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06 15:45杨小婷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9期
关键词:投篮课堂

杨小婷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游戏作为非常关键的一种教学方法,将趣味、规则和人文性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在激发他们锻炼兴趣的同时

关键词:小组;课堂;投篮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人物,培养审美意识;学会将人物图片插入幻灯片并调整大小和位置,培养艺术表达能力;能在演示文稿中设置直线动作路径来制作跑步比赛,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国家认同感、建立健全人格。

A.能熟练地插入并适当调整图片,并熟练选择合适的动作路径。

B.能较快地插入并调整图片,并选择合适的动作路径。

C.能插入并调整图片,并在他人帮助下选择合适动作路径。

D.未能插入并调整图片,未能选择动作路径。

2.能根据实际需要修改自定义动画的效果,培养学生批判质疑、问题解决的能力;利用直线动作路径使制作的跑步比赛精彩且有创意,学会学习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劳动实践创新创造并敢于鉴赏作品。

A.能熟练合理地修改自定义动画的效果,制作完整且精彩的跑步比赛。

B.能较好地修改自定义动画的效果,制作完整的跑步比赛。

C.能修改自定义动画的效果,制作跑步比赛。

D.未能修改自定义动画的效果,未完成制作跑步比赛。

3.能选择正确的对象来绘制曲线路径或自由曲线路径,学会学习探究、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符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创作投篮比赛,呼吁学生关注体育培养国家认同感、要多参加体育运动,身体健康。

A.能熟练地为正确的对象绘制路径,创作完整且有创意的投篮比赛。

B.能较好地为正确的对象绘制路径,创作完整的投篮比赛。

C.能在他人提示下为正确的对象绘制路径,创作投篮比赛。

D.未能为正确的对象绘制路径完成投篮比赛。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制作跑步比赛过程中,有质疑和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并能通过小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有自学的能力。

A.能主动质疑、发现生成性问题,能组织小组解决问题。

B.能主动质疑、发现问题,能积极参与小组解决问题。

C.能质疑、发现问题,能参与小组讨论问题。

D.未能质疑、发现问题,未参与小组讨论。

2.在制作投篮比赛过程中,有知识迁移的能力,能参与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并能服从组长安排。

A.能熟练将学过的知识迁移到制作投篮比赛中,能组织小组讨论交流。

B.能将学过的知识迁移到制作投篮比赛中,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并服从安排。

C.未能将学过的知识迁移到制作投篮比赛中,能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并服从安排。

D.未能将学过的知识迁移到制作投篮比赛中,未参与小组讨论交流、不服从安排。

3.在自由创作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素材制作多个比赛项目,培养艺术审美素养,并能听从教师安排培养责任义务,观察同学作品开拓思路。

A.能创作3个以上有创意的比赛项目,课堂上收放自如、善于集思广益。

B.能创作2个有创意的比赛项目,课堂上收放自如、善于集思广益。

C.能创作1个比赛项目,遵守课堂纪律。

D.未能创作比赛项目,课堂上自由散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添加动作路径有学习兴趣、有良好的操作习惯和课堂习惯。

A.课堂参与度高,操作熟练、有良好的习惯,能帮助他人。

B.课堂参与度较高,操作规范,有较好的习惯。

C.能参与课堂,逐渐养成好习惯。

D.未参与课堂,游离课堂之外。

2.能利用自己制作的演讲稿进行演讲培养艺术表达能力,体会使用PPT创作数字作品的快乐。

A.能上台演讲,精彩的解说比赛,感受到创作的快乐。

B.能在组内演讲,解说比赛,感受到创作的快乐。

C.能自己简单的演讲,感受创作的过程。

D.未能演讲,无参与。

二、教学活动设计

师出示赛跑PPT

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张PPT和我们以前制作的PPT有何不同之处?

培养学生观察的学习研究素养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定义动画中的动作路径,让我们的画面动起来。

(一)设置直线路径

1.找一找“动作路径”

师:动作路径同样是自定义动画中的一种,谁来找一找动作路径在哪里?

学生上台演示。通过劳动实践解决问题,师提示B、C档学生要先选中对象,再操作;个别指导D档学生。

2.学生观察操作界面,提出疑问

师:观察这个操作界面,你有什么疑问吗?

培养批判质疑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观察能力

学生提出疑问,有些问题可以通过A、B档学生回答解决,有些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还有部分课上解决。

3.介绍操作界面

虚线代表运动轨迹,绿色箭头表示起点,红色箭头表示终点。

4.学生操作

师:将“跑步选手”图片插入幻灯片并调整大小和位置。

师:尝试为插入的“跑步选手”添加动作路径完成跑步比赛,强调先选择操作对象。

通过劳动实践来创新创造跑步赛,培养珍爱生命、身体健康的素養

请A档学生来帮助B、C档学生,师个别指导D档学生

(二)修改效果

1.问: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预设:①时间有先后②终点位置③跑步速度的快慢。

师板书学生提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

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学会观察的学习研究能力,艺术表达鉴赏能力。

小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A档学生组织小组活动,帮助D档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

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师:通过小组讨论,你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

通过提出问题、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团队的责任意识、语言交流素养、学习研究的科学素养。

师可给B、C档学生机会上台演示,若失败则请A档学生再演示,督促D档学生认真学习。一个问题请1-2人来演示,师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讲解。

问题①:修改时间效果:选择“从上一项开始”。

问题②:拖曳终点至合适的位置。

问题③:修改速度效果:非常快、快速、中速等。

生开始创作跑步比赛。A档学生制作完后可帮助B、C档学生,师巡视指导关注D档学生。

3.展示学生精彩且有创意的作品并评价交流。

培养学生感悟鉴赏、语言表达素养

4.师小结: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来修改动画的效果。

(三)绘制自定义路径

师:运动会上,各项比赛正在热闹地开展着,派大星正准备在篮球场上参加投篮比赛。

提醒学生要多参与体育活动,身心健康的素养

问:篮球的运动轨迹应该是怎么样的?用手比划篮球的运动轨迹。

师:是否还能使用刚才比赛跑步的直线路径?可以用动作路径中的哪个呢?

用3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会批判质疑

小组边讨论边尝试完成投篮比赛,教师巡视。

通过小组讨论加上自己的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会学习研究、能团队合作、语言交流等素养。

A档学生组织讨论、共同学习添加曲线路径;A、B档学生帮助C、D档学生添加曲线路径;师巡视帮助个别D档学生,引导学生在自定义动画中去寻找适合篮球的路径。

(3)请A、B档学生演示自学的成果。

①添加曲线路径②添加自由曲线路径

师请2个学生演示2种方法后补充,强调学生操作中的通病,如:先选中对象再添加,确定自定义路径的终点等。

通过小组和自己的学习研究交流研究成果,让学生体会研究学习的快乐,并交流培养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建立完整的人格。

(4)师展示学生完整且有创意的作品,开拓学生的创作思路。

通过作品欣赏,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并能借鉴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同时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增加科学素养。

(四)自由创作

师:运动会上还有许多项目,你们想不想与自己的卡通明星一起去参加?

师展示素材,学生讨论可以进行哪些比赛?督促D档学生参与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比一比的方式调动各组的积极性。

通过对素材的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表达想法、团队协作、创新创造、责任义务等素养。

(1)学生操作

选择人物、场景、运动器具完成比赛项目

师:让我们跟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一起运动吧!比一比谁的赛场最精彩!

在自己独立制作过程中,能将知识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2)教师巡视

师:挑选优秀、有创意作品及时展示,激发学生的无限创意。

师:提出共性问题和代表性的作品进行集体解决和点评。

请动作快的A、B档学生帮助有困难者,师鼓励D当学生创作比赛,体验创作的快乐。

完成2项比赛获得“运动小健将”徽章

完成3项比赛获得“运动小达人”徽章

(五)作品展示——小小解说员

师:小组互相利用自己制作的演讲稿进行演讲,解说自己创作的这场精彩的比赛。A、B档学生先演讲示范,C档学生模仿演讲,师巡视每组,指导各组合理的演讲,通过组内演讲体验制作数字故事的快乐。

请2个学生上台演讲精彩的比赛,师督促学生认真听讲,仔细观察作品学生评价共同研讨。

通过演讲活动来提高学生敢于表达的道德品质、艺术表达、语言素养,让学生在讲、听、评中健全人格素养、激发审美情趣。

三、课例实施与改进

1.重新分组、合理分组

原本班级座位是按照学号就座,分组则是就近4人一小组,这样的分组方式就会导致有些小组之间的学习力不均。有的组都是A、B档学生,有的都是C、D档学生,导致完成任务的效率差距大,甚至有些小组无从下手、无人组织、未参与学习讨论任务。

我决定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等进行座位的重排、小组的重组,让每组之间搭配较均衡,能够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我价值,体会小组合作共同进步的快乐。组员之间的搭配尽量遵循A+B+C+D和B+B+C+C的原则,让分组更合理,学习更快乐。

2.评价奖励

整节课的评价都是以教师口头评价为主,缺少同学之间的互评和自评,让整个评价方式显得单调。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评价小旗,由组长负责加星,所有成员完成一个任务加一颗星,评出2个优秀小组。这样每组树一面评价小旗,方面各组观察其他小组的完成情况,能及时的督促组员尽快完成任务,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另外,对于上台演示、演讲或提出生成性问题、回答解决难点的小朋友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贴纸奖励,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互评自评表

教师下发互评自评表,课后进行评价,以供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 體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黄剑东.  教育观察. 2017(24)

猜你喜欢
投篮课堂
欢乐的课堂
看着自己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案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今天你投篮了吗
探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路
投篮王和盖帽王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对如何提高投篮命中率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