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缺机会, 缺的是“澡堂精神”

2020-12-07 10:53巫小诗
视野 2020年24期
关键词:网络电台澡堂行李

巫小诗

我喜欢听相声。曾在一个恶劣的暴雨天走进一家相声会馆,那天上座率很低,十几排座位,前两排都没坐满。

那天的第一个节目,逗喂是位老先生,他看到人很少,微笑着说:“大家不要担心,不要担心人少我们就不认真讲。做演员就好比是开澡堂的,不管来的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都会放满满一池子水。”

接下来的表演的确没有让人失望,两个小时里包袱紧凑、笑声不断。手机就在手边,我全程都懒得碰。

听过很多优美的比喻句,把人比作花草树木、季节天气等,偏偏这个“开澡堂”的俗气比喻,让我难忘又欢喜。

反思过去的种种,觉得自己不太具备这种“澡堂精神”,甚至有时还会不理解他人的“澡堂精神”。

因为写作的缘故,我陆续认识了一些电台主播。主播们会在自己的网络电台读我的文章,每次有主播来询问我是否同意,我都会欣然答应。他们当中,有听众很多的知名主播,也有自娱自乐的小主播。

其中一位主播是个在校大男孩,性格不知该说是认真还是执拗,他每次录完音频发布前,一定要先发给我听,问有没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不满意的话他可以重新录制一遍。第一次我被他的细致打动,抽出时间来听完并反馈。到了第二次,我开始有些不耐烦了。一段录音,问候语加音乐加文章,时长将近半个小时,我得为这半个小时停下手头所有的事情。

而且,我去看过他的网络电台,收听人数只有几十个。那时候我觉得,这么点儿听众,不至于让他认真成这样。于是,并没有点开音频的我等待了一段时间后,直接回复了他:“挺好的,没有什么要改的地方。”

第三次我依旧是这么做的,他大概是察觉了我的敷衍,之后的日子里,渐渐地不再“麻烦”我了。

后来想想,我觉得自己做得不太妥当:我可以因为忙碌而无暇听他的录音,但是不能因为他的听众太少而不想听他的录音。

明明别人做到了“澡堂精神”,对几十个听众拿出了对几十万听众的热情,而我却因为他的听众太少,认为他认真过度。

很久没联系,甚至忘记了他叫什么名字,现在他应该已经参加工作一两年了吧,不知那股子认真劲头还在不在,也许偶尔会不被理解,但守住了,就是宝藏。

不仅演员和主播要有“澡堂精神”,许多行业都应该如此吧,面对读者、面对顾客、面对学生……无论面对的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态度应该是一样认真的。只有备好满池的水,才能对外应付自如,对内问心无愧。

城市里有那么多澡堂,好不容易客人走进了你这家,你不能说“你等等我,等我把空池子放满水”,没有人愿意等的,他们会出门选择另外一家。另一家可能比你装修得差,地段也没你好,但你只能输得心服口服,因为在你起身放水的时候,另一家已经准备好了。

希望你能保持满满一池水的热情,门可罗雀时不沮丧,高朋满座时不狂妄。

八十层楼的人生

/星云大师

有兄弟二人,外出登山,下山后回到八十层楼高的家,正好碰上大楼的电梯故障。兄弟俩急于返家,决定爬上去。

当爬到二十层楼,他们并不觉辛苦,心想自己是登山好手,何惧高楼?爬到四十层楼,这时感觉有些累了,尤其行李中的登山装备,非常沉重。兄弟二人于是商量,决定暂时把行李放在第四十层楼,等到电梯修好再来取。

他们继续往上爬,到达了六十层楼,两人开始气喘吁吁,举步维艰。但是仔细一想,都已经爬到六十层楼了,距离住家的八十层楼,只剩下二十层,还有何难?于是尽管辛苦、疲倦、气喘、流汗,种种的困难,腿酸力尽,终于爬到了第八十层楼。

当哥哥准备要开门进入屋子的时候,忽然大喊一声:“糟糕!钥匙放在行李中,没有带上来!”兄弟俩像泄气的皮球一般,感到一片茫然。

八十层楼的生命就像八十年的岁月。最初二十层楼的人生,青春力壮,无限美好。但是到了四十岁,为了家计儿女,生活的重担,就如行李的负担,难以负荷,这时候有的人就把这个负担放在四十岁,继续登上六十楼。六十岁的人生,已经感到体力不继,不过人生往高处走,只得带着老态龙钟的身体,继续往上爬。当到达八十歲的人生高楼时,回首往事,那一把钥匙还留在第四十层楼,但这时已经没有力气再回头,去取来打开幸福的家门了。

聪明的读者,你也有八十层楼的人生,每一层楼,你都想做些什么呢?

人生如爬梯,爬得高,看得远,爬得高,高处不胜寒,下楼梯更要步步稳健。透过阶梯,到了不用阶梯,这便是人生另外一个境界了。

魏庚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生存道: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

猜你喜欢
网络电台澡堂行李
上澡堂
利用移动网络电台发展医学科普
行李
教你轻松收拾行李
论网络电台广告的几种创新方式
带上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盛的自己去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