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外渗临床观察及处理

2020-12-06 10:33林翠玲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9期
关键词:静脉输液护理

林翠玲

摘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时药物渗透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文中,分析了药物外渗的原因,并就预防和出现药物渗透后的治療以及护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静脉输液;药物渗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9-046-01

静脉输液时药物渗漏是护理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治疗、抢救工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及时观察、早发现,早处置.

药物外渗的原因

1药物因素 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包括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引起渗透性损伤的常见药物有血管收缩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阳离子溶液,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高渗溶液,如50%葡萄糖注射液、20%甘露醇;抗肿瘤药,如5-氟料嘧啶、阿霉素、长春新碱等。药物浓度过高是引起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

2机械因素 机械损伤多为穿刺技术不熟练,一次给药多次穿刺破坏了血管的完整性;选择血管不当,特别是患儿易动及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按压针眼部位不准确、时间短;另外有的患者长期输液,组织缺血缺氧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特别是在肢端末梢循环不良部位,如手背、足背、内踝处穿刺导致药物外渗的几率均较高。

3机体自身因素 因输液注射部位血管弯曲,血管充盈度差,患者不合作,尤其是患儿头皮静脉较浅、易滑动,不易掌握深浅度。长期静脉给药使静脉内膜发生损害,导致通透性增加。

药物外渗的预防

1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对有可能从事化疗护理的护理人员集中授课培训,同时利用床边交接班、晨间交班时间进行化疗药物用药护理相关知识讲解及巩固

2重视易损伤人群 静脉穿刺时对易损伤人群(老年患者、婴幼儿、患血管疾病者、长期静脉输液者),应高度重视,合理选择血管。

3血管的评估及选择 输液前应了解可能增加药物外渗的因素。为确保用药安全要选用近心端、管腔大、回流畅的静脉给药,避开手背和关节附近部位,因这些部位靠近动脉和肌腱,易造成永久性损伤。

4静脉通路的建立 输注起泡型化疗药和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先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确定穿刺成功后,再输注药物。对患者要建立中央静脉通路,避免在同一条静脉多次穿刺重复或长时间输液。

5正确的固定方法 用输液穿刺针头的针柄,不用纱布或贴膜覆盖整个针头的置针部位,以便于观察。

6护理知识的宣教 输液前及时告知患者药液外渗后导致的后果,嘱咐患者随时告知护理人员输液部位的胀痛觉、烧灼感,提高患者自我观察、发现药液外渗的意识。

7严密观察 输注化疗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时应随时检查静脉通路的回血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症状,特别是意识不清的患者应密切巡视。禁用细胞毒性药液直接检查静脉输液是否通畅。

药物外渗后的治疗及护理

非药物处理

1一般护理 在药物外渗的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在静脉给药过程,如发现或疑似外渗情况时,首先立即停止给药,抽吸针头及血管内的药液,用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于局部以稀释药液,降低局部药液浓度。

2冷敷 冷敷可抗癌药,如阿霉素等所致的皮肤损伤程度,可用冰袋间断冷敷渗出皮肤处24~48小时(时间长短以患者耐受程度为限)。

3热敷 适用于一般的药物如生理盐水、维生素、抗生素等,亦适合于植物碱类抗癌药物的外渗,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等。局部热敷可加速外渗药液的吸收和分散,减轻外渗液对局部的损伤。

药物处理

1生理盐水、50%硫酸镁、75%酒精湿敷 可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促进局部组织修复,可有效治疗阿霉素外渗所致的局部组织损伤。

2局部封闭 常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局部环形封闭。利多卡因可能作为激肽重要的稳定剂起到阻断疼痛的作用,有镇痛、轻微血管扩张作用。地塞米松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抗炎特性作用,可以减少炎症扩散,抑制炎性细胞肽的合成和阻滞磷酸脂酶A2的活性作用,中断产生疼痛的持续性神经冲动起到镇痛作用。

3解毒剂的应用 硫代硫酸钠可用做、丝裂霉素、更生霉素等的解毒剂,可使药物迅速碱化,减少损伤。长春新碱药物外渗后局部可注射透明质酸酶,以促进药物吸收和弥散。长春新碱和恶魔俄的药物外渗后也可用碳酸氢纳局部注射。

4中药软膏制剂 按照中医活血化淤消中止痛原理制成的中药药物外渗后引起的肿胀、淤血、疼痛疗效确切。如清热消肿膏外敷可治肿胀。

4.3外科处理 一旦患者发生药物外渗,必须连续观察和评估局部症状和体征。如保守疗法失败,溃烂形成,需请外科会诊,彻底清创或联合植皮整形手术,保住肢体的功能和外观。

药物外渗为常见的多发的并发症,往往不会引起广泛重视。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因该类问题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影响疗效,同时也使护患之间增加了很多矛盾。因此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基础做起,首先掌握精湛的穿刺技术。其次认真正确掌握预防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救治。

参考文献

[1]杨晔楠.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静脉输液患者预防药物外渗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2):207-208.

[2]尹毅丹.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静脉输液患者预防药物外渗的效果观察[J].家庭保健,2019 (29):117.

作者单位:

曾都医院  441300

猜你喜欢
静脉输液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