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区老年服务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状调查

2020-12-07 06:16王淑文
西部学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天津

摘要:2015 年,教育部启动了旨在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天津职业大学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是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专业之一,其“学生和企业采用选项选择的方式组建现代学徒制班级,一经确定便签订三方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养老机构或福老基金会为试点班的学生提供一半学费,企业每年提供数额不等的奖学金和奖教金” 的模式备受关注。调查发现,该校采用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导师授课、三跟进管理方法成果喜人;养老服务岗位人才需求得以解决;学生毕业后留在养老行业的比率达到100%,合同期满后留用比率达到80% 以上。而政府出台政策促进产教融合、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产业、落实职工工资福利待遇,也为试点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

关键词:天津;老年服务;现代学徒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0)20-0044-03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办学主体是学校,本质是工作本位的学习,关键是处理好学习和学徒的关系。

一、天津地区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背景

截至2018年底,津城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达到24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3.4%,接近户籍人口的四分之一,天津已进入深度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增加快、规模大;高龄、失能老人增长快、社会负担重;农村老龄问题突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等特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应社会需求而诞生的养老服务类专业,天津市首家开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是天津职业大学,该专业自诞生以来受到了天津市政府、天津市民政局的高度重视,2019年天津职业大学创办老年福祉与管理本科专业,全国首家养老服务类本科专业。基于专业的性质以及社会民生的迫切需求,2015年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列为国家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专业。之后,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青年职业学院、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老年护理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老年教育与指导)等相继被列为国家第二批、第三批学徒制试点专业或是地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主要是面向养老与社区专业群,培养从事对机构、社区及住宅老人进行生活及健康照护、先进技术应用以及现场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就业岗位主要是养老机构护理岗位、养老机构社工岗位、养老机构身心康复岗位、保健服务岗位、老年人能力评估员岗位等。试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各院校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企业对养老类人才非常满意。

二、天津地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状调研概况

(一)调研方法

1.问卷调查。对参加现代学徒制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学徒学习的认识、实际效果及认可度。

2.访谈。对养老机构的领导、岗位师傅、学校教师、养老机构的老人进行访谈,了解学徒(学生)学习的状况及实际效果。

3.座谈会。通过召开校企联席座谈会、主要学生干部座谈会、全体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们对现代学徒制学习的满意度。

4.实地参观考察。通过参观养老机构、学生宿舍、食堂等了解学生的实际工作环境、生活环境。

(二)调研范围及对象

1.调研企业:本次调研选取天津地区的椿萱茂老年公寓(远洋集团推出的养老品牌)、康宁津园(由政府引导,由天津市旅游集团开发建设的全国首个大型养老机构)、天津云杉镇宜老社区(天津滨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市北辰区爱馨瑞景园老年公寓、天津市龙福宫老年产业连锁机构、天津市养老院(国营养老机构)、滨海第一养护院(国营养老机构)等多家养老机构。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发放问卷60份,收回58份,有效率97%。访谈方式主要是针对企业的高管和个别管理人员。

2.调研学校:天津地区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老年护理专业、老年教育指导专业院校的学生、教师及管理人员。学生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0份,有效率96%。访谈对象主要是学校高级领导和个别管理人员。

三、天津地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状调研结论

天津地区老年服务类专业在试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是学校按照录取分数线录取,入学后第一年学生自愿选择是否参加现代学徒制班级学习.院校的合作企业主要是天津市大型养老机构,学生和企业是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组建现代学徒制班级,一经确定便签订三方协议,协议中明确学生、学徒的双重身份。养老机构或天津市福老基金会为参加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学生提供一半学费,学生毕业后在市养老机构至少工作两年。企业每年提供数额不等的奖学金和奖教金,激励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效果喜人

1.学校采用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采用三段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在校学习,学校负责通识课程的教学,并在学校实训室内对学徒进行养老护理基础技术技能的训练。第二学年两个学期,每学期10个教学周在学校学习理论与实践课程,10个教学周在养老机构进行岗位课程学习,采用跟岗观察学习、师傅在企业课堂讲授、师徒讨论等学习形式。学徒第三学年第五学期在学校接受经营管理类课程教育,第六学期在企业进行毕业综合实践。毕业综合实践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顶岗实习,根据企业工作实际情况、学徒培养意向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企业安排适合学徒为期15周的毕业综合实习,侧重操作、实践性工作内容。第二阶段是项目设计实习,为期5周,根据岗位实际需要,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指导下确定学生(学徒)需要完成的设计项目,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完成项目设计、实施评估等环节,既可以是企业工作岗位的真实项目,也可以是企业的预设项目,目的是考察学生(学徒)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毕业综合实践使学生在学习空间与时间变化中实现了工学交替和教学做一体化,完成了学生(学徒)对养老职业认知→认同→热爱→坚守→发展,即五步的職业操守与道德的养成。

2.校企双导师授课

人才培养过程中施行校企双导师授课。在校期间,以学校教师为主;在企业学习以企业老师为主,学校教师更多是辅助企业教师做好学徒的组织与管理。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学校将传统文化与理论技能序化成型为全新的养老教学理念,实施以学习型为中心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按照“先易,后难”“先动手,后动脑”顺序优化教学进程。按照护理技术技能、老年社会工作技术技能及养老机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依次开展教学与实践,强化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技术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在岗位上强化“大爱、慎独”等职业素养的修炼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三跟进管理方法

学徒前结合每位学生的情况和特点,与其沟通意向学徒企业和岗位;学徒中定期回访学徒企业,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学习状况,及时沟通、解决学生学徒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学徒后开展问卷调查、组织座谈会,调查了解学生学徒前后的变化以及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需要改进地方。学徒结束后学校实施三表彰:学徒结束后举办现代学徒制试点表彰大会,重点表彰优秀学徒、优秀带教师傅、优秀带教院长,并分享优秀的学徒经验和带教经验。

通过几年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教学与行业需求吻合度显著提升,教师“双师”素质能力明显提高,专业服务行业發展能力持续增强,学生由不认可养老升华为热爱养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

(二)企业积极性很高,岗位人才的需要逐步得到解决

截至目前为止,天津市养老机构共计437家,90%以上民营机构,规模大小不等,多者员工200多人,床位上千张;少则20—30 人,床位几十张。

1.企业量身定做“准员工”培养方案

目前,近百家大型养老企业与院校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培养老年服务、管理类人才,招生即招工,量身定制专业人才,提高养老服务、管理水平,稳定员工队伍。企业积极参与学生在校的培养过程,和院校一起制定“准员工”培养方案。

2.师傅手把手传授岗位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企业派出精英师傅参与院校的课堂教学;学生进入企业学徒后,企业严格挑选德才兼备的员工作为学徒的带教师傅,科学设计跟岗、轮岗、顶岗学习工作的内容与任务,并制定学徒在企业的综合培训课程,安排师傅为学徒授课,师傅言传身教培养学徒的专业技术、技能。

3.师徒心贴心做好服务

师傅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为学生做好示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职业操守。企业创设众多积极情境让学徒充分接触服务对象——老人,让学徒发自内心的爱上老人,将他们视为自己的亲人,对养老机构产生深厚的情感。

4.加强互动,以情留人

阶段性的学徒课程结束后,企业组织原带教师傅与学生保持经常性互动,掌握学生在校的动态和学习情况,经常邀请学徒(学生)回养老院参加活动,以确保“准员工”的培养质量,防止“准员工”的流失。

(三)学生树立了专业大爱情怀,解决了就业难问题

在入学前,75%的学生对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清楚,25%的学生大致了解现代学徒制,至于该院校与哪些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并不是很清楚;学生在现代学徒制学习过程中35.12%的学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44.05%的学生认为参加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能学到更多实践技能,只有5.95%的学生想毕业后直接进入该企业工作,14.88%的学生是当时高考的成绩只能选择这个班级,属于无奈的选择。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学生逐渐喜欢上了老年服务类专业。在养老机构跟岗实习过程中,学徒耳闻目睹了师傅娴熟的服务技能,视老人如亲人的那份博大的爱,也深切感受到了老人那种期待、友爱的眼神。于是,学徒们发自内心地想为老人们做点什么;在轮岗实习过程中,学徒全面了解老人的需求、岗位工作内容及要求,师傅的言传身教使学徒服务技能迅速提升,逐步培养了学徒们爱岗敬业的精神;顶岗实习过程中,学徒试着完成岗位师傅交付的工作任务,充分体会到了自我价值。通过校内指导教师、企业师傅指导下的自学,机构专题讲座、定期师徒讨论、学徒之间的交流会等形式的学习,使学徒(学生)专业技能得到强化,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显著提升。通过岗位学徒学习解决了学生不认同、不接受养老服务业的认知问题,并且深深爱上了养老服务业,决心献身养老服务业。

天津地区老年服务类专业自试行学徒制以来已有几届毕业生了,毕业后留在养老行业的学生比率达到了100%,合同期满后留在养老行业的学生比率达到了80%以上。

(四)政府引导做好保障

1.民政局牵头成立企业联盟

天津市民政局牵头,积极组建以天津市扶老基金会为引领、若干大中型养老机、社区服务机构、老年地产业、文化旅游业、物流产业等组建而成的养老企业联盟,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供众多高质量的学徒、就业岗位。市政府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领域、推进老年健康产业良性发展并积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全面发展医疗服务,着力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与装备,特色发展中医药服务、健康养老养生、健康旅游与文化,创新发展体育健身与休闲、健康食品与保健品,积极发展智慧健康信息与健康管理领域。

2.政府出台政策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天津市促进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中提出:深化产教融合,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依托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共同招生招工、共组师资队伍、共创培养模式。以天津职业大学的养老服务类专业建设、研发为基础,成立天津市老年服务研究中心,天津市民政局委托天津职业大学完成养老护理员培训包的开发。

3.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产业

天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14个部门印发了《天津市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政府支持政策清单》(津发改社会〔2019〕426号),对参加专项行动的养老企业给予政策支持,持续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健康养老服务积极性。

4.落实工资福利待遇

支持养老服务机构改善养老护理员工作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防护,依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落实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吸引大学生到养老服务岗位就业,安心在养老服务岗位工作。

四、总结

近几年,天津地区老年服务类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以来,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达到了100%,企业节省了大量员工培养费用,一度出现养老服务类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逐步扭转了养老服务类专业招生难,养老机构招工难,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困境,学生、学校、企业实现了“三赢”。随着学校、企业合作力度的深入,政府惠济民生养老政策进一步完善,养老行业协会引导、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将会发挥更大的人才培养优势。

参考文献:

[1]栾良龙,李茁,卢建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职业技术,2020(7).

[2]李辉,尹英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大国工匠”人才培养探索[J].职业技术,2020(6).

[3]董鲁菲,苏荟.高职现代学徒制的主体困境:表征、成因与对策——基于227所试点院校的扎根理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5).

[4]张晶晶,张建军.2017—2020年美国学徒制动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5).

[5]吴茜.提升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吸引力:基于OECD国家的经验借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5).

作者简介:王淑文(1969—),女,汉族,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责任编辑:董惠安)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编号:VE3147)、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9年度重点课题“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天津职业大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编号:2020—11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天津战“疫”必胜!
天津卷
《天津造纸》征稿启
《天津之眼》
天津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