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室建设与应用方法

2020-12-07 17:37李福斌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
关键词:机电校企机器人

李福斌

(内蒙古冶金技师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引言

当前,中、高等职业教育需加大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视,并且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手段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以提升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受益面。现如今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之下,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呈上升趋势。目前来说,中、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尽管满足了一些企业的要求,但不能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将中、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和应用本科进行衔接,可以完善机电一体化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

一、中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个传统的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主要开设“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设备控制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测试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等课程。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习这些理论知识,还要接受大量相关的实践技能训练。

传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强调通识教育,厚基础、重实践,课程体系完善,但也相对保守。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进行对比,根据教育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仅在专业选修课程和部分实训中具有更明确的专业针对性,如“机器人机械系统”“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视觉与传感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编程”“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嵌入式控制系统专项训练”“机器人机械系统”“机器人技术综合实训”等其他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及大部分专业必修课程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相同。

二、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室建设与应用路径探索

(一)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体系依照世界锦标赛训练基地标准,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为依据,并结合学院的规定,针对基地工作范围的现有管理制度,全面梳理基地人力,财务和物资管理,设备采购管理,工具和物资采购管理,日常工作管理,现场环境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的建立,文档管理和核心技术机密性管理。可以参考ISO 质量管理文档系统来从四个层次构建系统:总体价值追求和质量目标,工作流程,业务运营规范和标准以及文档表。实现方法:在建立竞争基础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首先是巩固各级管理的主要职责,并将工作分配给指定人员。二是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对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要求和制度有统一的认识。三是密切监测基地建设任务的执行情况,做好检查反馈,及时纠正偏差,提供指导和充分保证。第四是及时评估和接受基础建设成果,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肯定和鼓励。

(二)校企合作深化

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即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满足市场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发挥出院校办学价值。由于教育理念的保守与教学模式的落后,使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转化效率。为良好解决上述问题,院校在开展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时,应当深化校企合作,适应市场发展趋势,寻找校企合作新路径,融合校企优势资源,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转化率。如校企合作深化时,创建“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依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专业教育,且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时,企业可主动参与其中,弥补院校专业教学短板,整合校企合作资源,保证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学习实力提升。

(三)构建专业仿真实训平台

通过应用更直观的交互式动画,具体显示了实际的培训链接。其中,专业模拟培训平台的建设包括资源库,模拟培训,技能培训等。培训资源库是构建的基础。制定了培训模拟项目,培训工具,培训典型案例,培训说明和培训视频,并将其分类。培训资源库中的资源可以有效集成,以完成动力课程,例如拖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电工基础等。模拟培训和维护电工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估为职业师生提供了技能培训平台高校,企业和社会学者。因此,通过将机电一体化与高职院校的应用型本科课程相结合,有可能改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1]。

(四)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作为专业课程教学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最终教学效果。为提升中职学生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质量,教师需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主动转变教学理念,为学生打造高效学习环境。如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时,教师开展翻转课堂、小组教学、微课剖析、场景教学、游戏教学等不同策略,在多种策略的实施下,寻找最优的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不断优化完善,提高课程教学综合效率[2]。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训模式,实现校内外对接

当前,教学课程的考核体系比较完备,但相关学生教育管理的系统性较为缺乏,没有系统规划学生的学业。学校在该过程中应建立德育培养模式,通过规划职业培养和德育学分,促进过程和结果评价的结合,确保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研究“技术产品研发中心”,其中包含对“公司经营+车间教学”等实训模式的创新研究;组成由高学历与中高职称构成的人才队伍,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给学校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与经费,以此提升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在职业院校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所以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的相关设备,带领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深入了解相关设备的基础知识和维修保养措施,以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建设“厂中校”时,校企要注重共同开展科技研发和生产教学,共同制定管理运行制度,并且要重视人才质量的反馈与评价,成立校企社多层面质量保障体系[3]。

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当紧跟国家装备制造业转型契机,适应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对装备制造业的人才要求,因此传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重新规划,及时推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及教学内容调整尤其必要。

猜你喜欢
机电校企机器人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