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人不知而不愠”的内涵与现实意义解析

2020-12-08 20:52张玉华
山西青年 2020年9期
关键词:朱熹弟子论语

张玉华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0093

《论语》在开篇中就提到“人不知而不愠”这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经典具有无穷的解释性,这句话也引起了学者争议性的解释。我们不禁要追问:孔子遭遇了哪些人的“不知”?这些人“不知”孔子什么?为什么孔子遭遇不知,却违背常情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作为开启中国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对于解决当代人的心理困惑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人不知而不愠”的内涵

“人不知而不愠”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不知什么”、“知为何意”、“谁人不知”、“何为不愠”、“为何不愠”为理解“人不知而不愠”的内涵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

(一)“不知什么”

由于这句话的宾语空缺,“不知什么”这个层面引起的争议也最大。影响最大的是朱熹的解释。朱熹把“不知什么”解释成“不知我”。他在《论语集注》中引用尹和靖的话,“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意思是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并不能决定他人是否能了解甚至认同自己的学问,自己也就没有必要愤怒。他又引用程子的话,“虽乐及人,不见是而无闷,乃所为君子。”意思是说我很乐意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如果他人不待见我,我也不苦闷,这才是君子所为。朱熹的解释反映了儒家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反求诸己的精神。除了朱熹“人不知我”之外,还有“人不知道”的解释。例如南朝皇侃《论语义疏》既肯定了朱熹的解释,又提出了另外一个解释——别人不理解我所教授的道理,我并不生气。北宋邢昺《论语注疏》也认可皇侃的“两通”解释。清代学者焦循否定了朱熹的解释,只认可皇侃的第二种解释。焦循认为“人自不知,非不知己”,也就是说他人不懂得道理,并非不了解我。“人不知我”和“人不知道”的区别就表现在考虑的出发点和关注的焦点不同。①以“人是否知我”为解释的朱程和尹氏,都是把出发点和焦点放在自己身上;以“人是否知道”为解释的焦循出发点和关注的焦点都是他人。这两种解释也是有联系的,两者的联系就在于作为客观真理的“道”是由作为主体的“我”认识的。

(二)“知为何意”

“知”作为动词,在古汉语中一般被解释为“了解”或者“懂得”。如果作“了解”训,“知”的对象为人;如果作“懂得”解,“知”的对象为观念或事物。“知”作为动词在《论语》中数次出现。如“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在这些语句中,把“知”训为“了解”或者“懂得”是大部分学者的共识。此外,也有学者把“知”训为“举用”。如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解释说:“‘人不知’者,谓当时君卿大夫不知己之学有成举用之也。”②盛书刚从语境学角度论证了“知”含“举”义。他也认为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释为“人家(指执政者)不举用我,我也不怨恨(只怨自己无能耐),这不是君子的品格(或风格)吗?”更为合理。③笔者认为“知”可以作为“举用”的前提,但被人了解之后也不一定被任用。根据《论语·学而》第一篇的上下文语境,可以推断出是在论述学习之事,所以大可排除“不被举用”之事的感叹。所以“知”并不能包含“举”义。

(三)“谁人不知”

又是“哪些人”不了解孔子呢?据《论语》和《史记》记载,在春秋时期对孔子不了解甚至怀疑挑衅的人不在少数,时人并不像汉代以后国人对孔子那般敬仰与尊崇。“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孔子自年少时就因为知礼闻名乡里,现在入庙助祭却什么事情都要问仔细了,所以时人因此讥笑孔子不知礼。“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问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论语·子罕》)。达巷党人出言讥讽孔子学了这么多东西,却一事无成。“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论语·为政》)。有人质问孔子说:“你不怎么从政啊?”孔子一生的志向就是从政,此种质问确实触到了孔子的痛痒之处。

不仅外人对孔子“不知”,更有甚者连孔门弟子也对老师有所“不知”。“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孔门诸弟子因为孔子所传授的道高深不可及,所以怀疑孔子有所隐藏。“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孔子去拜见有淫行的南子,子路是不理解的。“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以忠恕之道“一以贯之”,子贡却认为老师只是博学罢了。

(四)“何为不愠”

关于愠字,朱熹作“含怒意”解。也有人把愠字作“怨”字解,如李泽厚先生。怒是很外显、相当强烈的情感,而怨则是比较内隐、深沉的情感。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就有入世之愿,希望自己的主张能被执政者接受,为世人所认可,能够建功立业,泽被千秋。但往往事与愿违,不被人知似乎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遭逢不知后,中国知识分子产生怒与怨可以说是发自本能的。在司马迁看来,屈原就是因为“怨”而做离骚的。“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馋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那么孔子遭逢不知之后又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反应呢?

孔子在遇到弟子和外人不解时更多的情感反应是平静。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对“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一事做了详细的记载。当时,孔子看到诸弟子有愠心,就分别召来子路、子贡、颜回来谈话。孔子的问题是“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以孔子之道还没达到“仁”、“智”作答。子贡认为孔子之道的过于“高大上”,应该把“道”的标准降低以容于天下。唯有颜回高举理想主义的大旗,认为孔子之道至大,尽管天下不容,也应该“推而行之”。在困顿之中,面对弟子的质疑,孔子并没有生气,而是心平气和的把“困顿之事”作为教育弟子的素材。司马迁在《史记》中又记一例。“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面对郑人的不解乃至嘲讽,孔子也没有愤怒,却欣然而笑。

(五)“为何不愠”

为什么孔子提倡并能够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呢?一方面是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朱熹对此句话的解释是,“绝,无之尽者。毋,史记做‘无’是也。意,私意也。必,期必也。固,执滞也。我,私己也。四者相为始终,起于意,遂于必,留于固,而成于我也。”此处可以看出孔子绝无私意,无可无不可,“得”其秒而不以为“得”,最后达到“无我”。“无我”也就没有迟滞、期必和私意。没有迟滞、期必和私意的我必然“不愠”。

另一方面,自认为“天生德于予”的孔子忙着弘道,根本没时间去怨天尤人。“子曰:莫我之也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把这就话隐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就是:“虽然人不知我,我会本能的产生怨恨,但我要尽可能的从怨天尤人中走出来。如果我整天忙着下学而上达的话,我就没空怨天尤人了。‘天生德于予’,我一生都在忙着弘道,只要老天知道我在履行天命就好了。”

至此我们可以把“人不知而不愠”的内涵概括为对于世人甚至是弟子对他的为人和弘道的不了解,孔子并不愤怒和哀怨,这是因为孔子一直追求着在无我的境界中弘道。

二、“人不知而不愠”的现实意义

“人不知而不愠”所彰显的是中国人不善表达、集体主义的文化密码。这种不善表达、集体主义的文化似乎不利于负面情绪、人际冲突、自我认同危机的化解。在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现代社会,恰当运用“人不知而不愠”的所折射出的人生智慧,恰恰有利于人们化解负面情绪、缓解人际冲突、解决自我认同危机。

(一)“人不知而不愠”对化解负面情绪的启示

“人不知而不愠”,展现了中国人善于隐藏、压抑自己情感的心理特点。作为一个人,在遇到不被人理解的情况下,都会或多或少的生愠。那么孔子作为一个“平凡人”,在遭逢不知之后也一定会“生愠”。但孔子却把“愠”隐藏在内心深处,而不是把它表达出来。“人不知而不愠”反映了中国人“隐忍”的性格特点。反观现代的西方,人们更能够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按照西方心理学家的观点,过于压抑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压抑对他人“愤怒”情感,不但不会使“愤怒”消失,而且还会使这种愤怒指向自身,从而造成自伤。而按照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梅·洛的观点,愤怒的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愤怒通常表达了个体想要获得自主性的努力,表现他对那些一直以来窒息他生命的权威的抵抗。

那么孔子通过“人不知而不愠”仅仅是告诉我们要压抑负面情绪么?其实,孔夫子要告诉我们的是,如果在遭逢不知后生愠是自发的话,那么生愠之后如何对待愠我们却必须要有自觉的认识和清醒的选择。既然已知忧世之生命中总伴随着愠,那么就需要“君子”积极的对待愠。④如果我们在遭逢不知后,久久沉沦于愠,怨天尤人,那就是自暴自弃。这绝非君子的修为。而“成之”的君子能正面的看待人不知的境遇,把去愠也变成一项修养功夫。孔子讲“人不知而不愠”,是在告诫自己和世人“在遭逢不知的境遇中,要尽快的从愠里走出来,不可自暴自弃。”太史公司马迁受到汉武帝的宫刑,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奋笔疾书,终于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可以说太史公是承继孔子“人不知而不愠”精神的典范。“人不知而不愠”确实激励了后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并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中国的文明史。在此,我们看到“人不知而不愠”是对负面情绪的升华,而不是压抑。

(二)“人不知而不愠”对缓解当代人际冲突的启示

纵观当下,虽然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加便利和频繁,但是我们也看到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分歧越来越严重,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代沟越来越大,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人际冲突的背后存在非常深刻的个人主义因素。在西方,人们崇尚的是个性、平等和自由,任何行动都是以自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自我的利益。在自我利益受损时也不懂得忍让,很难从对方的观点和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个人主义的文化使得人际冲突愈发严重。

“人不知而不愠”体现了儒家“仁恕”的集体主义文化。而“仁恕”的集体主义文化对于人际冲突的化解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对他人的关注超过对自己的关注……一个秉承儒家文化的君子以善报恶,把他人的福祉放在自己之前,先隐忍后享受,而不是要求自我和他人的平等。”⑤“人不知而不愠”正是体现这种先人后己的文化。“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这些篇章与“人不知而不愠”的思想又是一脉相承的。

孔子告诉我们,只有做到“人不知而不愠”,才能更加平静理性的与他人沟通,做到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化解冲突。只有不愠的中国才能镇定的加以面对这样无端的揣测和攻击。“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我们要做的是更加开放,更加了解国际社会,融于国际社会。

(三)“人不知而不愠”对解决自我认同危机的启示

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急剧转变中,中国人的内心也发生着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之间激烈的冲突和斗争。在传统的社会,人是由身份来界定的,但这种身份单一而且很难发生变化。而今天处在市场经济中的我们身份多样而且多变,我们不再由身份而是由人格来界定我们自己。在现代社会,我们时常对自己产生怒怨,更难接受、容纳自己。那么“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对自我认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人不知而不愠”是对自身命运的接受,是对自己使命的发现和履行。孔子一生都在积极谋求从政,终于在50 岁时在鲁国入仕为中都宰,56 岁“由大司寇行摄相事”,达到功业的顶峰。后周游列国,困于匡、厄于陈蔡,际遇惨淡。“五十而知天命”,大概孔子知道自己再也不能“行”其“道”了。也就是说孔子预料自己再也不能通过入仕来替“天”行“道”。不能入仕也就意味着自己的道不被执政者所知、所采纳。如果一味的怒怨,就不能认清自己的命运,也不能重新定位自己。唯有不愠,才能更清醒的认识天命,更好的发掘自己的使命。“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人之所“得”之于“道”,而“德”以“文”显“道”。⑥在孔子看来,文王既以“文”显“道”,又以其“王”行“天道”,这是文王的天命,而自己有“文”无“王”,那么自己的天命在“文”不在“王”。“不愠”的孔子坚持认为自己是“天道”在人间的担当者,如果不能做到行天道,那么也要做“道”之“文”而彰显“天道”。

孔子用“人不知而不愠”告诫我们只有先平息自己的愠气,才能更平静的与自己对话,整合自我。在当代,面临身份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我们更要接受自己的命运,在不断变化的职业经历中,勇敢的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总之,深刻挖掘“人不知而不愠”所蕴含的深厚哲学智慧,对于个人成长和中华民族的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从个人层面看,深刻理解“人不知而不愠”的内涵,对于我们化解负面情绪、理性的与他人沟通、有效整合自我具有积极的作用。

注释:

①柯小刚.教学与他者的伦理:<论语·学而>首章解读[J].现代哲学,2010(1).

②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3.

③盛书刚.“人不知而不愠”的“知”是“了解”吗?——从语境学角度谈“知”含“举”义[J].孔子研究,1997(4).

④唐子奕.“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试解——“君子”现象分析[J].孔子研究,2003(3).

⑤约翰·贝曼.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37.

⑥崔宜明.先秦儒家哲学知识论体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61.

猜你喜欢
朱熹弟子论语
春日
弟子规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弟子规
“朱子深衣”与朱熹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扫净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