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中水工环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2020-12-08 14:16波,陆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5期
关键词:水工泥石流滑坡

雷 波,陆 彪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四川 成都 610072)

1 矿产勘查中水工环地质灾害类型

1.1 地震

矿山开采会诱发地震,主要是因为地下开采过程中,原有应力平衡遭到破坏,在局部形成高应力集中区,在满足诱发因数后,急剧释放出来,从而引起的中、小地震。一般情况下多发生在板块交接地带,像我国江西地区由于其处于大陆断裂带边缘,所以相较于其他地区来说,矿山开采会诱发地震的几率会更高一些。由于地震属于一种突发性的地质灾害,所以即使有非常先进的现代化检测设备也无法实现非常精确的预警。地震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等级,通常等级越高就具有越大的地表破坏力,如果地震发生地区为山区的话,在地震发生之后会很容易诱发其他一系列相关的水工环地质灾害,常见的有泥石流和山体崩塌。

1.2 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矿山开采引发的山体滑坡、崩塌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常见于一些地形比较崎岖的山区,这主要是因为山区的矿山由于长时间受风沙雨水和气候环境等多方面的侵蚀和影响,大大增加了泥石流、山体崩塌以及滑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特别是那些土质较为松散的地区,如果遇到降水量较为集中的月份,土壤在雨水的长时间浸泡过程中更加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坡面泥石流的特点是:①规模小但多点成群成带出现;②一般在数百至数千平方千米区域出现;③斜坡上部松散堆积层逐渐饱水软化,下部坚硬基岩表面隔水,二者接触带处形成软弱带;④同一地点可能出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快速转化的“链式”反应现象;⑤单点损害小,群发区域总体危害大。

1.3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也是矿产开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诱发这种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人们长期不合理的开采而导致的,由于长期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采行为导致地质内部结构造到了严重的破坏,从而导致地面塌陷灾害的发生,如果不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不但会让矿产资源开采工作受限,甚至还会对生产工人或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1.4 地裂缝

地裂缝通常情况下是由于两方面原因到造成的,一方面是矿山的过度开采,形成大面积采空区,其破坏了岩石完整性或岩石应力发生改变。从而出现顶板变形或塌落的情形,导致地表裂缝。另一方面是地壳构造发生了位移,从而造成了地下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最终导致地质裂缝和断裂现象的发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正常生活。

2 我国矿产勘查中水工环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2.1 地震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一旦发生地震地质灾害,不但会严重威胁矿山周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还会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想要将地震灾害的破坏程度降至最低,我们需要严密监测地震频发地区的地壳运动,尤其在断裂与断裂交汇地区,并加强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及历史地震分析。由于矿山诱发的地震,常常无法利用现有技术设备进行有效精准的预测。我们可以根据周边动物的异常反应作出一定的判断,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工作,最大程度保证矿山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地面塌陷、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当地地形地势复杂、开采不规范或过度开采等自然或人为因素,矿山泥石流、滑坡地质灾害频频发生。想要将这些地质灾害的破坏程度有效降低,就必须要加强日常监测和预警,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应急对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术进行定期监测,并有计划性地合理开采矿山资源,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和规范约束开采行为。

同时还要做好开采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地质灾害高发区域的全面监管,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并在确定的安全范围内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

2.3 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在灾害防治过程中,主要以监测和避让为主,在制定防治措施之前,安排专业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详细勘查和测量,获取地裂缝和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准确数值。如果地裂缝已经给建筑物造成了破坏,那么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地基采取特殊的处理或者是拆除整栋建筑。

如果地裂缝灾害程度比较轻微,那我们应该加强巡查和监测工作,一旦发现陷落痕迹应该立即做出相应的处理,减轻塌陷造成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针对已经存在的地裂缝则进行回填和夯实处理,并做好防排水工作,避免灾害的再次发生。

2.4 水文地质问题的防治措施

由于矿山在开采过程中随意堆放矿渣、废石,因雨水冲刷后渗入地下水,或不经处理将矿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在外界,经过渗滤作用后进入地下水系统中,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或严重污染。在生活水源以地下水的地区,问题尤为突出。因在短时间内都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对此我们必须制定并加强防范措施,尽量保证当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用水。并仔细分析和准确预测当地地下水状况,划分不同区域,根据该区域的地质状况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确保地下水系统的平衡性。

2.5 工程地质问题的防治措施

矿山建设工程也会引发一定的地质问题,而且此类问题往往存在较强的隐蔽性,不太容易被我们发现,也更加容易被忽视。这就要求工程施工单位在开始建设之前就应该安排专业人员深入现场对地质环境进行仔细探测和评估。

然后结合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等多方面情况,编制最为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并提前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治理方案,做到防治相结合,从问题的根源上进行有效的解决。

2.6 治理环境地质的方法

在环境地质治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平衡好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之间的关系,将人类生产活动给自然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矿山建设应做好工程开发和建设评估测算工作,结合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同时还要加强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治理效果。

总而言之,在矿山区域开展相应的水工环地质勘探工作,不仅能够为矿产资源的有效开采奠定基础,还能够保证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矿山企业和相关勘查单位要对水工环地质的勘探工作加以重视,通过利用科学的勘探技术提高勘探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保障矿产勘查工作的顺利与安全。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大矿山周边宣传力度,让全民积极主动参与到矿产勘查中水工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当中,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发展。

猜你喜欢
水工泥石流滑坡
水工建筑渗漏成因与措施探析
2001~2016年香港滑坡与降雨的时序特征
水工环地质灾害评估方法初探
天下水工看淮安
泥石流
探究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GPS、RTK的技术应用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