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RBN-DGNSS台站远程监控系统未来建设和升级的设想研究

2020-12-06 10:49何尉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智能化信息化

何尉

摘要:为了更有效实现设备的运行自动监控管理,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安全工作,节省人员值守的成本,对未来航海航保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文章通过对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技术的探讨分析,为差分台远程监控系统在未来的建设、改进完善等方面提出设想建议。

关键词:RBN-DGNSS差分台;远程监控系统;智能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407.67 文献标识码:A

RBN-DGNSS远程监控系统是将差分全球定位台站的监控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集合数模混合切换显示、数据存储分析、视频监控、设备维护管理、故障自动报警处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监控平台[1]。目前,南海海区已经率先实现全天候远程监控值班,下辖11座RBN-DGNSS台站及完善性监测站目前均已实现对发射机入射功率、反射功率、天线电流及驻波比等监测,以及短信设备参数查询和报警、机房空调机控制、移动设备客户端对台站访问监测等功能。

本文对远程监控系统的设想建议为:通过运用ZigBee技术,完善RBN-DGNSS远程监控系统中的数据/环境采集系统,提高数据采集精度。通过数据持久化、j2ee技术,提高数据分析系统的能力。通过引入IMS技术,实现对系统的智能维护,进一步推动水上船只交通安全工作的发展。

1 目前差分台站和差分台远程监控系统的组成

当前的RBN-DGNSS(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差分台站主要由基准站(RS)、IO接口单元和完善性监测站(IM)组成。基准站由GPS接收机和调制器构成,播发台由发射机、天线调谐器和天线组成。完善性监控站由GPS接收机、信标接收机和完善性监控计算机组成。差分台站是把一台GNSS接收机放在位置已经经过精确测定的点上,组成基准站,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测出并计算到卫星的伪距,将伪距和已知精确距离相比较,求得该点在系统中的伪距测量误差,再将这些误差作为修正值以标准格式向外界播发,附近的DGNSS用户利用接收到的来自基准站的误差修正信息,来修正自身GNSS测量值,提高定位精度[2]。

2 关于进一步优化RBN-DGNSS台站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概述

该平台的设计应用将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对差分信号及各种信息进行整合,使得信息的特征性更加明显,适用于多频DGNSS服务,便于检索,提高信息描述的精确度。

第二,加入了信息平台集中效验和信息分类存储,使各类信息能和平台信息进行智能交互,并能对原始信息进行提炼并加工。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将使用者的偏好作为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通过对分析使用者的日常工作需求,寻找可信度高的发布源,并对故障现象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最佳的处理方案,甚至进行自动调整处理,提高数据应用的效率。

3 RBN-DGNSS台站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数据/环境采集系统(模块)、数据分析系统、监控显示界面、通信调度系统和维护管理系统。主要包括通讯服务功能、数据管理功能、业务功能、航道图像显示功能等,管理系统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添加或者减少功能。该系统通过对差分数据、差分台站各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处理、归类、编辑、建档等一系列环节,实现在控制中心通過图像化的操作界面、监控软件对差分台站的信息进行监测,例如发射机发射/接受功率、发射报文误码率、信噪比等具体数据的监控。具体设计如图1所示。

3.2 数据/环境采集系统(模块)

数据/环境采集是远程监控系统最基础的模块,为后续系统的监测、数据分析提供最基础和原始的资料。系统未来升级可以从以下着手:利用核心控制处理器模块,通过RS485总线连接数字温湿度检测模块、烟雾传感模块、UPS电压电流监测模块等,实现对系统的全面监控。在双模改造之后,基准站和IO接口单元接入RS服务器,IM接入IM服务器,对设备的监控通过与RS服务器和IM服务器的通信完成,设备监控与其他监控模块又通过交换机相连[3]。

由于ZigBee技术具有适合用于数据采集、功耗低、成本小的特性,网络的覆盖范围一般为几十米,工作于2.4 GHz频段(该频段可以提供16个250 kbps信道的通信,支持255个网络节点),满足多模块相互通信的需求,广泛应用于机房内模块、监控自动化、传感器网络之间的通信。所以,各室内监控模块之间可以采用基于ZigBee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室内和室外监控模块则通过网关与其他网络(例如WiFi、以太网)进行连接,从而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实现远程监控。

数据采集的核心处理器可以采用CC2430、CC2530或CC2591等芯片,配备RS232或RS485串口连接多个检测仪器实现自动数据采集,随后用USB接口输出数据进入数据分析系统和监控显示界面;采集系统(模块)主要有传感器节点、协调器、网关、服务器、客户端四个部分组成。传感器节点的组网可以通过使用Zstack协议栈来进行,协调器与传感器之间组成星型和树型混合网,各传感器模块之间以星型的方式连接,协调器与传感器又以树型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由协调器对传感器进行同步和控制。终端节点I/O数据采集端口采集到数据后,协调器再将数据通过串口上传到网关。最后客户端将串口发送上来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封装并发送到服务端,并且存储到数据库中。

客户端通过访问服务器,将获取数据展示出来。

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如图2所示。

3.3 数据分析系统

数据分析系统是在数据采集之后,对数据进行存储、建模、分析和智能应用,在系统内部对原始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转化的过程。该系统体系结构构成如图3所示。

图3 数据分析系统

数据分析系统是系统的核心,由推理机和数据库、知识定义库组成。系统通过建立完整数据知识仓库,深度挖掘数据价值。

猜你喜欢
智能化信息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智能化的“世界观”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