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问题探讨

2020-12-08 13:24金存鑫田一彤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排水沟植被矿山

王 健,金存鑫,田一彤

(吉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吉林 长春 130033)

经济稳定增长下,社会对资源需求度不断提升,矿山由于过度开发,加之安全管理力度不足,导致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出现,严重破坏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可能诱发严重的地质灾害,威胁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并且会导致地质环境进一步恶化,阻碍经济稳定增长。尤其是很多废弃矿山,资源枯竭,无人管理,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需要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因此,在综合分析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下,尝试寻求合理措施改善,以求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为后续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1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和发展中,加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其意义较为深远。其一,有助于生态环境恢复,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创设有助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环境。废弃矿山治理期间,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培育自然资源,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通过综合治理将其直接转化为环境效益、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其二,完善国家配套基础设施。加强废弃矿山综合治理,针对抵制破坏问题,针对性治理,有助于改善岩石裸露问题,减少护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几率,维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区域配套的基础设施正常使用。其三,有助于助力小康社会建设和发展[1]。以往我国经济发展多是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致使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并且这些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加强废弃矿山综合治理,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开展,有助于助力小康社会建设和发展。另外,恢复治理被破坏的区域生态环境,逐步提升植被覆盖率,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同时,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

2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危害

废弃矿山由于过度开采,资源枯竭,对周围环境的危害较大,可能诱发严重的地质灾害,破坏道路、铁路,甚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具体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地面塌陷

由于矿山开采,导致区域地质环境被破坏,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导致地层结构不稳定,可能出现地面塌陷事故。地面塌陷会破坏道路桥梁,如果下沉的道路和桥梁并未得到足够关注,或是治理理念陈旧,长年累月下可能出现大面积积水问题,进而塌陷。另外,地面塌陷也会破坏河流堤坝,周围村庄居民生活也会受到影响[3]。

2.2 地质灾害

很多废弃的矿坑,由于处置不当,受到雨水冲刷可能诱发严重的地质灾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矿山开发可能造成泥石流、山体滑坡、塌陷等灾害,打破原本区域的生态平衡,随着时间推移山体倾斜度逐渐增加,岩土变形,可能受到外部作用力影响下出现严重的崩塌事故。尤其是废弃矿坑中有很多随意丢弃的矿渣,处理不当,破坏地表植被,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4]。

2.3 破坏地貌景观

由于废弃矿山在开采时大肆挖掘,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在矿山废弃后,受到雨水冲刷,会对周边区域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究其根本,是由于不合理的开采活动,过分关注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土层植被保护重要性,导致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水土流失问题愈加严重,大量的岩石裸露。此类情况在很多矿山露天开采中也会出现,资源枯竭后,矿渣随意堆放,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和破坏[5]。

2.4 破坏土地资源

矿产开采,会对土地资源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即土地被随意占用,破坏土层结构稳定性,导致地面塌陷。一般情况下,土地占用多是用于煤矸石或是矿渣堆放,或是生产活动场地,由于开采活动不但加剧,导致矿区土地资源浪费现象愈加严重,并且受影响范围逐步扩大。矿产开采中,会产生很多有害成分,渗透在土壤中,破坏植物生长环境,威胁到生态系统平衡。

2.5 污染水体环境

由于矿山开采,直接或是间接污染水源,矿山开采中如果处理不当,所产生的污水、废水和残渣无法得到有效处理,与水冲刷后进入到周围的土地、农田中,导致农作物被污染,威胁到生态系统平衡稳定[6]。尤其是矿山被废弃后,无人看管,并未及时有效的恢复被剖还的环境,会导致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破坏含水层,水位有所升高或下降,包括煤系地层、上下覆含水层、民用经和浅部含水层的水质,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6 大气环境污染

废弃矿坑由于过度开采,区域地表植被缺失,随意堆放的矿渣和石屑,受到大风影响漫天飞舞,污染大气环境,导致区域的空气质量下降,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3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有效措施

3.1 清除危岩,采坑及时回填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首要一点是对废弃矿山中的危岩充分清除干净,采坑及时回填,保障土地资源得到成分开发和利用,同区域生态环境保持协调。由于治理区域的周边矿产企业诸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生产中也会有污水、废水排出,部分企业所排出的污水、废水并未得到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导致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所以,可以将周边矿产加工企业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作为充填物及时回填。矿坑周边有大量的高陡边坡遗留,坡顶岩土开裂、松动程度不一,边坡的稳定性较差,保障后续恢复治理工程顺利进行,要充分清理干净这些稳定性较差的岩石,自下而上回填。分层碾压夯实填充料,预设坡面外倾斜2°,为后期排水提供支持[7]。

3.2 排水系统设计

首先,开挖排水沟,结合区域地形和土地复垦类型,开挖排水沟,做好结构设计,修建0.8×0.5m的排水沟,整体为矩形断面。推行全沟道衬砌形式,选用M7.5水泥砂浆和新鲜块石修筑护壁,侧壁和沟底的厚均为0.3m,开挖高度同覆土后地面保持同一水平线,水沟开挖深度控制在0.5m左右。

其次,修建储水调节池。废弃矿山内部应该修建储水调节池,便于后期排水沟维护和植被种植工作开展,依据实际要求设置多个储水调节池,形状为矩形,规格3m×4m,深度1.5m;池底和池壁选用块石浆砌结构,厚度0.3m。按照1:3比例配备水泥砂浆抹面防渗,厚度2cm。

最后,过水涵管。根据场地整体标高,排水沟和道路交叉区域下方修建过水涵管,优化设计排水沟流量,涵管直径大概为0.8m。通过修建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减少雨水冲刷对废弃矿山区域地质环境的破坏影响,为后续植被重建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在汛期可以将雨水充分排出,有效缓解建设区域的防洪压力,减少区域内涝灾害事故的出现[8]。

3.3 土地复垦和重建植被

废弃矿山和周边区域的环境恢复治理,要注重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因地制宜进行植被重建和土地复垦工作,植被多选择草本类、乔灌木类和花木类等植被;开垦土地则包括升天休闲区、建设用地和灌溉养殖区域。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重建植被的选择十分重要,要充分调查矿区和周边区域的地质环境,以及生长的植被种类,筛选环境适应性较强的植被;选择优质植被种子,依据不同场地条件博植试验,依据相应标准来筛选出最佳的种植品种;通过复选植物体系方式,完成恢复治理区域的绿化重建工作,并综合评估重见效果,对于适应性较强的植物种类可以大量推广栽种;选择外来植物体系,在复选、决选播植试验后,选择质量高的品种施工;治理期间,结合区域具体情况来完善植物体系,各种花卉、树木和草本植物合理搭配,提升园林绿化效果,整体美观度也将大大提升。

4 结论

综上所述,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这个阶段有大量的矿山被废弃,由于过度开采导致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威胁到后期施工安全。加强土地、植被恢复,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是废弃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的本质目的,不仅可以消除安全隐患,还可以重建生态系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排水沟植被矿山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寒区隧道排水沟出口防冻设计研究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繁忙的矿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皇家库府遇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