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媒体信息技术建构构成学实验课程新体系

2020-12-06 10:32张红辉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信息技术

摘 要:我国的构成学作为设计基础课程,借鉴包豪斯基础课的教学思路,对我国设计基础教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包豪斯到今天已有百年历史,一个世纪的时间人们通过设计使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伴随科技的进步,以数字媒体为主导的信息技术、混合媒体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构成学教学中,混合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拓展构成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思路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构成学;混合媒体;信息技术;创新思维

自包豪斯创立“三大构成”开始,构成学发展到今天面临极大挑战。由于时代局限,任何理念一旦成为传统就有遭到革新的可能,现代构成学的教学,已由过去单一的借助纸笔媒介演变为现在的结合混合媒体信息技术的新型课程体系。所谓混合媒体,是指能传播声光、文字、图像、动画和电视等多种类型信息的手段、方式或载体,应用在教学中特指在计算机控制下融合两种以上“传播手段、方式或载体”的、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的数字媒体輔助教学,与学生形成双向互动的交流手段、方式或载体。

一、数码影像建构二维形式的图形构成

通过数码影像,带给学生二维形式的图形创造激情,而学生的激情天性,将给构成学的内容创造领域带来革新驱动力。课堂上,数码影像的操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又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经过演练和交互,逐步提高学生对构成形式美的认识。

二维形式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平面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和法则,学会从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形式美。培养这种从现实中发现形式美的能力至关重要,因为现实中形式美的表现总是比法则更为丰富多样,对基本形式进行了个性化的呈现。这种发现,不仅有助于理解潜藏在自然表象之下的基本形式构架,也让学生体会到多样的美是建立在对形式法则的灵活变通和综合运用上。通过发现与观察,寻求更为个人化的符合形式原理的表现。这种发现与观察可以借助数码影像拍摄的模式来体现,通过数码影像对自然形式加以创意表现,讲述形式呈现的功能与意义,通过对艺术形式的分析,探究其对创造者思想和精神的呈现方式。形式的基本法则包括局部与整体、重点与焦点、尺度与比例、对称与平衡、重复与相似、放射与聚集、渐变与特异、节奏与韵律、简约与繁复、分解与重组、运动与静止、空间与平面等。

学生在实验中利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挖掘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形式造型,最终以黑白稿形式表现出来,即发现一张,摆拍一张,最后用黑白画的形式构成一张。发现指的是在自然生活中发现的形式呈现,摆拍则是利用一般的形式法则,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摆置拍摄,黑白构成则是将发现与摆拍的事物通过手绘的方式进行抽象构成。例如实验案例“色彩肖像画”。二维形式的色彩构成着重培养学生的色彩判断能力和艺术修养,为设计色彩打好基础。色彩的形式法则除包括了前述的二维形式外,要着重讲述色彩的形式,如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和谐。我们可以通过色彩肖像画的形式探索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学生先用数码相机就选定主题进行拍摄,然后从拍摄的所有数码照片里,选出至少六张来拼贴完成自己的肖像。拼贴好的作品,要能很好地表达想表达的想法,要使观者在看作品时感受到艺术陈述所传达出来的含义。这个实验课题旨在要求学生在色域的和谐与对比中去寻找自我和个性。想知道“我是谁”,“我想成为谁”的答案,从了解自己开始。这个实验还可以从画报中选择色块,用撕纸的方式表达,为自己完成一张肖像画,要求的不是色彩与形象的相像,而是更加自由的色彩组合表达,形象则以色域的对比与协调为主要研究对象。

由此,传统的“三大构成”课程体系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对于形式创造力的探索,使之较大程度专注于手工模仿,而数码影像通过现代媒介,使之对于形式创意的探索得以实现。

二、计算机辅助技术驱动构成学教学模式创新

“三大构成”自包豪斯起,一直以手绘教学为主体,这种传统手绘模式与信息时代格格不入,单一老化的教学手段是今天构成学教学遇到的最大的瓶颈,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介入为构成学教学创新注入了新鲜活力。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既让学生摆脱繁琐单调的手绘制作过程,同时为学生锻炼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全新的视觉语言与更为便捷的形式表达方式。目前活跃在视觉艺术设计舞台的软件有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展设计实验练习。

例如实验案例“计算机绘制肖像”,这是一个限定时间的归纳实验,是一个带有突然袭击性质的课堂实验。首先要求学生以最快速度在身边找到一张照片,什么样的照片都可以,比如可以通过手机网络搜索,找到合适的照片,甚至直接是自己学生证上的登记照。然后要求学生在10分钟的时间内,利用计算机软件做该图片的归纳训练,注意用简练的点、线、面归纳出图片的内在精神及个性。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多媒体形式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能更充分、更直观地展示授课内容,已经成为当今教学模式的主要趋势。积极开发网络课程,开展网上教学,可以突破一定的时空界限,以弥补课堂交流不足的缺陷,同时,计算机辅助表现出来的特殊形式也为构成学带来全新的数字设计语言。

三、光装置系统演绎构成学光信息构成艺术

“三大构成”基础上,光构成以光的装置系统演绎声光信息,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新兴构成艺术。早在19世纪80年代,在日本东京美术馆就屡次出现了光艺术的团体展和个人展,光艺术开始进入全盛时期,它将电视艺术、计算机、电子学的高科技应用到艺术作品中,此时的光造型主要依赖于机械器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艺术家对于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无疑将光造型带入新的发展空间。

光造型艺术以其前卫性与实验性,无疑为光构成提供了极好的可供参考的借鉴模式。研究光构成的目的是发现光对造型的作用,并且专门研究光在造型中的运用。以装置的形式展示光构成艺术,直接体现光源和光的载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更加真实、更直接的手段。

光照亮了我们周围的一切,让生活有了色彩,可是没有人能留住光,也没有什么容器能盛起一缕光。当无形的光附着于有形的材质上时,便有了丰富而多变的效果。光构成主要利用各种材料来捕捉光,如透明的玻璃、水,半透明的硫酸纸、胶片,带孔的编织物等。当光以其固有的韵律穿透这些材料时,可以看到它的绚烂、妩媚和斑驳。用不同的材料来探寻不同的光影环境便是光构成设计的初衷。

光構成设计的特点是利用计算机媒介做构成练习,或利用各种工艺材料媒介进行构成练习,或利用数码摄影手段做光构成练习。有别于传统的手工绘画教学方式,当前更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科技手段、新媒介设计手段进行创作设计的能力。

研究光构成的实验案例:

实验目的:使用适当的材料,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制作光装置,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发现光的艺术形式,体验光的艺术魅力。

使用材料:纸质、织物、玻璃、水、冰等。

光源选择:荧光、烛光、白炽灯光。

实验方法:选择一定的主题、题材,利用视觉与照明实验室的设备,进行创作。可以采用投影的方式,构成动态或静态的光照图式。注重作品的构成表达,特别是光的意境和场景。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重要的探索设计形式语言的基础课程,构成学教学理念理应走在时代前沿,如果构成学课程不能及时改进授课模式,它的存在将会形同虚设。学生的构思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等得不到锻炼,也就不可能从中获取走进设计大门的钥匙。这也可能是中国设计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数字媒体为主导的信息技术、混合媒体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构成学教学体系中,混合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活跃了日渐僵化的传统教学方式,为开拓构成学的教学思路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5.

[2]尹定邦.现代构成艺术100年[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3]陈岩.从包豪斯的基础课程看当代三大构成教育[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9):146-148.

[4]仪秋红.理解与尝试:形式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探微[J].艺术科技,2018(7):236,238.

作者简介:

张红辉,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校级精品课程构成学的负责人。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