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四重问,点亮你的议论
——“连续追问”使归因更深刻

2020-12-08 10:10
魅力中国 2020年27期
关键词:归因原点天性

(金华市第八中学,浙江 金华 321000)

教学目标:通过举例说明什么是有价值的提问以及“连续追问”思维技术的运用,引导并强化学生的因果思维意识,引导论述文的归因段落该如何深化,让学生的论述走向深刻有路可循。

教学重点:“连续追问”思维技术的运用

教学难点:强化学生的因果思维意识,引导论述文的归因段落该如何写深刻

教学准备:《回家》小视频、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一、找回天性中的因果思维

导入:每一个小孩,都是一部经典的《十万个为什么》。小时候,大多数人一定问过这个问题: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你妈妈一定会很亲切地说:“宝贝,你是妈妈生出来的呀!”然后你就追问:“那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由此可见,爱问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一直追问是我们的本能。今天,我们就来考察一下这个天性有没有泯灭。

二、因果思维的实践操练

紧扣视频,试问问题:

1.我们先观看视频《回家》,这是德国2015 年圣诞节广告,一经推出获得了全球5000 多万的点击量。

2.看完这则小视频,你想问哪些问题?学生提问:老人用了什么方法让儿女回来?老人为什么撒这样的谎?为什么一个谎言却让我这么想流泪呢?

看来同学们还是很有问问题的天赋,可是在刚才你们的提问中,有一些问题是尬问,有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可见,“问”也是一门学问。该怎么问才是有价值的问法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有价值的问,它的名字叫5why 法。

3.课件显示:5why 分析法,最初由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的父亲丰田佐吉提出,(2 分钟讨论一下,为什么这是有价值的问)其关键所在:从结果出发,对这个问题原点连续以5 个“为什么”来问,沿着果因关系链条,顺藤摸瓜,直至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

4.紧扣视频,试问“为什么”:这五个为什么表明了丰田式的科学态度,它是一个引子,它启发我们在时评类作文写作过程中,也可以采用这样的追问,以结果作为问题原点,连续追问直达问题的本质,这就是有价值的问。例如前面的小视频,我会以“为什么这则视频引得大家纷纷点赞? ”为原点,层层追问。

提问1、为什么这则视频引得大家纷纷点赞? (因为大家喜欢这则视频。)

追问2、为什么大家会这么喜欢这则视频? (因为它传达了温暖与孝顺,让人感动。)

追问3、为什么说它传达了孝文化,让人感动? (因为它真实反映了当今社会子女忙于生计,疏于对父母关心,而年迈的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能常回家看看。)

追问4、为什么父母渴望我们常回家看看呢? (因为人类天性害怕孤独寂寞,渴望陪伴、渴望团圆、渴望享受天伦之乐。)

追问5、为什么人性有这样的特点?那就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哲学范畴的思考了,而这一般就不是我们要考虑的内容了。

为什么会这么问呢?因为这四个问题涉及到我们理性思维的四个层面:行为层面,思想观念层面,社会文化层面,人类共性的层面。

5.分析“为什么”背后隐藏的层次关系。

提问1、为什么这则视频引得大家纷纷点赞?(因为大家喜欢这则视频。)

追问2、为什么大家会这么喜欢这则视频?(因为它传达了温暖与孝顺,让人感动。)

追问3、为什么说它传达了温暖与孝顺?(因为它真实反映了当今社会子女忙于生计,疏于对父母关心,而年迈的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能常回家看看。)

追问4、为什么父母渴望我们常回家看看呢?(因为人类天性害怕孤独寂寞,渴望陪伴、渴望团圆、渴望享受天伦之乐。)

明确:从一问一答中我们可以探究一下:问题1 的切入点是行为层面,问题2 的切入点是心理层面,问题3 的切入是社会文化层面,问题4 的切入点是人类共性的层面。

前面所有的预设都只是铺垫,就是为了引出今天这节课的重点:“思辨四重问”的概念。

三、“思辨四重问”的强化练习

我们了解了“思辨四重问”,接下去我们来实践一下。这是第二个“网红”事件。

(课件显示):新华网发布了《95 后谜之就业观》,图表显示:有54%的95 后,最向往的职业是当网红。

残酷的数据背后,真相竟是:网红的高收益和快成名。

苦读10 年,比不过网红一天。

面对“网红”现象持续升温,你怎么看?

请同学轻声读一遍,拿出纸笔,以“为什么那么多青少年以网红作为未来的职业选择?”为原点,根据刚才我们提出的“思辨四重问”,进行层层追问。

学生写,投屏展示。

四、根据以上分析,完成归因段撰写

展示:新华网发布的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青年人最向往的职业是当网红,这个结果让人深思。为什么那么多青少年以网红作为未来的职业选择?(提问原点)。因为他们羡慕网红的生活,一心想当网红,(行为层面)他们觉得当网红既可以一夜爆红,轻松赚钱,又可以在社会上有很大名气,光鲜亮丽。(思想观念层面)而当今社会,似乎一个人要有钱有权,有名有利,才能称得上成功的人生。(社会文化层面)对名利的追逐成了人生追求的主流,青少年争当网红还折射出人性的贪婪,人总有无穷的欲望,却又想轻轻松松获得,甚至不劳而获 。(人类共性层面)综合呈现:

请同学们对刚才自己提出思辨四重问进行整理,写成一个归因语段。

五、总结

人的理性认识的能力是有限的,犹太人格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是说人类的自作聪明。但无论怎样,在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道路上,人类一直保持像牛顿一样爱问为什么的天真,也保持像笛卡尔一样“我思故我在”的理性。一边天真,一边深刻。多问几个为什么,你就是下一个牛顿,下一个笛卡尔。

六、拓展训练:请运用“思辨四重问”因果思维技术,完成以下作文题的归因段撰写

2016 年4 月12 日,物理学界“大牛”史蒂芬·霍金在新浪网开通微博,并发布了第一句问候。随后不到一天时间,他的粉丝量突破了两百万,评论、转发和点赞数达数百万。由此霍金也成了“网红”。

霍金也成了“网红”,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猜你喜欢
归因原点天性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数轴在解答实数题中的应用
为何越来越爱
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研究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或许,只因为天性
7.1 数形结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