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教学中向戏曲学习和借鉴的探究

2020-12-07 19:43邹筱丹四川音乐学院
艺术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咬字声乐戏曲

□邹筱丹 四川音乐学院

戏曲知识有着悠久的发展与艺术传承历史,积累比较丰富的声腔理论知识和专业技巧,戏曲知识融合了宋金杂剧、元曲以及清朝地方戏等多种艺术文化,吸收了琴曲以及宗教音乐等多种形式的唱腔曲调,体现出独特的艺术形象和文化特色。在民族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应该积极融入与戏曲相关的演唱技巧,这样可以在现代音乐创新发展背景下提高民族音乐的艺术影响力,有利于民族声乐教学的顺利开展,能给民族声乐的演唱提供良好的借鉴,从而提高民族声乐的演唱效果。

一、合理借鉴戏曲中的唱字,提高演唱者的咬字与情感表达能力

在进行民族声乐演唱的过程中,要想提高歌曲情感的表达效果则应该保障字词的清晰发音,这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内容。通过字的准确发音和声的充分融合可以提高演唱效果,演唱者字词发音准确度会影响最终的演唱效果。而研究指出戏曲知识融合了宋金杂剧、元曲以及清朝地方戏等多种艺术文化,吸收了琴曲以及宗教音乐等多种形式的唱腔曲调,体现出鲜明的艺术文化特色和演唱技巧。

戏曲对表演过程中字的发音提出比较高的要求,需要关注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咬字原则。第一,应该保障十分准确的乐音。第二,吐字十分清晰。第三,应该保障比较稳的节奏。声音存在的基础是语音,它对声音的表达效果有着直接影响,无论在何种条件下进行演唱都应该保障咬字的准确度。在进行戏曲舞台表演的过程中,如果声音压过字词所表达的情感含义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会严重影响乐曲真实的情感态度,容易让听众在听的过程中产生疑惑现象。所以在进行民族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借鉴吸取的咬字要求,重视对专业学生进行标准咬字练习,逐渐形成字正腔圆的演唱能力。这样可以对歌曲情感进行有效的表达,提高听众对民族声乐的欣赏程度,利于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

二、借鉴戏曲中的用气方式,提高声乐演唱的实际效果

民族声乐教师可以从戏曲知识中学习戏曲的用气方式,这样能提高声乐演唱的实际效果。这是因为演唱人员无论进行什么曲风的歌曲演唱都应该具备用气的基础技巧,促使口腔和声带可以准确发声,从而获得更高层面的艺术表达效果。在进行舞台演唱的过程中,演唱人员应该运用腹肌或者是膈肌进行发声,也就是传统文化中所讲的丹田气,能看出气对歌曲演唱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只有在拥有足够气之后才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从而进行不同类型的演唱。在对学生们开展民族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戏曲中借鉴用气方式指导学生们正确使用气息,通过对气进行合理把握以实现情感表达的效果。同时,教师也需要指导专业学生进行音调的科学转换,这样能给人们提供更加优美的艺术享受。通过指导学生们对戏曲演唱中用气方式进行认知与学习,在演唱中适当进行气体的交换,实现更高层面的民族声乐演唱效果。

三、民族声乐教师应该借鉴戏曲中的用嗓方式提高艺术演唱效果

在进行民族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演唱人员应该借助三种方式合理利用嗓子以实现曲调风格的充分表达,分别是大嗓、小嗓以及二者混合应用。大嗓要求演唱人员需要运用真实声音进行情感表达,小嗓也称之为假嗓,而真假声的转换就是二者的结合使用。在演唱民族歌曲的过程中,演唱人员应该对这三种用嗓方式进行全面的掌握与运用,要实现圆润和纯净的发声。

在对学生们开展民族声乐知识教育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可以对戏曲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根据学生个体呈现出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这样能提高声乐演唱的实际效果。例如,一些学生的嗓音比较甜美且柔和,但是演唱过程中容易出现缺乏力气和声音不够响亮等问题,需要声乐教师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用嗓指导。声乐教师可以通过歌剧《刘胡兰》的练习演唱指导学生们进行清晰地吐字,学习对气息的合理运用,经常长时间的练习能保障发声的稳定性,这样可以提高民族声乐的艺术表现效果。

研究指出戏曲在进行舞台表演的过程中运用独特的艺术演唱方式对人物形象进行有效的刻画,这样能给民族声乐的演唱提供良好的借鉴,这样利于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本文认为民族声乐教师可以合理借鉴戏曲中的唱字,提高演唱者的咬字与情感表达能力。同时,需要借鉴戏曲中的用气方式,提高声乐演唱的实际效果。此外,民族声乐教师也应该借鉴戏曲中的用嗓方式提高艺术演唱效果。

猜你喜欢
咬字声乐戏曲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戏曲从哪里来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广西戏曲》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