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优系T2-32-6组培快繁技术

2020-12-07 05:21施建军张旭娟杨涵施渭尧柴伟国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嫩茎茎段嘧啶

施建军,张旭娟,杨涵,施渭尧,柴伟国

(1.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228; 2.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生物技术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4)

芦笋(AsparagusoffcinalisL.),又名石刁柏,为天门冬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芦笋的嫩茎既可鲜食,也可加工制罐,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其嫩茎质地鲜嫩、清新可口,对心脏病、高血压、癌症等有特殊疗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蔬菜,素有“蔬菜之王”的美誉[1-2]。由于芦笋所具的保健功能和较高经济价值,使得芦笋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芦笋优良品系的快繁生产,既可以培育大量的优质种苗,满足生产的需要,又可以缩短育种年限[3]。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2006年开始从世界各地引进芦笋优质种质资源,开展种质材料的创制和新品种选育。T2-32-6是从Jersey Giant全雄品种中选育出的优系,其生长势旺,丰产性好,抗旱、抗病能力强。鳞芽休眠、浅春季出笋早熟,嫩茎粗细一致,头部鳞片抱合比较紧凑,在夏季高温条件下不易散头,适宜作为杂交亲本。为加快芦笋优系T2-32-6的扩繁,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增殖培养、诱导生根等组培技术进行研究,建立了该品系植株材料的高效离体繁殖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芦笋优系T2-32-6植株。

1.2 处理设计

1.2.1 外植体处理

选择健康、综合性状好的T2-32-6单株,摘取露出地面但茎尖尚未分枝的嫩茎,用体积分数2%洗洁精浸泡8~10 min,洗净后在流动的自来水中冲洗30~60 min,吸干水分。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乙醇处理2 min,0.1% HgCl2灭菌15 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7次;然后用解剖刀小心切除与药液接触过的伤口部位,切成带芽小段接种到诱导增殖培养基上。

1.2.2 培养条件

培养基中的糖含量均为30 g·L-1,琼脂为7.5 g·L-1,pH值为5.8。培养室温度25 ℃,光照度2 000~3 000 lx,光周期为16 h光照/8 h黑暗。

1.2.3 不同部位外植体

外植体分别为嫩茎白色部分、嫩茎绿色部分、嫩茎顶端。设3个处理,每瓶接种6个茎段,每个处理12瓶。10 d后,观察记录污染株数,计算污染率。

1.2.4 诱导增殖培养

把筛选出的灭菌效果好、适于诱导增殖的茎段分别接种于MS+0.2 mg·L-1NAA、附加不同浓度6-BA激素的培养基上。6-BA设3个浓度:0.1、0.3、0.5 mg·L-1,共3个处理。每个处理4瓶,每瓶接种6个茎段,重复3次。40 d后,观察记录丛生芽萌发情况,统计丛芽萌发率。

1.2.5 生根培养

选取粗壮的丛芽,接种在1/2MS+0.05 mg·L-1NAA+0.05 mg·L-1KT,附加不同浓度的IBA和嘧啶醇的培养基上。IBA设2种浓度:0.5、1.0 mg·L-1;嘧啶醇设2种浓度:0.1、0.5 mg·L-1。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接种4瓶,每瓶接种6个丛生芽,重复3次。40 d后,观察生根情况,统计生根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植体不同部位的灭菌效果

从表1可知,嫩茎的绿色部分是较适宜的外植体材料,污染率为40.3%,明显低于嫩茎顶端和嫩茎白色部分。嫩茎顶端由于被鳞片包被,灭菌效果差,不适宜作为外植体材料。嫩茎白色部分为植株基部,易受土壤污染,同时组织老化不利于丛生芽诱导分化。

表1 外植体不同取样部位的灭菌效果

2.2 不同激素组合的诱导增殖效果

由图1结果可见,嫩茎绿色部分的茎段接种于含0.1、0.3、0.5 mg·L-16-BA的MS+0.2 mg·L-1NAA组合培养基上,0.3 mg·L-16-BA的组合培养基丛芽萌发率最高,达89.2%;含0.5 mg·L-16-BA的培养基次之,丛芽萌发率为74.2%;含0.1 mg·L-16-BA的培养基丛芽萌发率为70%。结果表明,适宜芦笋茎段诱导增殖丛芽的激素组合为MS+0.2 mg·L-1NAA+0.3 mg·L-16-BA。采用最适诱导增殖配方,在1.2.2节规定的培养条件下,带芽嫩茎绿色部分的茎段经过1~2个继代周期后,形成无根丛芽组培苗,其基部逐渐膨大,形成鳞茎盘,利于诱导生根(图2)。

图1 不同激素组合培养基的诱导增殖效果

培养基配方为MS+0.2 mg·L-1 NAA+0.3 mg·L-1 6-BA。图2 优系T2-32-6诱导增殖效果

2.3 不同激素组合的生根效果

选取粗壮的丛芽进行生根试验,在1.2.2节的培养条件下,接种在1/2MS+0.05 mg·L-1NAA+0.05 mg·L-1KT、附加不同浓度的IBA和嘧啶醇的培养基上。IBA设2种浓度:0.5、1.0 mg·L-1;嘧啶醇设2种浓度:0.1、0.5 mg·L-1。培养室温度25 ℃,光照度2 000~3 000 lx,光周期为16 h光照/8 h黑暗。表2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组合的生根率从高到低依次为0.5 mg·L-1嘧啶醇、0.1 mg·L-1嘧啶醇、1 mg·L-1IBA、0.5 mg·L-1IBA。GA抑制剂嘧啶醇的加入可有效促进芦笋丛芽生根,含有0.5 mg·L-1嘧啶醇的组合生根率较高,可达80.6%;且植株生长健壮,根粗壮且长,肉质根上长出吸收根。培养基中添加嘧啶醇的生根效果明显优于添加IBA(图3)。

表2 不同激素组合的生根效果

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0.05 mg·L-1 NAA+0.05 mg·L-1 KT+0.5 mg·L-1嘧啶醇。图3 优系T2-32-6组培苗生根试验

3 小结与讨论

植物不同部位组织细胞的排列顺序和活动能力不同,在离体培养中也会产生不同的生育状态。顶芽生长势较强,体现了植物顶端优势作用,利于芽的分化形成;而茎基部细胞较成熟,器官分化率低于顶芽外植体[4]。本试验结果表明,嫩茎顶端因节间短,且外有鳞片覆盖,难以灭菌彻底,易污染;而嫩茎基部茎段已为白色,纤维化程度高,其丛生芽分化率低。因此,芦笋优系T2-32-6嫩茎的绿色部分为最佳外植体材料,这部分外植体茎段节间已伸长,易灭菌处理,同时保持了较好的组织分化能力。诱导增殖丛芽以MS+0.2 mg·L-1NAA+0.3 mg·L-16-BA培养基为宜,丛芽萌发率可达89.2%;且经过1~2个继代周期后,茎基部逐渐膨大,形成鳞茎盘,利于诱导生根。

芦笋是组培中较难生根的植物。本试验过程发现,诱导增殖和生根过程中,部分丛芽茎基部逐渐膨大,形成鳞茎盘,鳞茎盘上方萌生大量的鳞芽,而这类形成鳞茎盘的丛芽在生根培养时,鳞茎盘下方易生出肉质根,生根率较高。T2-32-6丛芽生根在1/2MS+0.05 mg·L-1NAA+0.05 mg·L-1KT+0.5 mg·L-1嘧啶醇的培养基上生根率较高,生根率可达80.6%。嘧啶醇可抑制赤霉素合成酶的活性[5],从而减少芦笋体内的赤霉素含量,因此,嘧啶醇在本试验中有明显的促进生根作用。

猜你喜欢
嫩茎茎段嘧啶
叶用黄麻新品种帝王菜4号
HgCl2 和84 消毒液在月季组培中消毒效果的研究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不同激素对甘草带芽茎段诱导丛生芽的影响
右美托嘧啶联合纳布啡用于脑膜瘤手术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波罗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嫩茎转录组分析
Attitudes, knowledge levels and behaviors of lslamic religious officials about organ donation in Turkey:National survey study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