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音乐剧的角色塑造与美育教育

2020-12-07 05:56鲁凌云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角色塑造美育

【摘要】儿童音乐剧的角色塑造,是内在气质养成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在角色塑造的引导与实践过程中,能够促进儿童身心成长,启发想象力,并且具有美育的重要作用。在儿童音乐剧的角色培养过程中,美育教育能够融入方方面面,不仅充分提高儿童音乐剧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赋予儿童音乐剧以重要教育意义。

【关键词】儿童音乐剧;美育;角色塑造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儿童音乐剧走进幼儿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SJA1786)。

儿童音乐剧是儿童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兒童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儿童音乐剧不仅能够培养儿童在音乐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也是促进儿童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包括理解能力、表演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心智的养成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美育教育的视角入手,重点讨论儿童音乐剧在美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继而从美育教育的角度,为儿童音乐剧教育提供部分合理建议,以期构建起在儿童音乐剧教育基础上的,体系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美育教育体系。

一、儿童音乐剧教育的发展及角色塑造的功能

研究指出:“学前音乐教育课程作为幼儿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人员、幼儿园以及早教机构越来越关注的教学内容,其中儿童音乐剧作为学前音乐教育课程中的一门学科,不仅包含了学前音乐教育的相关内容,也涵盖了学前艺术教育的一些内容,充分将学前音乐教育和艺术教育进行融会贯通。以儿童音乐剧为研究对象,从国内外关于儿童音乐剧的文献研究开始,以儿童音乐剧为切入点对学前教育中的音乐教育部分和艺术教育部分进行整合研究,提出相关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方案,最终用于幼儿园或早教机构进行教学效果的提升。”[1]儿童音乐剧教育的发展在我国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较快、成效也比较显著。这一方面源于儿童音乐剧本身具有科学化的教育功效与教育意义,这一点我们将在后文进行详述,另一方面也是源于国外儿童音乐剧已经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我国儿童音乐剧教育的起步、发展阶段都有相对成熟的案例进行参考借鉴。

一直以来,我国儿童教育的文化层面具有自身的显著特色,无论是水墨古韵的《小蝌蚪找妈妈》还是颇有皮影味道的《大闹天宫》,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产物。儿童音乐和儿童文学的发展也具有较为深厚的积淀,以此为基础,以西方儿童音乐剧教育案例为参考,形成了当前儿童音乐剧快速发展且教育成效显著的良好局面。

儿童音乐剧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良好,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其在教育领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儿童音乐剧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当前对于儿童音乐剧的研究,不仅具有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而且直接面向未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价值。

在儿童音乐剧教育中,角色塑造是重要环节,所谓角色塑造,就是儿童需要在音乐剧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并将角色的性格特征、角色特点、故事发展通过表演的形式表达完整,从而对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生动的诠释。虽然这样的理解和诠释是站在儿童立场上的简单的、片面的理解,但丝毫不影响其对于儿童心智培养和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总结而言,通过儿童音乐剧中的角色塑造,主要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目的:

其一,儿童音乐剧的角色塑造,能够增强音乐素养。儿童音乐剧的表现表达,都是通过音乐和少部分朗诵实现的,一场音乐剧的学习、表演过程,本身也是音乐素养的培养过程,通过儿童音乐剧的角色塑造,能够全面培养儿童歌唱、乐器等方面的基本音乐素养。此外,由于角色和剧情的不同,儿童音乐剧往往能够传达音乐的情绪,同时带来音乐画面感。例如,在表达小老鼠偷到东西时小心翼翼溜走的剧情时的伴奏以及独白音乐,与国王打猎喜获丰收满载而归时的伴奏及读白音乐,抑或是多彩喷泉在广场上自由表演时的伴奏与读白音乐,都是有明显区别的,这些潜移默化的音乐情绪与音乐表达,是对儿童进行音乐素养培养的有效手段。

其二,儿童音乐剧的角色塑造,能够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和表达力。角色的塑造不是简单的背诵和演唱,在儿童音乐剧中,表演占据着重要的角色,这就需要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力,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演绎和表达,能够不断地通过进入角色、想象角色来指导表演,而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声情并茂的演绎,又能够有效提高儿童的表达。

其三,儿童音乐剧的角色塑造,能够提高儿童的理解力。要进入角色,继而表达角色,就需要站在角色的立场上去思考、去感受、去共情,这无疑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儿童的理解力。此外,儿童音乐剧的角色塑造,还需要在理解整个故事脉络以及基本的善恶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塑造,这也使得儿童在表演过程中理解故事的整体脉络,从而增强理解力,增进表达。

总之,儿童音乐剧的角色塑造过程,也是对儿童进行全方位培养的过程,借助儿童音乐剧这一教育手段,能够提高儿童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这也为我们接下来所探讨的问题——儿童音乐剧中的美育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儿童音乐剧教育所能够承担的美育功能

有研究指出,“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故事的陪伴,在故事中他们了解历史发展、社会百态,学到成长经验。当然,讲故事的方式仅限于‘听和‘讲,这对于模仿和感受能力超强的少儿来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束缚。而儿童音乐剧这种通过集合音乐、舞蹈、表演、戏剧、文学、美术等艺术元素来‘演故事的综合戏剧形式,兼具趣味性、游戏性、广泛性、综合性和深刻性等特点,对于促进少儿的情感和创造力的发展,提升少儿美育的广度和深度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这里提到的美育功能,是儿童音乐剧教育的重要意义之一,也是儿童音乐剧通过角色塑造能够达到的理想教育效果。

美育,顾名思义,就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应当是全方位的,即不仅仅局限于某些学科,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年龄层,美育应当与德育一样,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以及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正是由于以此为宗旨,才使得我们的美育教育目标在儿童音乐剧教育中显得如此重要,也正是因此,儿童音乐剧所能够承担的美育功能,才更应当被系统地梳理和挖掘,最终成为指导儿童音乐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体而言,通过角色塑造,儿童音乐剧教育所能够承担的美育功能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儿童音乐剧的角色塑造,应当给予孩子基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判断。儿童音乐剧的内容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其所表达的故事也相对简单,里面塑造的角色或事物往往具有较为明确的善与恶、美与丑,这便很容易为儿童形成审美意识的萌芽。在角色塑造的过程中,应当能够培养孩子对于该角色所具备的审美符号的基本认知,例如扮演一朵花,在春天里歌唱,儿童应当具有“花是美的”“春天是美丽的”一系列认知,这些认知和符号是儿童音乐剧通过角色塑造必须给予儿童的、最基本的审美培养。

第二,儿童音乐剧的角色塑造,应当能够让孩子通过肢体语言和声音塑造和表达美。了解了什么是美,也要了解什么是美的表达,前文提到,儿童音乐剧的角色塑造和角色演绎,是通過歌唱和朗诵等形式进行表达的,同样是扮演一朵小花,在春天里快乐地成长,这就需要让孩子了解什么样的表达是描述“美丽的”“生机勃勃的”“像花一样的”,什么样的表达是春天能够带来的,美好的心境,这一系列的表达就是美的表达。对于孩子而言,在初次接触儿童音乐剧时,往往本能地通过尖叫、叫嚷、奔跑来表达情绪,虽然所要表达的情绪是共同的,但在表达方式上,美的表达仍需要通过教育的方式告知孩子,这也是美育的重要过程之一。

第三,儿童音乐剧的角色塑造,应当充分发挥儿童自身对美的创造力,挖掘来自于其年龄段的浑然天成的美,并将其规范化、科学化地加工,继而产生更加突出的美的效果。美育教育从来不是照本宣科,其虽然具有一定的教育规律,但往往是在不同的教育对象上发挥其不同的作用,也具有其不同的特征。儿童群体身上的天真烂漫、纯真无邪、活泼好动、顽皮可爱等特点,都应当通过美育更加鲜明地突出出来,而非通过所谓的美育教育将其固定在一个“模具”当中,压抑孩子的天性,培养出一批相同的“工厂产品”,这便背离了美育教育和儿童教育的初心。因此,在儿童音乐剧的角色塑造过程中,应当尊重和引导孩子,而非用条条框框进行约束,最大程度地发挥儿童自身的创造力,挖掘其浑然天成的美感,引导其拥有适合其个性的最佳表达方式。我们应当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观赏儿童音乐剧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让人捧腹的情节,有些孩子忘记了台词,有些孩子做出很多出乎意料的举动,这些表演过程中的“小意外”与我们的美育教育并不冲突,这些浑然天成的举动,正是充分尊重孩子、让孩子在表演过程中感到快乐和自由的体现。

研究指出:“美育不仅温润心灵,而且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3]在儿童音乐剧教育过程中,要以美育贯穿教育过程始终,发挥美育在儿童音乐剧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体系建设,促进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育内容,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规范的制度、更加开放的视野构建儿童音乐剧教育体系中的美育体系。下文我们将如何构建这一美育体系进行详细阐释。

三、儿童音乐剧教育体系的美育建构

研究指出:“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审美教育备受关注。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综合型人才,我国一些学校开始结合审美教育,将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与教学理念相融合,在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完善的美育体系。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影响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的培养。教师要重新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方向,分析、解读美育体系,不断改进美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4]上述问题在各个教育阶段都普遍存在,儿童音乐剧教育中也同样如此。要认识到,我们不能够撇开美育谈美育,也不能单纯围绕儿童音乐剧教育问题来谈美育,美育应当在儿童音乐剧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过程中始终存在,并且形成儿童音乐剧教育的美育体系,从更加规范的视角去重新界定和构建儿童音乐剧中的美育教育。在儿童音乐剧教育体系中构建美育体系,要从教研环节、教育过程、教育反馈等方面入手,确保美育体系的全面、完整、权威、可操作。

在教研环节中,应当将美育理念融入儿童音乐剧教研过程,从美育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教育设计环节当中的诸多问题。对于儿童音乐剧的角色塑造来说,教研环节首先应当重点研究适合于儿童音乐剧所表演的剧本内容、角色类型以及音乐、对白设置等。在这些环节的设定过程中,以美育的视角深入思考,将美育理念融入到每一个剧情设定、音乐选择以及角色类型制订过程中,使儿童音乐剧的故事类型和角色类型,不仅仅为音乐教育服务,还要为美育教育服务。此外,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教研环节的重要部分,培养一批具有美育理念的教室队伍,对其进行规范化、合理化的美育师范教育,提高教师的美育理论和美育实践水平,让教师学会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引导,以灵活的方式处理教育素材,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切实提高儿童音乐剧教学的美育效果。

在教育过程中,应当以美育教育为规范,多倾听、多引导、多鼓励、多发现,使儿童音乐剧的教学课堂成为一堂生动的音乐课程、美育课程。要通过儿童的角色选择倾听其表演诉求,儿童往往向往扮演正义的一方、强大的一方,这正是儿童对于“美”的最初的、模糊的认知,对于不同孩子的不同诉求,要多倾听,从而发现不同孩子的不同美育特征。要通过指导角色的塑造来引导美育教育,对于孩子语言与表达的指导,要站在这样表达是否更具有真切的“美感”的角度进行指导,而非是否百分百还原事物原貌的角度,从而解放孩子的审美天性。要鼓励不同孩子的不同表演方式和审美选择,在鼓励中呵护孩子们成长。要多发现、总结教育规律,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总结共性、尊重个性,不断提高孩子的审美质量和审美水平。

要注重教育反馈,加强家校联系,观察孩子变化,将教育工作延伸到课下。美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教育工作,也不是仅限于课堂的知识传授,而是通过不断的熏陶、不断引导下的养成性的教育活动,这就要求必须重视教育反馈,加强对课后信息的调研。

四、结语

纵览全文,不难看出儿童音乐剧的角色塑造对于儿童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儿童美育教育体系也能够得益于儿童音乐剧教育而发挥更大作用。在儿童气质的养成以及其他教育层面都称得上意义非凡。通过儿童音乐剧进行儿童美育教育,能够促进儿童身心成长,启发想象力,并且能够融入儿童心智成长的方方面面,不仅充分提高儿童音乐剧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赋予儿童音乐剧以重要教育意义。

研究指出:“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美育在培养高端艺术人才、提升全民审美素养、塑造青年一代美好心灵、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5]构建美育体系,不仅是儿童音乐剧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我国教育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申家锋.学前音乐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以儿童音乐剧为研究对象[J].现代盐化工,2019,46(4):155-156.

[2]娄红芳.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对儿童音乐剧融入少儿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8(6):27-31.

[3]赵慧.美育,让生活更美好[N].学习时报,2020-06-12(6).

[4]曹之文.以美育人,构建完善的学校美育体系对策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6):136-137.

[5]范迪安.建设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美育学”学科:关于加强“美育学”学科建设的提案[J].美术研究,2020(3):4.

作者简介:鲁凌云(1970-),女,汉族,江苏省盐城市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演唱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角色塑造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回顾青年学者们的思考
用真实外化于形 用真情内化于心
舞蹈表演中的角色塑造元素探讨
美育教师
浅谈戏曲演员的角色塑造
戏剧演员自身与角色塑造的共生关系解读
论表演创作中舞蹈肢语的重要性
浅析美国经典动画片角色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