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困境与现实因应

2020-12-08 07:27万芊
魅力中国 2020年39期
关键词:价值观大学生信息

万芊

(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伴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技术正以难以估量、不可抗拒、无法逆转之势渗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掀起一场关乎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重大革命。一系列大数据技术在充分满足人们求新、求奇、求异、求知等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价值观。在这其中,又以大学生受到的价值观负面冲击最为引人注目。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国家建设的主力、祖国繁荣的依托,其能力素质和思想观念将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深入研习大数据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探究其形成原因,并寻找其现实因应就成了当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要务和题中之义。

一、大数据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困境

(一)大数据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其特性可以被归纳为“4V”,即容量巨大(Volume)、类型多样(Variable)、处理快速(Velocity)和低价值密度(Veracity)。《大数据时代》将大数据带来的思维变革归结为三点:一是不再依赖随机样本,而是关注与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二是不再追求微观层面的精确,而是关注宏观层面的洞察力;三是不再热衷因果关系,而是关注相关关系的发现和应用。

基于上述特性,借由大数据层出不穷的传媒形式和丰富多样的传播内容,大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广泛而多样的大数据信息。一方面,大学生能够利用这些信息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闻;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相对匮乏的信息鉴别能力以及尚未成熟的思想价值观念,他们难于辨别这些信息的好坏优劣,却又易于被其冲击影响,进而陷入种种价值观困境。

(二)大数据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困境

价值观是系统化了的价值选择的结构体系,“是具有世界观、方法论意义的价值评价标准和价值评价思想的综合观念形态”。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渐步入个人化、功利化、对立化等困境。

就价值观的个人化来说,出现了重个人利益轻社会价值的局面。大数据时代下,西方主导的网络信息霸权愈演愈烈。部分大学生受其言论的蛊惑影响加之自身的片面理解,难免不衍生出民族认同感薄弱、社会责任心缺乏、集体荣誉感不足等各类问题,进而造成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潮。这些大学生处处考虑自身利益,宣扬个人权利,却常常无视社会纪律,漠视集体荣誉。

就价值观的功利化来说,出现了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的局面。在部分不良信息的干扰和诱导下,一些大学生的价值目标由理想化转向功利化。他们在生活中秉承资本主义一切向“钱”看的理念,拜金主义、消费主义肆虐,享乐之风、名利之风横行。而广大商家也伺机而动,通过对大学生行为数据的收集和研判,精准推送一些令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些推送内容既满足了大学生猎奇的心态和张扬的个性,也让广大公司赚的盆满钵盈。然而,推送内容中不乏哗众取宠以抓人眼球的低俗言论和肤浅话语,还充斥着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和奢侈享乐的扭曲观念。

就价值观的对立化来说,出现了重目的轻手段的局面。人的价值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目的是人实践之前在头脑中预定的结果,是人进行一切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方向,马克思曾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但是,人的目的无法自行实现,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因而借助的手段也必须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相适应。在社会主义社会,价值目的不但要考虑个人利益,更要将集体利益囊括其中。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维护集体利益的价值目的与通过不合法、不道德手段牟取利益的价值手段之间产生对立。

二、大数据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是大数据的基础,而互联网的诞生地美国则是该领域的技术发起者、规则制定者和实际掌控者。以其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仗其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数据监听、数据窃取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大行数据霸权,在严重侵犯我国信息网络安全的同时,也极大威胁着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早在2012年,美国就启动了国家层面的大数据战略计划。美国政府双管齐下,一方面利用其压倒性的信息技术优势,开展“棱镜”(Prism)、“上游”(Upstream)等情报收集计划,大举监听和分析各国数据;另一方面通过强大的媒体资源和话语权优势广为宣传,抢占舆论制高点,在全球范围内树立起一个互联网权威霸主的形象。

随着我国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渠道来渗透和影响中国大学生。通过对网络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然后投其所好,将他们想要宣扬的价值观藏匿于电影、音乐、文学等文化产品之中。这些产品假借消遣娱乐的旗号,潜移默化、悄无声息地向大学生植入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在各种“虚化”的宣传攻势和价值引导下,部分大学生意志消沉、思想萎靡、精神空虚、生活奢靡、贪图享乐,并且开始追求西方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

(二)大数据工具属性转变的负面影响

大数据技术最初只能完成信息提供和简单分析等工具性职能,然而随着其日渐成熟,大数据已不仅仅是人类查阅信息的工具,更是人类构建知识体系、认识客观世界以及形成价值观念的实际引导者。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促使互联网由满足人们信息查找需求的客体转变为根据人们兴趣爱好进行信息分发的主体。

该转变的一大结果就是信息茧房的形成。“信息茧房”一词出自于《信息乌托邦》,指的是不同受众会根据个人的口味来选择信息,而将其他相左的信息排除出去的全过程。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极大降低了信息通讯成本和信息获取成本,然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庞大的数据海洋面前,人们只拘泥于自身感兴趣的小角落,只着眼于志同道合的小群体,将自己隔离在一个个分散的信息茧房中。受其影响,部分大学生只关注毫无营养的娱乐信息,对时事政治不闻不问,从而视野局限、目光短浅;部分大学生死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敢踏出舒适圈,从而孤立狭隘、脱离社会;部分大学生不愿接触外部的世界,不愿接纳不同的观念,从而一意孤行、固执己见。信息茧房会局限个人视野、加剧群体极化、淡化社会粘性,既影响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也危害整体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高校复合型教育人才队伍缺失的负面影响

大数据在整体上将会重塑教育系统,影响整个系统的决策和规划。一方面,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挑战,传统教育主体的话语权有所偏移。由于大数据的易获性、开放性、共享性,传统教育主体的信息优势日渐式微,其控制力、感召力也不比往日。另一方面,大数据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全新要求。大数据体量的无限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大数据生成的迅捷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时效性;大数据来源的多样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感受性;大数据价值的分散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实效性。

以上大数据技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全新变化,迫切要求具有大数据意识、掌握大数据工具的专业复合型高校教育人才。然而现实教学中,思政教师对大数据了解较少,采取的政治教育也往往形式单一、内容刻板,很难与大学生产生共鸣,因而也就难以达成较好的教育效果,这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极为不利。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困境的现实因应

(一)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社会群体和大学生自身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大数据信息获取的便利性,社会群体在大学校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作用明显增加。此时尤其需要全社会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在政府治理层面,需要强化网络空间治理、严格网络内容监管、加重网络问题审查、扩大网络健康宣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文化优秀品格滋养人心、感召社会。在媒体舆论层面,要本着负责任、有担当、讲原则的态度,弘扬真善美,排斥假丑恶,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在思政教育人员层面,需要提升自身大数据素养,提供符合现代大学生心理需求的精细化、个性化、实效化思政教育,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在大学生个人层面,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量化学习、反思学习、自主学习,并在学习中不断增强思辨意识和辨别能力。

(二)整合优质数据资源,提升学生数据素养

虽然互联网上鱼龙混杂、名目繁多的各类大数据在客观上推动了大学生价值观步入困境,但想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还是要追本溯源到大学生本身,即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数据素养是一个新兴概念,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一是数据意识,即对数据价值的敏感度;二是数据知识与技能,即对数据相关知识的掌握;三是数据应用,即通过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数据伦理和道德,即在数据获取和使用过程中遵纪守法,不违法道德规范。

解决大数据时代的问题,自然应该应用大数据资源。网络上有着大量优质的数据资源可以用于提升大学生的数据素质和精神境界。当前网络上大量自媒体兴起,信息源头更加多元化。而许多大学生本身就是数据内容的创造者,相比于其他自媒体,他们更清楚大学生的实际想法和需求,因而创作的作品对大学生也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因此,需要鼓励他们创作积极向上的优质内容,不能为获取流量而哗众取宠、人云亦云,也不能为彰显个性而标新立异、一意孤行。

(三)构建高校思教体系,培育复合人才队伍

各个高校搭建的数据共享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数据的整合力度以及利用效率,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汇聚共享,有助于思想政治教员快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然而现有的众多数据平台各自为阵、条块分割,平台搭建的质量也是优劣不一、参差不齐,难以从宏观上对大学生的整体行为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因而创建高质量大学生大数据思想教育平台体系势在必行。该平台需要首先建立双向互动的课程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该平台需要建立数据采集与存储体系。通过各类平台等完成数据采集。再次,该平台需要建立数据挖掘与分析体系。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心理状态、预估发展路径、制定培育方案。最后,该平台还需要建立信息筛选与推送体系。对有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数据进行清除,再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选择性推送信息。

大数据平台说到底毕竟只是工具,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掌握工具的人,即高校的思想人才队伍。培育一只兼具思政思维和大数据思维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对于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谓意义重大。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首先需要这些思教人员自身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高效的学习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以此为基础,思教人员才能真正地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从而采取适应大数据时代特性的教育方式。

猜你喜欢
价值观大学生信息
我的价值观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订阅信息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展会信息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