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实验场:全媒体传播的“B计划”

2020-12-08 03:24张品方
传媒评论 2020年7期
关键词:用户疫情

文_张品方

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对医疗体系的极限挑战,也是新闻媒体直面的一次特殊大考。这场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全球大流行”的公共卫生事件,毫无疑问地成为舆论的绝对焦点。它不仅带来了最大活跃度的线上流量,也引发了媒体最高浓度的同题竞争。

相比17年前非典肆虐时期,如今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已呈现指数级改变。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直接改变了大多数的媒体形态。5G网络的初步布局,也赋能了VR、AR、“沉浸式”直播等诸多新应用。不断扩充的疫情大数据,使信息获取不仅准确且层次丰富。

疫情催生了一个极端的实验场——在突破了既有的传播逻辑之外,使新型传播方式得以充分尝试,媒体也在融合时代探索了信息传播的新路径,找到了若干传播模式的Plan B(B计划)。

高频次发布的数据,催生信息交互的p lan B

重大疫情期间,每日来自卫生管理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大量数据公布,是公众了解疾病防控态势的重要来源。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看单纯一个地区的数据容易理解,如果涉及全国、全球的数据对比和趋势分析,就必须经过专业的梳理和解读。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脚步不断加快,使自然环境遭到毁坏,加重了水土资源的流失,因此,对环境保护需求逐渐加重。在环境管理与环境执法阶段,均以环境监测数据作为核心要素,并对环境监测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成为重中之重。根据之前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内容来看,存在的管理问题偏多,很难彰显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优点。工作人员要结合环境监测特征,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于是,各大媒体平台纷纷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场景,推出了不同类型的数据类产品,最常见的是各种动态疫情地图。

在这个以“休想打败我的生活”为主题的线上活动里,来自B站不同分区的48名UP主和主播参与活动。在春节假期各个平台密集、相似度极高的直播内容里,“72小时”显得与众不同。UP主的多元促成了直播内容的多样,以色列人高佑思在直播里分享了家乡美食,“青衣才不是御姐呢”在直播里朗读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这被认为是B站对陪伴式直播模式的探索。

此类应用,在疫情期间提升用户黏性方面大多表现突出。根据丁香园公布的数据,其疫情地图截至3月29日,已有超过35亿次的访问。浙报集团旗下的天目新闻客户端,疫情地图产品在其2月份8万余篇稿件中阅读数和访问用户数都排名第一。将高频次发布的公开数据可视化的目的,是为了使公众获得正确的感知,并采取相应行动。虽然“用数据说话”,但其核心价值在于反映态势和预测。

由表1可知,按照我国现行规范评价方法,各评价路段路面PCI值均大于90,也即路面损坏状况评价等级为优,同时仅靠PCI指标难以区别各路段的性能优劣。而各路段的横向裂缝状况指数TCCI值差异明显,相比于PCI指标,TCCI指标不仅能真实反映路面横向裂缝状况,还能有效区分不同路段横向裂缝严重程度。由此可见,横向裂缝状况指数能很好地应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横向裂缝的评价,符合路面实际状况,可行性高。

概括起来EOP教学是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紧紧围绕学生需求和职业需求这两个关键点进行。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在特定的职场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EOP教学主要强调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实用性和行业性,突出教、学、做一体化。

除提供个性化信息查询服务之外,用户还可以在媒体的专题中系统地查询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病因、就医、预防等结构化知识。地方媒体推出的产品往往更贴合本地受众的需求,有的产品还支持定制化“订阅”或“分享实时疫情”,让更多人可以更便捷地get最新最全的疫情信息。

“慢直播”的形态可以追溯到2009年,挪威为了纪念卑尔根铁路诞生百年而播出了《卑尔根铁路:分分秒秒》,从首都奥斯陆到西南部城市卑尔根共7小时16分的行车时间被全部呈现在电视观众面前,120万观众收看了这档节目。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平台的逐渐升级,传统直播固有的单一架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慢直播”所带来的自主参与体验,是“单向传播”和“选择性传播”不能比拟的,使真实变得触手可及。

北京日报联合搜狗推出新冠肺炎AI自测机器人,新华网联合百度推出新冠肺炎疫情智能自测产品,都是以问卷形式,通过收集用户当前发病症状、发病时长、体温状况、疫情接触史、既往病史等关键信息,对用户目前状态进行智能初步分析,最终测试出用户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并根据用户属性在线接通权威、专业医院医生为用户进行咨询、就诊。媒体产品除提高信息交互性之外,还增强了个人与组织的动员能力和协作效率。

高活跃度的线上流量,催生直播生态的P lan B

这个春节,疫情报道带来了互联网的流量高峰。来自新榜的监测数据显示,以1月19日为临界点,之后两周的微信传播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期间在看10w+的文章数量是去年同期的73倍。新榜旗下数据平台“新抖”监测发现,抖音上疫情相关作品的平均获赞量为2万多,远超过全平台151万个样本的平均获赞量(11784.2)。[1]

与传统主流媒体相比,新兴媒体更注重研究疫情影响下用户娱乐、消费等需求。2月3日,线上音乐节“宅草莓”在B站试播,试播当天在线人数达到了32万。2月8日,酒吧TAXX SHANGHAI在抖音的直播获得了超过70万元收益,抖音随后推出了“SOLO模式云蹦迪”活动。2月10日,快手上线“I’m Fine云趴音乐周”,同时在深夜上线“不如云蹦迪”专题。这其中还包括对新的变现方式的尝试。B站先后在直播区上线了小林未郁、EGOIST的线上付费演唱会,单张票价为100元。对于受用户总体年龄限制,在传统打赏模式上有所限制的B站而言,付费直播内容的上线可能更能匹配部分用户的消费心理。

对于主流媒体而言,在全平台流量登顶、竞争最激烈的时候,如何守住自己的身位?央视频率先寻找了一条独特的路径。

抗疫期间,央视频对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造过程进行了“慢直播”。从1月27日起,没有主持人,没有解说字幕,只有一个固定机位,24小时不间断,不快进也不切镜头,全程直播了两家医院的建造过程。数百小时的慢直播期间,超9000万网友化身“云监工”,也共同见证了“中国速度”。

这次慢直播为何会吸引9000多万“云监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毅华认为,首先,大众需要对这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参与感;其次,观看直播可以让观众把无法完全理解的公共事件转化到相对易懂的一系列符号当中,比如给叉车、挖掘机起名小黄、小蓝等,实际上消除了网友内心的不安情绪。[2]

像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直播、杭州太子湾公园赏花直播,能够吸引众多观众不停观看,正因为观众会有一种代入感和对未知猜测的好奇感。没有快速剪辑的镜头、没有精美的后期制作、没有任何加工,原生态、真实地展现事物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媒介理论学者保罗·莱文森认为,媒介进化不取决于技术含量、审美等因素,而是完全由人的需要主宰……因此,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它们都是人的某一感知模式的延伸,它们不是彼此消融的关系,而应是互相补充的关系。[3]

此类功能,实现了多种形式的信息交互,也让AI在媒体中寻找到了更多场景应用。例如,川报观察和阿里巴巴达摩院联合推出“云战疫AI智能服务平台”,综合双方在内容生产、智能技术运用领域的优势,为用户提供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疫情咨询服务以及卫生部门专业知识包。

3月,浙报集团旗下小时新闻客户端上线了云赏花慢直播,地点选取的是杭州西湖春季网红公园太子湾,也有大批用户点击收看。在传统媒体中,新闻直播以“快”为前提,注重的是第一时间告诉观众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而疫情期间走红的几档“慢直播”看似枯燥,其实内涵丰富,又有公众认知和情感互动,进一步丰富了媒体视频直播生态。

应借助网络的力量,学生、药师、教师、各研究机构间搭建交流平台,共享资源,随时发布研究热点话题,积极参与讨论。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交流研究成果,提高高等药学教育刊物的质量。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施工慢直播之后,这种特殊的直播形式又被媒体运用到了更多场合,例如杭州某媒体对一处村口防疫岗哨进行了24小时直播。慢直播用原生态般的真实,展现了基层防疫新的传播视角。

高浓度的同题竞争,催生内容组织的P lan B

疫情期间,B站发起了一场长达72小时的直播接力。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是完成了一场特殊时间节点下的内容组织。

1月21日,医学媒体丁香园率先上线了“全国新冠肺炎实时动态”,走在了大多数传统媒体和商业类媒体之前。随后,腾讯新闻、网易新闻、今日头条,以及包括浙报集团旗下新媒体浙江新闻、天目新闻等,都跟进开发了类似的实时动态网页或应用。

作为“Z时代”(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年轻人热爱的视频平台,B站以其聚集用户兴趣强大核心能力,外加独具特色的粉丝运营,聚集了一大批颇具人气的视频生产者,逐步实现了对内容领域的“破圈”。[4]

随着被公开的数据越来越丰富和细化,媒体开发的服务性应用也层出不穷。例如人民日报客户端和腾讯合作上线了全国性的附近疫情速查服务,南方都市报上线了“广东病例轨迹查询系统”,还有一些媒体开发了“附近的发热门诊”查询,用户只需动动手指即可查询全国各地的发热门诊、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名单。这些数据应用产品,都结合了地理、交通等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而近年来中国强大的互联网基础建设,为其提供了数据、技术支撑和应用场景。

内容,始终都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信任流量容器。回顾疫情期间,相当多的社交流言事后被证明不符合事实,但同时亦有一批优质内容生产者受到远超过往的关注和信任。事实上,此次疫情中,更多人明白了优质可靠内容的巨大价值,开始订阅可靠的信源,甚至付费购买可靠的信源。

高浓度的同题竞争,比拼着媒体间内容组织的效率和能力。有研究者认为,当下有一个传播视觉化的风口。随着用户的消费方式改变,传统的数字图文展示其实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视觉化提供了更强的画面感和易知感,从而让客户取得更多的信任感。2月,浙报集团与腾讯新闻联名上线浙江战“疫”家书专区,是疫情期间硬信息“持久战”的一次软性情绪引导尝试。通过与浙大一院、浙大二院、邵逸夫医院等省内医疗机构的联动,面向前线医疗队征集素材,再通过系统梳理后发布。其中源于邵逸夫医院的一篇援鄂报道《男人哭好像很丢脸,但是我真的忍不住想你》,以孩子稚嫩的笔触引发强烈共鸣,网友纷纷留言表示看得“想哭又想笑”,发布48小时即收获百万曝光。

作为最早派记者进驻武汉的媒体之一,1月20日左右,财新取消付费墙,向所有下载“财新APP”的用户免费开放有关新冠病毒疫情的稿件,此举并未影响其纸质《财新周刊》的销售,反正引发新一期纸质杂志的畅销。

高浓度的同题竞争中,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也加持了其重大事件中的传播影响力,使“求证”“捉谣”类栏目颇受欢迎。疫情期间,新华社客户端专门推出“求证”互动平台。传递权威信息,回应网友关切,帮助网友在疫情防控期间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和科普知识,去伪存真,解疑释惑。“求证”互动平台设置“问答”“求证”“征集”三类服务功能。“问答”即科普答疑,“求证”即辨别消息真伪,“征集”即汇总新闻线索。

二是放种。同塘放养的鱼苗应是同一批次孵化的鱼苗,以保证鱼苗规格比较整齐。鱼种放养前,除培养好水质外,还要做好“试水”“缓苗”“补饵”“抗应激”“消毒”等措施,以保证鱼种的存活率。

新媒体内容行业的主要用户场景以线上为主,此次因疫情而被培养起来的阅读习惯,一经产生,就没那么容易消退。媒体从业者要做的,就是能否加倍努力,抓住这种“习惯红利”带来的窗口期,提升自身能力,提升媒体在后疫情时代的价值。

从委员会的架构可以看出,赫尔辛基委员会的组织架构非常成熟,委员会自上而下内部分工科学、明晰,与外部的整合、拓展和跨界合作也已经得到很好的机制化。波罗的海海洋环保合作重视决策科学性的特色、多元主体的参与的特色、跨界合作的特色等都通过制度化设计的方式得以固定下来。赫尔辛基委员会的良好运行,使得公约和波罗的海行动项目的各项规定和措施得以有效的落实。同时,委员会在海洋环保合作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积极调整和整合新的政策领域,使得委员会成为一个组织完整性、包容性程度很高的不断成熟的组织。

注释

城市政府作为城市规划中决策规则的制定者与实际决策权力的掌权者,其领导与核心地位不可动摇。城市政府作为法定决策机构,在城市更新中对于信息的掌控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城市政府拥有着对于规划方案科学性及严肃性的垄断,即确定城市更新方案基本上以城市政府的意志为准。然而,在市场化的决策环境下,城市政府受到各利益主体影响的可能性也在增强,应格外防止 “寻租”以及与利益开发商的“合谋”。

1) 有利于各国就协调权的行使达成良好的默契。既然搜救国协调权本身并不单纯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权利,那么实践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海上救助中行使及运用这一权利时就需要相互之间的默契和配合,而建立这种默契和配合的有效方式就是通过国家之间的救助演习,其中包括制定相对完备的救助合作计划、进行实战操练等。

我用一颗挚爱的心,对学生始终抱有良好的期待,鼓励留守学生奋发图强,朝气蓬勃,正确对待学习与生活,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信心。

[1]徐达内:展望后疫情时代,新媒体产业催生了哪些新趋势?新京报传媒研究,2020.2

[2]《火神山医院“慢直播”为何火了?》,微信公众号“网络传播杂志”,https://mp.weixin.qq.com/s/R tfAKM 14Yx_kym5vSV1G1g,2020.2

[3]王路易:从“快直播”到“慢直播”:互联网时代下电视直播生态的融合和创新,视听纵横,2020.1[4]张一童:B站直播区的30天,三声,2020.3

猜你喜欢
用户疫情
雅阁国内用户交付突破300万辆
通报: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84款App
战疫情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当前 警察不退
待疫情散去 春暖花开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信用卡资深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