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路》之重生之旅解析

2020-12-07 06:08于美琴
关键词:重生自然女性

于美琴

摘要:生态女性主义关注自然和女性的关系,麦卡锡的《路》是一部后启示录式的小说,里面对自然和女性进行了多方面的描绘,体现了浓厚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麦卡锡关注自然,以寓言的形式告诫人类:一旦自然被人类破坏,就会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同样他贬低女性,认为女性是弱者,但同时,他又将人类重生的希望寄托在女性和自然身上,因为潜意识里,女性是美、爱和希望的象征,自然则是美和生命的来源。

關键词:女性;自然;关爱伦理;重生;圣杯

一、综述部分

(一)国外的研究

欧美文学批评界对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剧本创作的研究起步较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总的来说,对其小说的主题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神话主题研究、生态主题研究、宗教主题研究以及暴力与人性主题研究。除了对麦卡锡作品进行主题研究之外,对作品内在的艺术特色、叙述方式的研究也有不少,这体现了作家作品的内在魅力。另外,关于麦卡锡的研究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首先,研究中存在许多相悖的论点,争鸣不断。具体表现为:其一,对于前文提到的麦卡锡到底属于哪个派别(是南方作家还是西部作家)以及他的小说自身流派的模糊性,研究者们争论不休。其二,研究者对其作品是否带有虚无主义倾向、道德内涵或是宗教内涵的辩论持续不断。其次。作品的互文性研究蓬勃兴起。这与麦卡锡受前人作家的影响而写作的事实分不开。

(二)国内的研究

相对于欧美的研究,我国的麦卡锡研究比较滞后。具体来说,研究视角有暴力研究、宗教信仰、死亡等主题研究,也有从叙事学、美学、空间理论、生态主义、后现代主义、伦理学等多个批评理论入手的研究。总的来说,国内的研究缺乏系统性,专著很少,论文数量很有限,质量也参差不齐。

纵观国内外研究,鲜有从女性主义的视角,特别是将女性与生态相结合的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文本的,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有多种阐释的可能,故而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麦卡锡的后启示录小说《路》做一番深入的剖析,期待赋予作品更多的审美和教育意义。具体拟从以下三个维度来剖析《路》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关怀:女性与自然的关系,麦卡锡的自然观,麦卡锡的女性观。

二、自然和女性的关系

生态女性主义又称生态女权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晚期,生态女权主义既不是环保主义,也不是女权主义,更不是两者的相加,因为前两者都缺乏对于现代性危机的历史的、政治的、哲学的全面认知。它是一种本体论,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它关注的是对妇女的统治和对自然的统治之间的关系。生态女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斯普瑞特耐克指出——生态女权主义的核心观点是:西方文化中在贬低自然和贬低女人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和政治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父权制世界观,它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二元思维方式、价值等级观念和统治的逻辑。

二元思维方式即观念上的以人与自然的突出对立为标志的各种象征性的阴阳对立,价值等级观念即“阳尊阴卑”观念,统治逻辑即父权主义态度和对自然、女人、有色人种的征服式、掠夺式的发展逻辑。在生态女权主义者看来,性别压迫和生态危机都源于此。这种联系不仅表现在父权文化下女性和自然同受压迫的地位,也表现在二者文化上的隐喻联系。生态女权主义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和父权制中心文化,他号召结束一切形式的压迫,建立一个男女平等、两性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社会。

在小说《路》中,自然和女性展示出了惊人的相似,二者都处于被支配、被奴役的地位,分别受到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权社会的破坏:同时二者又具有宽广的胸怀,在给人类和男性以严厉惩罚之后,最终包容了人类和男性的恶行,使他们重获新生。

(一)相似的命运

在文本中,整个大自然受到了人类的破坏,动植物消失,河流、土地被污染,整个地球生态圈几近毁灭,而女人也是由于作者根深蒂固的男权社会的思维而被作者主观地安排“自杀”。

(二)包容与重生

另一方面,自然与女性又是人类和男性重生的必要条件,是孕育生命的希望所在。从自然方面来说,麦卡锡让父子俩去往南方,就是去找没被破坏的自然栖息地,那里温暖、湿润、物种丰富,还有未受污染的河流和土壤,这些都是孕育新的生命和文明的必要条件。从女性方面来说,首先,虽然麦卡锡“谋杀”了女人,但是女人的职责和使命——比如做饭、安慰和陪伴孩子——一直由孩子的父亲履行着,并未中断。其次,男人经常回忆和女人的过去,把它当作力量和希望的来源:“旅途中的白日梦境,怎么也醒不过来。他蹒跚着前行。记得她的点点滴滴,除了她的气味。……她牵着他的手,放在自己腿上,他隔着那薄薄的夏裙,能感触到她的长丝袜。”再次,小说最后出现了女人一家就是一个隐喻,新出现的女人是母爱的来源,她一看到男孩就给了她久违的拥抱和笑容,还有温柔的鼓励,让他相信父亲与他同在,从而能够承担拯救人类的重大使命。而这家小女孩的出现犹如圣杯的出现,她必将承载繁衍人类的使命。

三、麦卡锡的生态观

(一)矛盾的生态观

笔者以为在《路》中,麦卡锡体现的生态观是矛盾的,一方面他继承了之前在《边境三部曲》中体现的赞美自然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清醒地认识到自然的美丽和神秘,文本中多次写到了自然的美丽,美丽的景观如瀑布和光滑如镜的河面,甚至在梦里,自然也是美的:“他梦见二人行走于繁花问,身前有小鸟飞过,他和孩子还有天空都是刺目的蓝。”自然之美还在回忆中,“此处曾是他观看鳟鱼摆尾而过的地方,并在石下寻它们艳丽的身影。”另一方面他又无情地揭露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自然给人类带来的相应惩罚,从反面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

最重要的是,麦卡锡认为,大自然才是拯救人类的终极力量:“它们背上有一些迂回的图案,那里记录了世界即将变成的样子。地图和迷宫。关于一件不能挽回的事情,一件不能重新做好的事情。在它们生活的幽深的峡谷里,一切东西都比人类更古老。它们神秘的呢喃。”可以看出,麦卡锡把人类重生的希望寄托在了大自然,因为自然界比人类更古老,见证了整个地球的沧桑巨变,所以更包容,也更慷慨,人类在经历重大劫难之后,必将吸取教训,改变“以人类为中心”的认知和自然界和睦相处,从而构建新的地球生态命运共同体。

(二)自然的毁灭与惩罚

在《路》中,麦卡锡描绘了自然被彻底毁灭之后的惨状:空气浑浊,土地荒芜,森林被烧毁,河流被污染,动植物灭绝,整个文本描绘的就是世界末日的景象。“河谷那头,只见道路穿过一条漆黑般的小溪。光秃秃并烧焦了的树干,在道路两侧延伸。”郾“路边的篱笆变成一排黑且扭曲的荆棘。仍旧没有生命迹象。”土地不仅荒芜而且被严重污染,不能生长植物:“只是荒地上长出的每样东西都已烂入根茎。”蹲下来研究南面那一大片土地。荒芜、寂静、邪恶。”这样的描绘充斥着整个文本。而且这种破坏由来已久,在男人的记忆中已经出现了这样惨淡的景象:“秋天,他和叔叔常去那里拾柴。…岸上一排桦树,它们尸骨般的惨白与其身后墨绿的常青灌木形成了强烈对比。湖岸就像一处乱石堆,全是枝丫扭曲残断的树,灰扑扑光秃秃,仿佛数年前遭受了飓风袭击刮下的树木。很早之前,这些树就被锯断了,当作柴火被拉走…一条死鲈鱼翻起肚皮豁嘴浮在清水中。”而“湖面黝黑,光滑如镜,沿岸一路能看到窗户里透出的亮光。有时也听到收音机的声音。二人都不讲话。这便是他童年最完美的一天。这一天塑造了未来的日子。”由此可以看到人类破坏生态的恶行由来已久,最终积重难返。而且,自然的毁灭文本中有多次暗示,是人类所为,是人类的贪婪、欲望和残忍毁灭了大自然。“有了这个坝才有湖。他们建坝以前,那下面本来是条河。河坝把拦截到的水运到叫做涡轮机的大风扇里,就可以发电了。”结果河流消失了,河里的一切生物也消失了。只剩下一个灰暗、冰冷的湖和一个几百年都不会塌的大坝。

还有,文本里到处是烧焦的东西,“两天之后他们来到另一个乡村,火灾曾发生于此,延绵数里皆是烧焦的痕迹。路上积了几英寸的灰烬,推车极是难行。柏油路上烫起了皱,后来又凝结住了。”很明显是核爆炸之后引起了火灾。有一处描写:“时钟指针停在一点十七分。先是一长束细长的光,紧接着是一阵轻微震动。…,但已经没电了。窗玻璃上映出暗玫瑰的光。”“远处的山脊上再也望不到什么焚尸火了。他想,那一场场血祭一定耗尽了彼此的人力。”“白天,路旁的木桩上插着死尸。他们做了什么?他想,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惩罚事件或许比犯罪更频繁”。

至此,作者通过揭示毁灭后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惨状有力地控诉了人类的恶行,人类不仅毁灭了自然,也毁灭了自身,甚至整个无辜的动植物世界。因为人类需要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人的衣食住用行,哪一样都离不开自然,可是人类并没有很好的保护自然,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进行了过度的开采和利用,从而导致了环境污染、气候改变、物种灭绝、河流和土地污染,人类在一步步地自掘坟墓。麦卡锡在用寓言的方式启示人类:要及时调整和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改变“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唯如此,自然才能繁盛,人类才能繁盛。

自然的惩罚:在小说中,作者不惜笔墨描绘了自然给人类的代表父与子的惩罚,而且自然的惩罚是多管齐发的。首先是土地和河流,二者本来是孕育生命的源泉,在此却全被毁灭、污染,丧失了再生能力。因此,这一境况既是人类自导自演的恶果,也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没有了肥沃的土壤,就没有了食物来源:没有了干净的河流,就没有了可饮用和清洁用的水。文中的父子几乎经常为食物所忧,作者也用了大量篇幅写他们觅食和进食的事情。“他尤其担心二人脚上穿的鞋子。鞋子,以及食物。永远是食物。”他们觅食的过程不仅艰难,甚至充满了危险,有一次误人了食人窟,差点被抓住。而且找到的食物往往是过期的罐头或者又干又硬难以下咽。但为了活命,他们别无选择:“他们发现有些上了年头的红花菜豆,还有点看上去像杏脯的东西,干得厉害,皱巴的跟它们自己的雕像一样。”“餐室里有三罐自家腌的西红柿。…在他之前就有人动过了,但是没有拿走,最后,他也没敢动这些食物。”因为对危险的警惕,他放弃了好不容易觅到的食物。这些都凸显了自然的惩罚,人类毁灭自然的严重后果就是没有足够的食物来维持生命,最终灭绝。

其次是雨雪,雨雪使天气变得寒冷,也使行路变得艰难。“继而,他们脚踏着灰色泥泞的雪,沿路前行,他旁边,男孩儿把两手伸进衣兜里。”“灰白湿润的雪花从虚空中旋转飘落而下。道路两旁是污浊的融雪。泡湿了的垃圾漂流过来,脏水从里面淌出。”同时,雨雪也使得进食变得艰难:“每样东西都潮乎乎生不起火来。”两人只能“吃过一顿可怜巴巴的冷饭菜”。还有阴冷的风,“深夜,一阵阵阴冷的风吹起了灰烬,在這片空茫里来回飞舞。”风使得天气和夜晚变得寒冷、可怕,无形中增加了父子生存的难度。

最后是太阳,太阳本来是普照万物、滋养万物的存在,在文本中却没有给父子俩带来任何光和热,自始至终是一个灰白的存在,整个文本中没有出现一次阳光灿烂的天气。“他在黎明之前醒来,看着白茫茫白日破晓。缓慢、浑浊。”还有“灰白的太阳便在这黑暗的深处难以察觉地一日日爬上爬下。”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类的工业化生产严重污染了大气,造成了持久的雾霾天气。这样的天气无疑是压抑的,令人烦闷,甚至绝望的。

(三)自然的馈赠与重生

在文本中,所有的动植物几近灭绝,虽然大自然对人类的恶劣行径进行了惩罚,但是自然又是包容的和仁慈的,它给人类留下了重生的希望和必要条件:水、火、森林和太阳。这些是大自然孕育生命的必要保证,

首先是水,水是生命之源。文中写到水的各种形式一雨雪、河流、瀑布:他们在瀑布下的水池里游泳。“你想下水试试吗?我不知道。你肯定想。真的可以吗?…你游得不错,男人说。游得不错。”他珍视雪花“他望着天空。一片灰白的雪花撒落下来。接在手中,看着它消融,就如基督徒的最后一片圣饼。”

其次是火,火可以提供食物,男人用火来加热罐头等食物:“他挑了一罐香肠,一罐玉米,拿把军用小起子挑开盖儿,放到火堆旁。”火还可以保证温暖,“他坐的这块沙地,摸上去温温的,但火堆之外的夜,却酷寒如冰。”温暖,在寒冷的冬夜是生存的必要条件。甚至在黑暗的夜晚也给与希望,“他站在稍远的地方,能见到火堆发出的亮光”“没有一粒火种,夜,是从未遇过的漫长、黑暗、寒冷。冻得可以冻裂石头。可以夺去性命。”所以,火不仅可以拯救生命,还是希望、光明和未来的所在。

第三是森林,虽然森林和其他事物一样遭到毁灭,但是还是给人类留下了干树叶和树枝,这些可以帮助父子俩点燃火堆来抵御寒冷和加热食物。父亲多次从森林寻找枯树枝来生火,“他攀上河岸,向森林中行去,两手伸出,在眼前摸索。到处都是木柴,枯树枝枯树丫随地散落着…男人又去了两趟林子,托了满满一怀抱的树枝树干到桥上,放在火堆周围。”偶尔,他们还能觅到食物,“他停下来。这些枯树叶和灰烬中有什么东西。他俯下身拨拉起来。下面露出干缩皱巴的物体。…是什么呀,爸爸?羊肚菌。是羊肚菌。”

最后,还有太阳。因为在一开始作者就交代这是一个冬天,“他想,如今已是十月了。但并不确定。已有好几年没有使用日历了。他俩要往南去。再在这里忍一个冬天是会死的。”呼他们像候鸟一样去温暖湿润的南方过冬,待到春暖花开,再返回故乡,重建家园。

四、麦卡锡的女性观

(一)女性缺失的旅途

1.爱和力量的缺失

基于对生命的深切体验,女性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强调建构关爱伦理。女,陛主义者认为女人心性适合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因为具有深切情感体验的女性及拥有女人心性之人在理解和尊重生命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们注重联系和情境,能够打通主体和主体的认同,从而建构人与人之间的慈爱友善的关系。”而文本中作者却由于自身的生命体验武断地将女性谋杀了,使女性成为了软弱无能、缺少坚强生命力的象征。结果,前进的路上因为女性——母亲的缺失,而少了爱和力量,变得凄凉、孤独和无助。

在小说里,父子俩一直在踯躅前行,虽然小心翼翼,没有大的危险,但是却是孤独的,焦虑的,时刻防备着被攻击,几乎没有开心和快乐的时刻,和重刑犯亡命天涯一样,过着担惊受怕,食不果腹的生活。如果母亲在场,陪伴着孩子和男人,她会歌唱,会讲故事,会用她的温柔和爱给孩子以温暖和力量,甚至男人也会在女人这儿找到慰藉。唯如此,男人和孩子的坚强才能找到坚实的后盾,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生发出来。

2.信任的缺失

文本中处处彰显出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缺失,男孩的父亲不相信任何人,时刻警惕着、担忧着,准备着反击—手里时刻拿着一把抢,以为武力能解决所有的疑惑和恐惧,从来不试着相信别人,曾被另一个男人嘲笑为“胆小鬼”。即使在自己行将就木之际,也不忘把这种消极的思想传给自己的孩子——“我好不了。任何时候都要把枪带在身边。你需要找到那些好人,但是你不能冒险。你没有第二次机会。你听到了吗?虽然他相信有好人,但是却用怀疑设置了一道厚厚的墙,如此,怎能发现好人,怎能与好人交流,怎能与好人一起抵抗世界末日的巨大生命困境?

文中有一处写道父子发现了一条河流,有着丰富的食物来源,但是由于缺乏对人的信任,他们不敢停留,匆匆而去。且看父子的对话:“我们不能留在这里,他说道。天气越来越冷了。那瀑布也是个惹事的东西。它对我们有用,也会对别人有用,可我们不知道来的会是些什么人,而且也听不见有人到来的动静。这样不安全。,我们可以再多待一天。,这样不安全。”还有一处,父亲找到了一个食物储藏丰富的地下室,里面有成箱成箱的罐头,孩子建议留下来,父亲却不同意,说道“因为这里危险。...呃,我觉得我们这一路上可能遇不到什么好人了。…得时刻警惕着。什么都要留心。”最终两人带了一推车食物匆匆离去了,再次面临着饥饿和寒冷的考验。所以可以说,路上的多次困境都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造成的,虽然他“总是不断尝试,不轻易放弃。”但是没有信任,没有合作,靠一个人的力量来拯救世界,未免是如同蚍蜉撼大树的可笑之举。

女性主义构建的关爱伦理认为:“我们应该赋予女性及具有女人心性之人所拥有的关怀、爱护、友谊、信任等特征以更高的价值,将协同取代冲突,关联取代分离,把善良慈爱作为道德和人格理想。”因此文本中信任的缺失,笔者认为是由于麦卡锡设置的男性身份引起的,如果女性在场,整个情景就会迥异,女性天性天生具有同情心,擅长人际交往的,那样的话整个路上就少些戒备和怀疑,多些信任和友谊,路上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最终组成一支拯救世界的队伍。

(二)隐形存在的女性

在文本中,虽然女人很早就“被自杀”了,但是女性的角色和功能仍然在发挥作用,文本中的父亲在很多方面承担和履行了传统女性的功能和使命。这主要体系在男人的言行举止中,文本中的男人承擔着一日三餐、安抚、讲故事等传统女性承担的任务,他尽力做着简单的饭菜,又温柔地安慰受惊的孩子,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他讲一些故事。如果麦卡锡真正表现的是硬汉形象,那么就不必如此温情。反之,这么花费大量笔墨描摹的境况正是凸显了传统女性的地位和价值的不可或缺。

首先是做饭洗漱:“他于一截断木上切出一把蘑菇,把蘑菇同罐头豆子拣出的肥肉一起丢进煎锅里,让烟火慢慢地煨着。”类似做饭的场景,文本中有很多,这难道不像一位母亲在喂养她的孩子?男人还要让孩子保持身体和灵魂的干净,“这是我的孩子,他说道。我要将死人的脑子从他头发缝里清理掉。这是我的工作。”“此刻他则拥住儿子,于火苗前用手指拨动儿子的头发,好让它们快点干。”

其次,这位父亲还经常安抚和关爱孩子,像一位温柔的母亲。开篇就提到“幽暗的森林,冰冷的夜晚,他醒来时,总要探手摸向睡在身旁的孩子。”可以看出对孩子的紧张,活像一位母亲。“记住,你放进脑子里的那些东西,永远都会留在那里,…对。你忘记了想记住的,记住了想忘记的。”有时候父亲还会给孩子讲故事,“最后,二人坐在暖融融的小窝里,男人给孩子讲起了故事。都是些他仍记得的,关于勇气和正义的故事。直到孩子在被窝中睡着。”

(三)希望在女性

1.梦里的女人:美、希望和情感的寄托

文本中的男人经常梦到自己已故的妻子,每一次梦到都充满了温暖的回忆。因为女人是真善美的象征:“很多次,在梦中,她见到他苍白的新娘朝自己走来,她于一片青翠中显身,蒙着绿叶状的纱。…她着一袭轻纱,头发乌黑,以象牙梳和贝壳梳挽起。浅笑、低盼的眼波。”这份美,与惨淡丑陋的现实相比,让他的心灵有了一丝愉悦感。

猜你喜欢
重生自然女性
重生
每一刻你都将重生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让人死而复生的恐怖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