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角”发展现状分析与其未来实施方案*

2020-12-07 22:21朱田露安鼎升尹浩然
山西青年 2020年16期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内容

朱田露 安鼎升 尹浩然

哈尔滨理工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汉语角”本质上应成为对外汉语教学课后的助力,弥补枯燥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如今“汉语热”的不断升温,也促使“汉语角”的完善,推动汉语教学与运用进一步发展。

一、调查与数据分析

由于“汉语角”发展不普遍不充分,在已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查,整理归纳以及数据分析。其中方式包括调查问卷,课堂互动,社会互动,认识互动的交流方式了解留学生的参与意愿与活动类型。通过中文广播、中文书报等方式得到了本校与周边高校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对未来汉语角的期许。下面展示调查内容的问题以及数据支持(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调查内容:(数据来源于本校学生、留学生及小范围外校学生)

(一)针对留学生

1.学校是否设立“汉语角”:是(68.12%)否(31.88%)

2.学习汉语的时间:半年以下(21.74%)一到两年(26.09%)两到三年(15.94%)三年以上(36.23%)

3.HSK等级:无等级(39.13%)三级及以下(20.29%)四级(28.99%)五级(4.35%)六级(7.24%)

4.您最想体现“汉语角”的作用在哪些方面(多选):在对话中体验中华文化(68.12%)交友(60.87%)学习专业知识(53.62%)

5.您对“汉语角”是否感兴趣:是(92.75%)否(7.25%)

(二)针对中国学生

1.学校是否有“汉语角”:是(58.10%)否(41.90%)

2.对“汉语角”是否有兴趣:是(75.24%)否(24.76%)

3.是否经常参与“汉语角”活动:是(22.86%)否(77.14%)

4.不经常参加的原因是什么:活动少(31.51%)课业繁重,没有时间(31.51%)活动枯燥无味,不感兴趣(12.33%)没有收获(2.74%)其他(21.91%)

5.“汉语角”活动不完善的原因:形式不够新颖(40.79%)组织不完善(22.37%)内容枯燥(19.74%)其他(17.70%)

(三)针对设立“汉语角”的学校

1.“汉语角”内容是否丰富:丰富(82.43%)不丰富(17.57%)

2.“汉语角”活动设计对你来说是否有趣:有趣(90.54%)无趣(9.46%)

3.参与“汉语角”活动的频率:经常(44.59%)一般(32.43%)很少(22.98%)

4.为什么参加“汉语角”:自己很有兴趣(44.59%)对这个地方感到好奇(28.38%)老师强制要求(12.17%)其他(14.86%)

5.在“汉语角”活动中,是否有时存在抵触心理:是(36.49%)否(54.51%)

6.因为什么原因而抵触:组织混乱无序(8.93%)汉语水平差,沟通交流存在障碍(25.00%)活动枯燥无味(28.57%)其他(37.50%)

综上所述,通过调查结果和数据得出,在现有“汉语角”缺陷中,双方学生期待的是更全面,内容更丰富的“汉语角”。

(四)现今汉语角发展情况

1.推广率不高,重视程度低

现如今“汉语角”没有普及率低,大多数高校不够明确“汉语角”的建设意义。正如《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角活动研究》中所提到的,大部分对外汉语教学都把精力放在课堂之上,而忽视了学生的课下活动,没有时效性[2]。

2.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达到双方共赢的效果

“汉语角”提供一个课下活动方式进行交流,接触额外的知识,可往往没有系统地进行组织。在《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角活动研究》中可以看到,“汉语角”整体设计方案缺乏科学型及有效的组织,也并没有了解学生特征来制定活动方案,并且此活动中外学生的互动没有达到互利互惠[2]。

3.“汉语角”的内容设置与形式并不完善,简单枯燥。

体系与内容的缺陷,使留学生丧失积极性与参与感,“汉语角”内容单一,活动形式杂乱,没有针对性,不符合教育习得规律。“汉语角”应设立一个细致完备的活动体系。在《来华留学生社团活动体系构建探索与实践——以“沈阳师范大学汉语角社团”为例》中看到,目前大部分“汉语角”都是以中外学生聊天的形式进行,内容有待创新,缺乏可行的方案和完善的体系,包括有效指导、资源投入、宣传力度、参与率等方面[4]。

人海之大,竟无一是你所求,无一能为你所托。你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做了欲望的傀儡,木樗樗地继续着你的每一天,并把它称作“我的生活”。

4.大多数的“汉语角”忽略了作为课堂助力的本质

逐步完善的“汉语角”应该在目的语环境中,通过语言学习和习得进行的跨文化交际,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语言大背景下,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与应用。从《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角活动的调查与思考》中看到:学生因为自身汉语水平及性格问题不愿意参加汉语角,这就导致汉语角不能对学生进行语言以及中国文化知识的全方面输入,难以成为课堂的助力[3]。

二、“汉语角”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成了课上教学与课下运用相结合

一味的输入与输出会使教学质量降低,根据调查报告显示,留学生想要在“汉语角”中体验最多的是在对话中体验中华文化,“汉语角”就弥补了这一部分。

(二)输入假说的合理作用

依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在学习第二语语言时,采用著名的“i+1”公式,i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1代表略高于习得者水平的语言材料。这种“i+1”模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只要习得者可以理解输入,就可以自动的提供这种输入。留学生聚集到相同的语言环境中,根据其语言水平,提供略高于课上知识点相对应语言材料,在语言环境中以及个体自身的语言习得与理解输入的引导下,使其语言水平逐步提高。

(三)能够增加中外友谊

我校开设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一对一结成帮扶小组,辅助留学生学习中文。双方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中外友谊。依据合作学习理论,以留学生为中心,分为若干小组,分配对应比例的中国学生,通过合作完成相应的任务,最后予以学习成绩,可以加快汉语学习效率。

(四)“汉语角”能够达到传播中华文化的作用

中华文化的传播使学生产生兴趣,在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传播。同时组织有关中华文化的活动,使文化更深层地面向外国。在《汉语角:公共外交的窗口》一文中提到,部分国家对中国的偏见根深蒂固,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公共外交,“汉语角”充当外交窗口的角色,推进中国文化的传播,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5]。

综上所述,依据其发展需求以及“汉语热”的大势所趋,初步提出一些对“汉语角”问题的改进措施与方法建议,包括参与意愿、活动类型、宣传方式等。此次“汉语角”以主导类活动和文化兼具为主要理念,建立积极性,增添形式,互动交流。

三、汉语角的新实施方案

(一)组织方案

1.创建“汉语角”组织,安排专门人员管理,分设部门

在专门位置创建“汉语角”,其下设各种部门,比如宣传部门、实践部门、道具部门等。每个部门的人可分为中外两国学生,方便沟通交流。如《来华留学生社团活动体系构建探索与实践——以“沈阳师范大学汉语角社团”为例》所提到的,构建完善的“汉语角”体系和组织,由学校联合有关学院共同管理,下设各个部门,保证社团活动的良好运行,且设有中外人员联合会共同管理[4]。

2.扩大宣传力度,提高重视程度

利用各种平台如微信的公众号等加大宣传,也可采用人工发传单的形式进行宣传;邀请有关领导参观活动的现场,并适当寻求帮助。《来华留学生社团活动体系构建探索与实践——以“沈阳师范大学汉语角社团”为例》提到,“汉语角”的宣传部门,应该拓展宣传渠道,确保信息的传播以及宣传的吸引力[3]。

3.加强课上与课下联系的相关性

在“汉语角”活动设计之前,向任课老师询问学习进度,设计出有效方案。根据自身学校状况,设置学习时间,如一周三次活动,周一进行双方交流对话系列,在对话中增强听说能力;周三进行读课文系列,中国学生负责纠正,提高识字读文的能力;周五进行写字系列,中国学生检查书写正确与否。同时穿插主题系列活动。详见下文。在《来华留学生社团活动体系构建探索与实践——以“沈阳师范大学汉语角社团”为例》中的内容体系构建部分中提到了语言要素专项活动,即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的相关活动,利用这些活动与老师上课讲的东西串联起来,形成关联性[4]。

4.留学生的汉语能力进行详细的划分,分为初中高三级。中高级留学生采用一对多的方式,几人牵头带领留学生进行活动。初级留学生采用一对一的方式,挑选相对应数量的中国学生帮助他们参与活动。人数分配方案可以借鉴哈尔滨理工大学特色教学法,实行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教学模式(即一个中国学生搭配一到两个留学生),每期活动后,进行调查,收集意见。活动前统计报名人数,进行合理搭配[1]。

(二)活动方案

中国文化方面,设计活动内容的“系列”,在系列之下,再具体设定各个“主题”:

1.中华才艺系列里可以设计书法、剪纸、棋牌等主题。国内旅游里可以设计不同景点所具有的中国文化,神话传说等。

2.音乐才艺系列里可以针对古风歌曲、现代流行歌曲中的古风元素进行欣赏以及具有代表性乐器欣赏,例如二胡,琵琶等。

3.生活趣闻系列可以设计平时锻炼顺口溜或者绕口令,甚至是中国的谚语等运用于生活学习中,双方各自谈谈以及所经历的趣事。

4.影视欣赏系列可以设计中国电影、电视剧观赏以及各国影视推介交流等主题,根据主题设计汉语角的开展形式。

5.旅游活动系列可以在节假日、周末进行,充分调节中国学生和留学生的搭配问题,去有象征性意义的景点。

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负责总体策划组织,注意考虑汉语角的活动周期、活动频次、所需的资源和场地等,根据活动需要争取各方支持开展实施。

四、结语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地提升,来华留学生越来越多,目前已近50万。策划建立“汉语角”,要以自由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帮助其学习汉语,并且带动中外学生广泛参与实践,逐步形成切实可行的体系。开展“汉语角”的设计与实施方面的研究,不仅是汉语作为二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内容,也是二语习得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内容之一。本研究将通过实践总结,上升至理论探讨,从创新的角度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留学生汉语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学汉语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主要内容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