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凤城关家堡子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2020-12-08 14:16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5期
关键词:本区黄铁矿金银

魏 军

(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 110032)

关家堡子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东段的辽吉裂谷南缘,虎皮峪—宽甸断隆南部的盖县—岫岩断拗的南东部,处于北东向庄河—桓仁岩石圈断裂与北西向哨子河—东港北井子断裂的交汇部位。

1 区域地质背景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是古元古界辽河群盖县组、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桥头组、中生界侏罗系小岭组。区域上主要经历了吕梁期和印支-燕山期构造运动,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区域岩浆活动强烈,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生代侵入岩广泛分布。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区内主要出露辽河群盖县组,零星分布白垩系小岭组。盖县组主要岩性是二云母片岩和浅粒岩,局部有含黄铁矿炭质变粒岩与含黄铁矿炭质大理岩互层。区内主要矿化蚀变带和矿(化)体均赋存于该层位或上、下盘接触部附近,是主要含矿层位。

2.2 构造

区内褶皱构造不发育,局部形成小的褶曲。在有矿(化)体的区段,岩层走向变化较大。如Ⅰ、Ⅱ、Ⅴ号矿化蚀变带区间自北向南地层走向由北西转近南北再转北北东向,是一套缓倾斜层状岩石受顺层挤压形成“弯滑作用”的挠曲,金矿(化)体即产在该种构造作用下的层间滑动面的陡倾裂面中。

工作区发育有北北东向、北西向及近南北向三组断裂,其中北北东向断裂F1,属庄河-桓仁岩石圈断裂上瑷阳-大兴-凤城-小堡北北东向断裂带的一部分,断裂面呈舒缓波状,具挤压逆冲性质;北西向(F4、F5、F6、F7、F9)和近南北向(F2、F3、F8)两组断裂带,属北西向哨子河-北井子断裂带的次级断裂,控制着本区含金银矿化蚀变带的产出。

2.3 岩浆岩

区内主要经历古元古代、早侏罗世两期岩浆活动。古元古代侵入岩(Pt1ηγ)为片麻状中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俗称混合花岗岩、混合岩。早侏罗世侵入岩(J1ηγ)为二长花岗岩。岩脉主要为闪长玢岩。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化蚀变带及矿(化)体特征

区内有5条金银矿化蚀变带,分别受F3、F7、F8、F2、F5断裂控制。除Ⅲ号含金石英脉外,其他蚀变矿化带均产于盖县组破碎蚀变带内,赋矿围岩主要为含黄铁矿炭质变粒岩和含黄铁矿炭质大理岩。

Ⅰ号金矿化蚀变带,赋存于含黄铁矿炭质变粒岩与大理岩接触部位,受F8断裂控制。延长170m,幅宽5.8m~21.0m,延深大于100m,倾向90°,倾角40°~50°。Ⅱ号矿化蚀变带,赋存于盖县组含黄铁矿炭质变粒岩层位,受F7断裂控制。蚀变带延长近300m,宽4.7m~29.0m,延深200m,倾向40°,倾角60°~70°,由硅化蚀变带、破碎带组成,带内有4条金、银矿(化)体。Ⅲ号含金石英脉,赋存于片岩、浅粒岩的切层断裂中,受F2断裂控制延长145m,幅宽2.0m~5.5m,倾向280°,倾角65°,延深未控制。Ⅳ号含金矿化蚀变带,赋存于片岩、浅粒岩的层间断裂中,受F5断裂控制。延长330m,幅宽0.48m~16.00m,倾向35°,倾角20°~60°,由硅化蚀变带组成。Ⅴ号矿化蚀变带,赋存于盖县组含黄铁矿炭质变粒岩层位,受F3断裂控制。矿化蚀变带延长200m,幅宽18m,已控制延深150m,倾向290°,倾角53°~65°,蚀变主要为硅化,带内共有5条金矿(化)体。

3.2 矿石质量特征

矿石矿物种类较少。金属矿物为简单硫化物,主要矿物有黄铁矿、褐铁矿及少量磁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其次为石墨、方解石等。主要有益组分为Au、Ag,两者相互共(伴)生。

矿石结构较简单,主要为半自形-他形晶细粒结构。矿石构造为胶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当黄铁矿含量较高时为块状构造。

3.3 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石墨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与金关系密切的蚀变为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

硅化与金矿关系密切,呈硅质石英脉(石英:他形晶,粒状,粒径为0.05mm~0.5mm±)和石英细网脉产出。

黄铁矿化主要分为两期,早期呈细粒细脉状黄铁矿,为地层中的黄铁矿(海底喷流产物);晚期为半自形粒状黄铁矿,在氧化带中为褐铁矿(不透明,他形粒状及脉状,边缘呈褐红色,粒径为0.5mm~1mm±)及立方体流失孔。金矿化与后期黄铁矿、次生褐铁矿关系密切。

4 矿床成因

辽河群火山-沉积岩石序列反映辽东裂谷独特的地质环境,其上部盖县组碎屑沉积岩反映了大陆裂谷晚期海陆交汇相。从本区的区域构造环境分析,在此期间仍有局部地下凹陷区,有海底火山喷气作用形成的炭质、Fe2O3、Au、Ag等成矿组分(类似现代海底黑烟囱),在泥质岩、碳酸盐岩成岩过程中提供沉淀物质,使片岩中有多个较大透镜体,形成一套特殊的灰黑色、较致密的含黄铁矿炭质变粒岩、炭质大理岩,为本区金银初始矿源层。

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在本区显示一套中-酸性侵入岩和次火山岩岩株、岩枝。金矿(化)体与闪长玢岩分布有一定空间关系,即次火山岩热液(包括岩浆晚期热液)是本区叠加-改造重新富集的主要热液来源。

本区金矿的工业类型为硅质石英脉-石英网脉带型,成矿作用与辽河期火山喷流~印支-燕山期次火山热液(包括岩浆晚期热液)叠加改造有关。

5 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5.1 找矿标志

(1)土壤地球化学测量Au、Ag综合异常区。

(2)北东向、北西向主构造线的次一级断裂及不同方向断裂交叉共扼处或顺层陡倾断裂。

(3)赋矿围岩—含黄铁矿炭质变粒岩、含黄铁矿炭质大理岩。

(4)闪长玢岩上下盘、二长花岗岩分布区的外带地层中。

(5)物探激发极化法视极化率高值区能圈定含黄铁矿炭质变粒岩、炭质大理岩的大致范围。

(6)含黄铁矿的石英脉、石英细网脉带是直接找矿标志。

5.2 找矿方向

Ⅴ号金银矿化蚀变带两侧走向延长及倾斜延深金矿(化)体未封闭;Ⅱ号金银矿化蚀变带南东部延长、延深银矿体未封闭,Ⅰ号蚀变带只有一个钻孔控制,Ⅳ号含金硅化蚀变带未有深部钻探工程验证;工作区南部花岗岩外带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HT6、HT7金银综合异常区覆盖层较厚,槽探工程控制较少,异常查证程度不够,是一个潜在金银成矿区段。对已知的金银矿化蚀变带继续开展工程验证,同时根据本区成矿地质特点,工作重点区段在工作区的西部和南部,主要寻找隐伏金银多金属矿,力争找矿有新的突破。

猜你喜欢
本区黄铁矿金银
广西六社金矿床中黄铁矿原位微区元素分析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NH4)2S2 O8 氧化载金黄铁矿规律及E⁃pH 研究①
酸预处理对六方晶系磁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①
燃情岁月金银潭
“三八”节,来自金银潭医院的最美心愿
昔日“气死龙王爷” 如今变身金银山
试论黄铁矿标型特征在金矿地质中的运用
德珍:画梦里千年金银错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解读(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