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星桥镇强化示范引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20-12-06 02:51苏博黄瑜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9期
关键词:乡风小摊风尚

苏博 黄瑜

今年以来,浙江省長兴县虹星桥镇以“凝聚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目标,播撒文明种子、倡导文明风尚、广泛文明实践,通过示范站、示范带、示范人物的引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一站一品,示范站建设有特色。今年来,虹星桥镇以“一站一品”为目标,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完善设施,打造了一批主题鲜明、彰显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是多举措助力促农增收。以新建的龙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中心,结合沿线农业基地众多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农技培训、志愿帮扶采摘、线上线下销售等活动,帮扶27户低收入农户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二是多途径彰显博爱慈善。以宋高村实践站为中心,充分发挥村级“红十字”站优势,累计开展医疗健康、应急救护、三献宣传、青少年关怀等活动115次,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登记入库9例,填写人体组织捐献志愿登记表24人。三是多载体涵养乡风文明。以港口村实践站为中心,围绕“家风传承,乡风文明”主题,打造了家学养正馆、道德先进路、和文化广场,创新性地举办年度户主大会,重塑了向上向善的乡风新文明。

二、以小博大,示范带打造有成效。依托各具特色的实践站打造,通过小讲堂、小摊点、小存折等举措,形成了沿318国道和长和公路“一横一纵”两条播撒文明种子、倡导文明风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带。一是小讲堂传播大能量。建设完善谭家村德馨亭、郑家村文化礼堂、龙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长廊等宣传阵地,村和治理事会成员们利用集中大会和日常闲暇时间,给大家发发资料、讲讲村里新规定的标准等,经常性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知识宣讲。正是在这样的走访宣传下,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乡风逐渐成为了群众的共识,孝老爱亲、整洁卫生、文明诚信等好风尚逐渐成为了自觉。二是小摊点收集大民情。在每个自然村设立流动小摊点,由和治理事会成员每月定期开展2场文明诚信档案知识有奖竞猜活动,在宣传知识的同时收集民情民意,掌握问题困难、好人好事、矛盾纠纷等,不仅为每季度文明诚信档案评比储备信息,也能及时将存在的矛盾隐患向村委反映。三是小存折兑换大文明。试点开展文明诚信积分兑换,谭家村每一户农户都有一本诚信存折,村民通过参加公益活动、资助公共建设、配合中心工作等方式进行积分,诚信存折上的积分达到一定分数可以到文明诚信兑换超市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大力激发了村民自觉参与到文明诚信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来。

三是完善机制,示范人物培育有举措。通过推示范、敬示范、学示范等举措,建立了示范人物培树工作机制,“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逐渐形成。一是层层推示范。出台虹星桥镇示范人物评树工作机制,建立“推报、评选、公示、礼遇”的评树制度,采取层层推荐、民主评议的方式进行评选,规范组、村、镇三级评选程序,真正把影响力大、说服力强的先进典型评出来、树起来。二是处处敬示范。每年度评选出的镇级示范人物,除予以表彰外,享受年度文明诚信示范户各项优惠政策;举办示范模范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关爱示范人物,例如对周村村周文强一家的大爱壮举,各条线纷纷开展暖心关爱行动。三是人人学示范。在微信公众号、网站设置示范人物专栏,定期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并积极向上级媒体推送。组织模范典型进单位、进村居、进校园,讲述自身经历,使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猜你喜欢
乡风小摊风尚
风尚
不买小摊食品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变 身
城口县左岚乡:提升乡风文明的“红与黑”
乡村振兴视阈下的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农村乡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风尚
风尚
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