硕士和法学博士课程为基础,申报区域规划-法学硕博联合培养项目并获得批准。美国高校规划专业着力促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衔接,充分利用各部门的办学力量,整合已有教育资源,引导学科交叉,开展跨校的硕博联合培养,为社会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对于学生而言,这种联合培养机制节省了时间和相关费用,颇受欢迎。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建立跨学院甚至跨院校跨学科的联合交叉培养机制,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五)强调以物质空间设计能力为核心的专业技能培养

对于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美国大学均开设所谓的“顶点”课程,旨在训练高年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同时,在“顶点课程”的教学中还强调职业规范的引导,关注职业道德,重视规划伦理,倡导社会公平公正,关爱城市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此外,重视设计课的作用,强调物质空间设计能力的培养,对空间设计的回归成为美国规划院校1990年以来的普遍选择[4]。然而,这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在新认识、新技术和新形势下的更新和发展。中国规划教育一直重视空间设计能力的培养,但面对新时代背景下人的需求更变、新的技术应用及新的学科认识,规划教育如何做出及时而正确的响应,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亚平,林小如.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乡规划教育发展[J].规划师,2018,34(10):19-25.

[2]俞滨洋.中国城乡规划教育状况和改革思考[J].城市建筑,2017(10):46-47.

[3]孙施文.关于城乡规划教育的断想[J].城市建筑,2017(10):14-16.

[4]侯丽.美国规划教育发展历程回顾及对中国规划教育的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2(6):105-111.

[5]谭文勇,冯雨飞.百年英美城市规划教育演变与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8,33(4):117-123.

[6]Chinese_Brochure [EB/OL]. [2019-09-18].https://www.albany.edu/international-admissions/ assets/ Chinese_Brochure. pdf.

[7]Schools&Colleges[EB/OL]. [2019-10-03].https://www.albany.edu/graduatebulletin/college_arts_sciences.htm.

[8]韦亚平,董翊明.美国城市规划教育的体系组织——我们可以借鉴什么[J].国际城市规划,2011,26(2):106-110.

[9]税伟,Gregory VEECK,刘美霞,等.美国大学地理系举办规划专业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两所大学为例[J].城市规划,2012,36(6):67-73.

[10]王睿,张赫,曾鹏. 城乡规划学科转型背景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创新与探索——解析天津大学城乡规划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案[J].高等建筑教育,2019,28(2):40-47.

[11]巫昊燕.新常态下地方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办学方向的发展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6):17-23.

[12]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以桂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为例[J]. 高等建筑教育,2015,24(6):19-22.

Training system and experience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major in American state universities:

Taki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 as an example

XIA Yongjiu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P. R. China)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important bases for trai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The training system composed of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curriculum system not only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but also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Taki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of th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i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its training system from the aspects of schoolrunning level,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training goal setting, knowledge system construction, thinking method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training, this paper summarizes its schoolrunning experience.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alent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責任编辑 周 沫)

修回日期:2019-11-08

基金项目:

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19jyxm0311);省级精品线下开放课程(2019kfkc096);高校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国外访问研修重点项目(gxgwfx2018044);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142)

作者简介:

夏永久(1979—),男,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城乡规划研究,(E-mail)xiayj03@163.com。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运用探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论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