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的基层融媒:展现新型主流媒体担当

2020-12-07 18:00刘永红
视听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江阴市江阴抗疫

刘永红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武汉向全国蔓延,多个省份启动一级响应,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刚刚融合不久的基层党媒——县级融媒体中心,迎来了突发事件宣传应对大考验。

作为全省首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城市,江阴充分发挥全省唯一县级集成改革试点的先发优势,整合江阴日报社、江阴广播电视集团及其下属企事业单位,于2019年4月正式成立江阴市融媒体中心,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上推进深度融合。2019年11月,中心完成了内部整合与机构调整,构建了包括《江阴日报》、江阴人民广播电台、江阴电视台、“最江阴”APP以及微信公号“最江阴”“江阴发布”等多个终端平台密切联动的全媒体内容生产发布体系。2020年1月22日,中心下属各内容平台全面改版。然而,随着疫情的爆发,原有的编排方案和精心准备的内容产品显然已无法适应防控需求,江阴市融媒体中心快速反应、高效执行、精准切入,强化抗疫宣传工作重心,创作、播发了一系列新闻报道、特别节目以及各类抗疫宣传产品,从报纸到广播,从大屏到小屏,以强有力的丰富内容牢牢占据舆论主阵地;从读者到听众,从观众到网民,汇聚全民力量,以直击人心的抗疫宣传引领导向,展现出新型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一、资讯发布有速度,主流话语不缺位

疫情之下,江阴市融媒体中心领导班子直接指挥、调度,全力以赴开展抗疫宣传。中心拟定了《疫情防控宣传值班方案》,组建了四个宣传工作小组,24小时值守,保证疫情防控宣传不断档不缺位。

(一)以疫情为导向,紧急调整传统平台编排方案

原定春节假期休刊的《江阴日报》提前恢复出版,广播新闻主栏目《江广新闻》、电视新闻主栏目《江阴新闻》撤销新春备播稿件,一报两台围绕疫情防控精心组织内容,共同开设“众志成城联防联控——江阴在行动”等专栏,聚焦市委、市政府及各地各部门关于疫情防控的科学决策、扎实举措和进展成效。民生新闻电视栏目《帮女郎》迅速跟进,调整原定编排计划,推出《“战疫”时期的江阴人》系列专题,以微纪录片的形式聚焦抗“疫”中的人和事。电视、广播节目打破原有新春特别编排,在各频道高频次滚动播出相关通告及公益广告,快速传播疫情防控资讯和防控知识,提高全民自我防护意识。

(二)移动首发,增加推送频次,新媒体平台及时快速发布权威资讯

江阴市融媒体中心所有自产内容产品坚持全媒发布、移动首发,这一原则在疫情期间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最江阴”APP同步开设“众志成城联防联控——江阴在行动”专栏,及时发布防控最新动态、江阴各地各部门防控措施及各类防控知识,每天图文直播14个小时,为市民带去第一手资讯。“江阴发布”微信公众号主动申请开通三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移动传播双重优势,权威发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热点。如2月2日,“江阴发布”一推通报江阴第一例确诊病例后,迅速二推披露该病例行动轨迹,通过移动端社群裂变式分发至千家万户,有效缓解了公众因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和恐慌情绪,也创造了单条推文268万的微信阅读量新纪录。截至2月25日,“最江阴”APP累计图文直播348小时,发布资讯1392条;APP专栏更新疫情防控相关资讯3054篇,总阅读量106.6万;“江阴发布”和“最江阴”微信公众号共推送防疫稿件436篇,其中阅读量10万+稿件达58篇。

二、抗疫宣传有热度,融媒传播实效强

疫情期间,江阴市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融合发展优势,整合报、台、网、微、端多平台资源,用心、细心、精心、创新做好短视频、朋友圈海报、H5、微信长图、直播等宣传内容,传播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融媒声音”。

(一)纸媒平台多版联动、全媒互动

《江阴日报》在每期头版“融媒导览”中,通过添加二维码的方式展示融媒体中心各平台精心设计制作的防疫题材短视频、音频、新媒体作品,拓展了传统纸媒在疫情防控报道中的内涵和外延。创新传播手段推广“共克时艰”掌上读报服务,每天与报纸同步发布朋友圈海报,二维码链接数字报H5页面,在防疫形势严峻、报纸投递遇阻期间,提高了内容到达率,自推出以后,数字报H5页面日均浏览量约5000次,平均访问时长约1分20秒,成为报纸读者的新增量。

(二)内容产品多维发布、有效触达

各内容生产部门热力全开强势出击,创作出了多形态的宣传产品,并以高密度、全覆盖的播发原则,进行多平台发布,力争发挥基层媒体触角下沉社区的优势,提高宣传到达率。

一是扼要醒目,“图”说防控。结合防疫不同时期的舆情,推出《“战疫”进行时》《沈鹏急书》《莫囤货》《逆流而上爱不断流》等朋友圈海报近百张,并在海报上设计二维码,链接“最江阴”APP资讯发布专栏,宣传的同时加大信息传播,精心设计的创意海报深受好评,不少市民表示“被融媒体中心海报圈粉”。

二是汇聚真情,“声”援一线。广播同仁发挥声音特长,以本地新闻故事为原型,改编、录播《我想看看你》《我去帮帮你》等五篇微广播剧,感人至深引发共鸣,同时还制作了《907声音工厂之用爱发声共同“战疫”》《书香辟“疫”“读”享宅时》等音频作品20多篇,广播、APP、微信公号同步推送,让声音传播更广。

三是“视”角独特,多屏呈现。抗疫宣传期间,短小精悍适合移动传播的短视频创作也迎来了爆发期,反映各行各业坚守抗疫最前沿的作品《航拍江阴:不惧寒夜前行有光》,由江阴新闻界、企业界、医卫界共同演绎的《让世界充满爱》主题MV,《为最爱的人守最爱的城——战“疫”夫妻》系列以及多个新闻类15秒短视频,均获得了很高的阅读量与转发量,截至2月25日,江阴市融媒体中心共摄制各类疫情防控宣传短视频作品50多篇。除了在自有平台播发之外,还在抖音平台分发制作《江阴方言版“大喇叭”》《疫情防控硬核快板》等短视频33篇,其中点赞破万11篇,单条最高点赞数29.6万。“图、文、音、视”四位一体的融合传播,壮大了主流舆论声势,营造出全民一心、共抗疫情的良好氛围。

三、民生服务有温度,同频共振影响深

按照“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的要求,江阴市融媒体中心着力建设生活服务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联合多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多措并举服务民生,缓解百姓难题。

惠民举措缓解购“罩”难题。为缓解口罩短期性供应紧张难题,“最江阴”APP推出江阴市政府保障性口罩线上预约、购买系统,上线运行两周,口罩系统页面总浏览量破1000万,超过180万只口罩送到百姓手中,惠及江阴市民18万人次。

百万点击助推科学防控。为及时有效传播科学防控知识,在疫情防控启动的第一时间和全市网上教学行动全面启动的首日,分别邀请专家走进演播室,携手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和防范》《防疫第一课——让家更温暖》访谈活动,APP、微信公号、电台同步直播,累计线上收看人次分别突破54万和117万,以全媒之姿勇担防控宣导重任。

在线问诊关注百姓健康。面对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部分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陆续停诊的就医现状,推出电视、广播、APP同步直播节目《非常晚高峰·在线问诊》,邀请各科室资深医生上线,为观众在线诊断,让市民足不出户也能问诊就医,对降低疫情影响起到积极作用。

科技赋能助力查验管理。为更好地服务疫情防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最江阴”APP运用大数据手段开发上线“来澄通”平台,线上提前登记审核,线下卡口快速通行,自2月15日上线运行以来,已助力62万人完成线上登记申请工作,总浏览量达355万。

四、结语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主流价值内容传播平台,在此次疫情防控宣传中发挥了稳定人心的压舱石作用,很好地彰显了融合发展的成效。而通过此次公共突发事件宣传应对大考验,基层融媒充分释放潜力、激发潜能,进一步提升了舆论引导能力,并从宣传引导向服务群众拓展,有望形成反应快速、形态多样、功能全面的传播与服务网络。基层新型主流媒体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必将在未来展现出更好的责任与担当。

猜你喜欢
江阴市江阴抗疫
江阴市24家营运车辆企业被联合警示约谈
魅力江阴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江阴市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江阴蝉联2020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榜首
《登江阴黄山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