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

2020-12-08 20:59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3期
关键词:山体水文地质边坡

(甘肃智广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由于长期从事矿业经营和开发活动中,矿山企业多倾向于粗放式经营管理策略,长期的不规范开采导致了矿山周围地质环境受到了极大破坏,地质环境也表现出了急剧改善和恶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一些矿山开采企业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而不断地忽视矿山在开采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和管理以及地质环境的保护管理工作。同时,由于所采用的是开采工程技术手段以及开采机械设备较为落后,在多种地质环境因素的双重综合影响作用之下,使得我国的大型矿山环境出现地质污染问题和灾害频发,并且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矿山地质环境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

1 对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的剖析

1.1 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类型

1.1.1 地表的塌陷问题

塌陷的问题是一些采矿企业在对于矿山的开采中因多种因素而导致的一个自然地质问题,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环境灾害和地质性的自然灾害。造成塌陷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矿山开采企业不科学的、盲目的、无节制的开采手段和方式,导致在开采过程中不断破坏矿山内部的地质结构。现在矿山里面存在着一些采空区,这大幅度地降低了山体承载能力。山体塌陷会对整个工程造成严重破坏,极大的威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针对性地做出预防措施。

1.1.2 泥石流问题

近年来,对于矿山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已经使得矿山泥石流的灾害频发。由于不合理的矿山资源开采和合理利用,使得开采后的矿山内部由于地质和结构的疏松,产生了大量的矿山泥土,而且,开采后的整个矿山中内部仍然存在着诸多矿山沟壑,这些矿山沟壑往往会直接造成矿山雨水的大量存蓄,加上之前矿山中存有的大量矿山泥土,泥石流的发生就已经完全不在意料之外了。为了有效降低矿山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危险性和频率,要特别注意在对于矿山内部已经开采和利用完后的泥土进行处理,预防矿山泥石流引发灾害的再次发生。

1.1.3 山体滑坡问题

对大型矿山的自然环境不合理的保护和开发也可能产生了山体下陷和滑坡的问题。一般来说山体滑坡这种有问题的自然灾害产生,是由于山体内部和表面粘土层中存在的大量岩石层坚固导致的。由于开采过程中不规范导致岩层遗留在山体表面,在收到风力、雨水作用下,大量岩石滚落,形成山体滑坡,严重危害周围居民的安全。

1.2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

泥石流、山体滑坡、塌陷等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整个矿山的生产开采和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直接联系。具体的说来,主要由以下几点影响因素:第一点,矿山员工在开采过程中缺乏了科学合理的工艺和方法,违规操作普遍存在。一些企业为了自己利益的维护和发展,组织矿山员工大量进入这些矿山中对矿产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胡乱开发,给整个矿山的环境和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导致了矿体不稳定,从而使矿山发生了各种的地质灾害。第二点,疏干排水。疏干排水方法是对于矿山进行开采时经常需要使用的一个排水方法。疏干的排水直接影响着整个矿山的结构和体系的地质支撑性和效果。疏干排水在矿山工作的任何时候若是出现任何结构和质量的问题,都会直接的影响涉及到整个矿山在工作环境中的地质和结构的稳定性,这也是疏干排水造成各种地质灾害同时发生的又一重要的原因。

2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1 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工作

为积极的带动企业矿山的地质灾害防护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科学规范处理,各企业的开采部门管理人员都需要在进行矿山地质灾害开采之前首先做好对边坡与弃渣参数的及时合理化分析设计与控制工作,并由此有效的实现对于能源企业矿区的边坡与弃渣状况的及时了解,防止在进行开采地质灾害作业时出现同边坡与岩石的变形等相关的问题。不仅如此,能源企业的开采管理部门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开展能源企业矿石的边坡与开采作业准备管理工作,诸如合理的设计矿区边坡与弃渣参数设计方量,及时的做好边坡拦渣以及挡墙的准备,规避与此相关的问题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矿区的开采部门管理人员根据需要也加大了巡视地质灾害作业的力度,并对能源企业施工人员的巡视作业行为进行科学的管理规范,禁止乱弃,并对能源企业矿山中原发生过地质灾害的巡视作业区域和坑道进行全面的地质灾害防护管理工作,做好了坑道的支护工作,避免了塌陷现象的发生。

2.2 完善地质安全防护体系

为进一步有效降低矿山地质塌陷、边坡设置失稳等矿山地质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出现,开采管理单位首先需要依据实际的矿山地质自然灾害状况合理的组织开展了边坡和排水参数的设计和控制工作,并在重要矿区内部设置了排水沟,实现了边坡设计和排水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的组织开展。除此之外,开采设备作业管理人员还根据需要在重要矿区地段合理的安置了拦挡岩石和碎屑的措施,防止矿山开采设备作业在现场管理推行的阶段和过程中可能出现拦挡滚石和碎屑的现象。最后,开采管理单位还表示需要继续努力促进现场开采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并进一步强化其工作人员的责任和安全意识,确保其工作人员能够高度重视从事矿山长期开采的责任和安全性,并在矿山长期开采设备作业现场管理结束后及时做好了填平边坡工作,降低因长期开采作业可能导致的矿山环境污染和破坏。

3 积极探索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勘查方法

3.1 充分利用先进科学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如今各行各业在其发展的过程和实践中都要掌握和运用的一项重要技术。将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充分的运用到了矿山的开采中,就一定会有效的避免了矿山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和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矿山的环境进行地质的研究和勘查,最常用的动态分析技术就是3S动态分析技术。矿山地质信息动态分析技术中的全球地质定位系统(GPS)因为它能够全面的对整个矿山的局部和整体地质环境进行了勘查,因为这种技术具有了覆盖范围广的这个特点,所以在对矿山的开采中能够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通过之前GPS技术所搜集的有利信息进行了开采的工作;RS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进行矿山环境的地质勘探时,我们通过之前的GPS技术所搜集得到的有利地质信息,确定了开采的范围,再通过先进的遥感地质摄像技术,进行具体开采范围的细致地质勘查;GIS动态分析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保障对矿山生态环境的重要技术。通过之前的GIS对整个矿山的地质动态情况进行分析,能够是为了给矿山开采者能够提供对矿山开采有力的数据和情况,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有效的帮助矿山开采者能够在进行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对整个矿山的环境进行保护。

3.2 水文地质勘查和岩土结构分析

水文地质的勘查与矿山岩土结构的稳定性是紧密结合起来研究和应用的。矿山岩土结构的稳定性直接地影响着矿山的地质环境。矿山水文地质的勘探和矿山岩土的结构稳定性是我们通过水文地质试验的两种方式可以获得的水文地质信息。我们在进行矿山环境地质的勘查中,最常用的地质勘查试验方法主要有:矿山水质渗透性的测试、浸泡渗透性的测试、含水层顶板吸附渗透性的测试、含水层底板吸附渗透性测试等等的试验方法来观察和了解地下矿山的环境稳定性和水文地质的稳定性情况。这样,企业能够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地下矿山进行开采时,提前充分知道和了解矿山的地质和承载力,再充分利用矿山的有关资料和专业的技术,对于矿山水文地质进行技术支撑,或是有效地避免因矿山过度的开采而直接导致矿山地质承载力的下降,矿山地质环境稳定性的降低,山体塌陷等各种情况的发生。

4 总结

本文目的是对我国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问题及其采用的勘查灾害治理方法问题进行的深入探究,文章在详细分析了其相应的矿山地质灾害诱发的因素之后指出了矿山地质勘查措施,并进一步提出了其相应的地质灾害治理方法,以期为地质灾害相关的人员和企业提供更好的参考。同时抛砖引玉,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专家学者能够参与其中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以进一步优化地质灾害勘察的方法,发挥地质勘查灾害治理方法的指导性作用,从而进一步加强对我国矿山生产环境的地质灾害管理,促进了我国采矿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山体水文地质边坡
水利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开挖与支护技术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析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土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及应对措施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
刍议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
对山体滑坡的成因分析与治理
山体别墅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