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末老病易发冬之始寒不露脚

2020-12-09 02:40
兵团工运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秋燥霜降脑血栓

寒 露

公历10月8日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见早霜,霜降防寒潮

9月的白露节气,阴气开始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到了本月的寒露节气,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带着丝丝寒意。因此,寒露也意味着深秋已至。

再至霜降,已是秋之末、冬之始,天地一片萧瑟清冷之象。作为秋季最寒凉的一个节气,霜降前后常有寒潮来袭,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因此也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

秋凉护心肺,饮食保肠胃

寒露、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两个节气。从中医角度来说,这两个节气最大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因此,这时的养生重点应该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秋末冬初,最容易患上急性肠胃炎、口腔溃疡、哮喘和脑血栓四种疾病。

1.预防急性胃肠炎,少食生冷:秋季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的抗病能力减弱明显。如果在此时大量进食生冷蔬果,就很可能会发生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少吃刺激性食品。同时,注意保持精神愉快,因为过度的精神刺激,比如紧张、恐惧、忧郁等都会引起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促进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壁血管痉挛性收缩,进而诱发胃炎、胃溃疡。

2.避免口腔溃病,多用淡盐水漱口:秋季干燥,不少人都会上火,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口腔溃疡。所以秋季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常用淡盐水漱口,戒除烟酒,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厚味的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畅。

3.远离哮喘,出门戴口罩:深秋也是哮喘病的高发季节,因为这段时期是一年中冷空气活动最为频繁的季节,每次冷空气过后,都伴随着气温、气压、降水、空气湿度的明显变化。尤其是气温的降低会对哮喘有直接诱发作用。所以,应当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当有冷空气过境时,要及时增加衣服,早晚出门最好能戴上口罩,以减少冷空气的直接刺激。

4.防止脑血栓,多饮水稀释血液:气候变冷也会导致脑血栓的病人增加,这和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有关,因为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度减慢,易于形成血栓。脑血栓的病人在这段时间要尽量多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清晨饮水可冲淡胃肠道,水分进入血液后,随活动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晚间活动量小,睡眠前饮水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栓塞。

足肩膝腹颈,深秋要保暖

中医认为,在寒露、霜降时节,避免风寒、保持温暖,防止阳气受损,才能最终抵御各种疾病的入侵。此时,关键要护好五大部位:

霜 降

公历10月23日

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足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人体许多筋络的路线都起源于脚,尤其是脚腕以下部分,更是全身筋络活动的地方。俗话说“寒从脚下起”,10月开始进入深秋季节,寒意初显,此时不能大意,更不能像夏天那样动不动光脚或穿凉拖走路,袜子在护阳防寒方面必不可少。这便是民俗所说的“寒露脚不露”。

肩肩膀是比较容易忽视的受凉部位。如果不注意保暖,第二天肩膀变得又疼又酸,通常就是肩膀受凉受寒引起的。

腹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经期妇女尤其要加以重视。有些女孩爱穿露肚皮的时装,到了10月份最好就不要穿了。同时,晚上盖被子一定要把肚子护好。

颈脖子是寒气入侵的主要位置,很多人一到了换季的时候就会咳嗽,嗓子发炎,其实主要根结就在脖子。因为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膝深秋以后女性就不宜再穿短裙,老年人或是原本就有关节炎的,更应佩戴好护膝,由于关节周围的末梢神经对温度和气压变化特别敏感,因此受凉以后,会导致让塞邪侵入关节而引发关节炎。

重阳宜出游,登高解秋郁

秋风萧瑟、秋雨凄凉,大自然一派冷清景象。“秋风秋雨愁煞人”更是大部分人心情的写照,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悲秋”情怀。而秋日登高,就是化解“悲秋”的办法之一。

我国自古有“重阳登高”的习俗。在这个时节选择登高,不仅可以怀古、陶冶情操,而且可以缓解压力,松解胸中浊气,对抑制悲伤的情绪大有好处。但要注意的是,外出登山、欣赏美景时一定要注意保暖、适度。尤其是老年人,登高、出游时,不宜做屈膝动作时间较长的运动,要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

防秋燥,白天喝盐水晚上喝蜜水

寒露、霜降开始,空气日趋干燥,人体缺少水分。此时,光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来的负面效应,在饮食方面也要配合滋阴润燥。

古人对付秋燥就有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早上仅喝白开水,水分仍然容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良方,同时还能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举三得。

此外,为防“秋燥”平时还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山药等以增加体质;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冬瓜、藕、梨、柿子、柑橘、石榴、香蕉等,这些果蔬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均具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功效。

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等,属于热性,烹饪时易失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因此不宜常吃、多吃。

热水泡泡脚,去乏还助眠

热水泡脚是一个很好的养生方法,既能解除疲劳,又能改善睡眠,还有补肾的功效。

脚部受凉,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抵抗力下降。而热水泡脚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既能驱寒,防治冻疮、足癣,还能补肾、消除疲劳,更能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

泡脚最好的时间还是在晚上21点钟左右,这个时间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补肾效果,还能帮助睡眠。“睡前烫烫脚,胜似吃补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猜你喜欢
秋燥霜降脑血栓
霜降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农事 霜降
霜降
秋燥不中招
节气课堂之寒露霜降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秋燥吃蜜不吃姜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睡前一杯水可防脑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