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剧贫富差距?该如何应对(焦点话题)

2020-12-07 05:21何青甘犁
环球时报 2020-12-07
关键词:净收入居民收入贫富差距

何青 甘犁

今年全球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疫情加大贫富差距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美国、韩国等此前发表的相关报告和调查,都表明疫情导致本国贫富差距拉大。疫情以来,我国居民收入的具体变动也值得我们关注和深入分析。

首先,要看到,由于我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控制了新冠疫情,居民收入较快实现恢复,恢复情况显著好于GDP恢复情况。今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实际收入累计值比去年同期增长0.8%,GDP累计值仍比去年同期低1.8%。

居民收入增长好于GDP与政府通过低保、失业救济等渠道大幅增加了对脆弱群体的保障力度有重要关系。前三季度居民转移净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9%,增速远高于其他各项收入,也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根据笔者所在的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8月的调查数据,年收入3万以下家庭获得各类政府补贴的比例从5月的9.2%上升至20.7%,覆盖人群增加了一倍以上;6-8月月均补贴收入为800元左右,比2-5月月均补贴428元增长了87%。这对兜底保障和缓和贫富差距扩大发挥了非常积极作用。

另外,根据统计局的数据,疫情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没有扩大。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7,低于去年同期的2.75。这与2003年非典疫情后我国城乡收入比从2002年的3.11上升到2003年的3.23的情况显著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农业收入受冲击相对较小起到了一定稳定作用,农村居民前三季度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4.5%。相比之下,城镇工商经营净收入受到更大冲击,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同比下降6.9%。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虽然城乡收入差距没有出现扩大,但居民总体贫富差距扩大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一方面,低收入群体收入受冲击较大。调查显示,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3万-5万元、5万-10万元、10万-20万元、20万元以上的家庭,7月份的月现金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1.3%、13.9%、9.7%、8.5%和3.3%。并且,低学历、个体工商业主、私企员工、农民工等低收入家庭遭受的现金收入冲击更大,这些家庭的收入预期也相对悲观。

另一方面,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之间的差距存在扩大的可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居民财产净收入同比增长7.2%,而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3.6%,经营净收入同比下降2%。调查显示,低收入家庭出现财富缩水,而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家庭财富仍然是稳中有升,资产增值的主要来源是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

当然,收入差距的短期变动是否长期持续,取决于各行业收入恢复情况以及各类政策实施效果,有待持续观察。

总体而言,由于防控及时,疫情对我国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影响都相对有限,贫富差距扩大的潜在可能性值得重视。不过,疫情加剧贫富差距扩大作为一种全球普遍现象,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总体情况相对可控,可积极采取多种政策扭转短期趋势。但是,相比之下,我们的居民消费恢复情况始终不容乐观,这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循环发展,长远看不利于减缓贫富差距。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居民人均消费第一季度同比减少12.5%,前三季度累计值仍同比减少6.6%,恢复速度严重滞后居民收入和GDP。调查显示,8-9月预计全年消费减少的家庭占比为42.8%,与2-3月相比没有显著变化。消费恢复相对滞后,除因疫情导致消费活动减少,居民收入受到冲击和对未来收入的悲观预期导致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普遍下降这两个因素外,还与居民收入及分配格局长期制约消费有重要关系。

富裕家庭收入高但边际消费倾向低,贫困家庭消费倾向高却无消费能力,疫情后这一问题可能更加突出。一方面,低收入家庭流动性紧张进一步加剧。8-9月年收入3万元以下的家庭有61.8%表示流动性紧张,44%表示持有的金融资产仅能维持三个月以内的开支,远高于其他收入水平家庭。另一方面,中高收入群体的预防性储蓄和投资需求,并没有随着疫情好转有所改变,持续处于较高水平。8-9月,年收入在10万-20万元和20万元以上的家庭,计划增加储蓄的比例分别为29.3%和28.6%,远高于其他各组,这与2-3月时比变化不大。调查还显示收入越高的群体投资股票、基金意愿越高,这也可能导致消费挤出。

针对这种消费恢复疲软现象及原因,要刺激消费,基本之策是要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

对低收入群体,建议继续加强保就业、保民生相关政策,并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现金补贴。调查显示,如果政府给予1000元补贴,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家庭中,75.1%认为对目前生活非常有帮助。

对中等收入群体,建议减少其社保费负担。在个税方面,此轮税改后减税空间不大。但个人和企业缴纳的养老、医疗保险占比较高。可考虑一种类似公积金浮动缴纳比例的制度,既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充分利用税收抵扣的优惠条件按较高比例缴纳,也允许负担较重的企业和个人按较低比例缴纳。

对中高收入家庭,建议综合利用稳定住房和金融市场,适时减少股息红利和资本利得个税优惠,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等相关支出的个税抵扣范围和额度等措施,减少过度投资对消费的挤出。▲

(作者分别是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

猜你喜欢
净收入居民收入贫富差距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及消费习惯转变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及消费习惯转变
区域经济效率与公平兼顾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改革开放贫富差距问题研究述评
我国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非线性关系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