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七大误区,早知早规避

2020-12-08 04:52
青春期健康 2020年22期
关键词:降糖药保健品误区

文/本刊记者整理

糖尿病是一种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所影响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原因是人体胰腺不能正常产生胰岛素(胰岛素缺乏)或身体不能正常利用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高于正常值的一种综合征。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在进行临床诊疗和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发现,许多糖尿病病人在糖尿病治疗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糖尿病的正确治疗。

误区一:胰岛素会上瘾

随着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糖尿病病人逐渐了解并接受了胰岛素治疗,但仍有不少糖尿病病人对其存在误解,认为胰岛素只要打上就会上瘾,从而无法停药。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胰岛素是人自身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没有胰岛素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它不同于那些有依赖性的药物,打不打胰岛素,完全取决于病情轻重,而并非有些病人所理解的“只要打上就停不了药”。

对于糖尿病病人口服药物效果欠佳,或者初发糖尿病时,糖化血红蛋白高于7.5%的病人,建议尽早给予胰岛素治疗,以尽早解除血糖过高带来的危害,使血糖理想达标。

误区二:同类药物合用效果更强

口服降糖药从作用机理来说分为几种,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似,比如阿卡波糖和米格列醇,都属于糖苷酶抑制剂,都是用来降低餐后血糖的,如果同时应用,不仅起不到加强降糖效果的作用,还会加重药物的副作用,如腹胀。所以一般不主张同一类药物合用,不仅加大了同类药物的副作用,也有可能出现低血糖。

误区三:血糖正常便可自行停药

有些病人因为患糖尿病后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认为糖尿病不疼不痒便放松警惕,有时候觉得血糖控制好了,不用再吃药了,就擅自停止服药,或因重视度不够,不按剂量不按时服药,这是很危险的行为。因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根治糖尿病,一经确诊,需终生治疗,所谓糖尿病治好了,只是在药物控制的前提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不是真的痊愈了。药物能不能减量,或者调整种类,需要到正规医院咨询医生,切不可自行停药。糖尿病病人在停药后血糖骤然升高时,容易并发糖尿病酮症,甚至出现酸中毒。

误区四:只吃药,不控制饮食

有些糖尿病病人认为只要吃了药便可高枕无忧,不必再控制饮食,于是大吃大喝,血糖波动大,或者出现低血糖。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做法,无论用什么药物治疗,糖尿病病人都应该规律控制自己的饮食,无论饮食种类、饮食量还是饮食时间,都应尽量保持稳定,避免出现大的血糖波动,从而影响药物调整。

误区五:只吃药,不复查

化验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作为选择药物及调整药量的重要依据。随着病程的延长,许多磺脲类降糖药物的效果逐渐降低,医学上称之为“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有些病人不注意定期复查,自己觉得一直没间断治疗,心理上有了安全感,但若出现药物继发性失效,尽管药物没停,效果已经大打折扣,甚至彻底失效。有的病人一直吃着药,结果还是出现了并发症,原因就在于此。

误区六:只关注血糖,忽略血压、血脂

糖尿病病人除了高血糖外,往往还伴有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多种代谢紊乱,上述多重危险因素使Ⅱ型糖尿病病人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糖尿病病人仅仅控制好血糖还远远不够,还应一并将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误区七:盲目轻信保健品

临床上经常可见病人拿着保健品来询问大夫,也有病人因见他人服用保健品后血糖下降,产生信任心理。其实许多保健品中都添加了临床常见降糖药物的成分,与价钱昂贵、成分不明的保健品相比,还是经临床验证的正规降糖药物更加可靠。

猜你喜欢
降糖药保健品误区
保健品知识ABC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一次吃10种保健品,真的没问题吗?
冬季洗澡的误区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