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2020-12-09 05:43姜振海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姜振海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医院,辽宁 建平 122400)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它是由骨质减少,骨质疏松症和髋部肌肉组织严重创伤引起的股骨颈骨折。老年股骨颈骨折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预后差,治疗不当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肌肉力量减弱,骨骼强度降低,骨骼脆弱性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生。同时,由于身体的抵抗力,免疫力下降[1-2],大多数老年人伴有各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时间服用降血压、降糖药等药物,间接导致体内骨量减少。因此,当患者受到外力时,容易导致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上,在老年患者骨折的治疗中,由于患者的年龄,有必要考虑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和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等,本研究分析比较了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年龄61-78岁,平均(65.76±2.89)岁。男女分别有19例和11例。对照组30例,年龄62-79岁,平均(65.22±2.31)岁。男女分别有17例和13例。2组一般资料可比。

2 手术方法:对照组选择骨折内固定术,给予抗生素注射预防感染。平卧,麻醉后垫高患肢,X线下做髋部切口,促使骨折部位暴露,复位骨折部位,后用3枚克氏针加压固定骨折部位,将切口逐层缝合关闭。观察组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侧俯卧位,麻醉后做髋关节前外侧切口,促使关节囊和周围充分显露,分离关节囊粘连,切除关节囊和滑膜。将股骨颈修整之后将股骨头切除,并清除髋臼内软组织,选择合适人工髋臼植入,复位关节,将伤口清理,给予引流管放置,并将伤口缝合。

3 观察指标:分析手术治疗和操作的相关指标;治疗前后患者Harris评分值、视觉模拟评分值;并发症。

4 统计学处理:SPSS22.0软件,t、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5 结果

5.1 2组治疗前后Harris评分值、视觉模拟评分值分析比对:治疗前2组Harris评分值、视觉模拟评分值相似,P>0.05;治疗后观察组Harris评分值、视觉模拟评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之前,对照组Harris评分值、视觉模拟评分值分别是(64.57±2.74)分、(6.04±1.32)分,治疗之后对照组Harris评分值、视觉模拟评分值分别是(81.24±4.56)分、(3.55±0.51)分。治疗之前,观察组Harris评分值、视觉模拟评分值分别是(64.11±2.74)分、(6.04±1.11)分,治疗之后对照组Harris评分值、视觉模拟评分值分别是(92.24±4.68)分、(1.11±0.15)分。

5.2 2组手术治疗和操作的相关指标分析比对:观察组手术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出血和手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出血分别是(98.35±11.12)分钟、(5.78±1.26)天、(284.79±41.21)ml,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出血分别是(87.57±4.22)分钟、(8.36±1.56)天、(136.57±22.59)ml。

5.3 2组并发症分析比对: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2例,尿路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和压疮1例。而观察组1例切口感染。

讨 论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数量仍然很高,坏死和不愈合的比例高达30%[3]。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有2个主要原因:老年人骨密度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导致股骨颈结构脆弱;老年人反应迟缓,抵抗外部侵袭的能力降低,因此股骨颈骨折的可能性增加。

老年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后,由于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的综合,治疗面临诸多困难,往往导致预后不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活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方面,和骨折内固定相比,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较好选择,可明显缩短术后卧床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但其创伤也比较大,因此需要综合评估患者情况之后确定[4]。内固定是通过增加骨折端来增加骨折端的稳定性,但早期功能锻炼增加了股骨头塌陷和坏死的可能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年患者的死亡风险。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在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正常的生活能力,特别是对于全身功能和并发症较差的老年患者,可以明显减少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5-7]。因此,对于2种方式的选择,在患者可耐受手术和机体较好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的骨折类型。骨折的原因与老年人骨质疏松和脆性增加,髋部肌肉松弛和反应迟缓有关。同时,在老年人中,如果发生股骨颈骨折,往往会伴随骨骼滋养血管破裂,这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常规治疗主要采用空心钉内固定的方法,但常规治疗方法不能取得明显疗效。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出现已经得到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证实,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唯一有效方法。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包括内固定和关节置换。虽然人工关节置换费用昂贵,但它可以有效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中的骨质疏松症。虽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高于空心钉的内固定,但术后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大大减少,近期关节优良率也相对较高。另外,随着临床人工关节置换的不断推广和普及,这也使人工关节材料,工艺和相关医疗技术不断成熟,使治疗效果更加突出。本研究中,对照组对于本次就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骨折内固定术,观察组对于本次就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Harris评分值、视觉模拟评分值相似,P>0.05;治疗后观察组Harris评分值、视觉模拟评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之前,对照组Harris评分值、视觉模拟评分值分别是(64.57±2.74)分、(6.04±1.32)分,治疗之后对照组Harris评分值、视觉模拟评分值分别是(81.24±4.56)分、(3.55±0.51)分。治疗之前,观察组Harris评分值、视觉模拟评分值分别是(64.11±2.74)分、(6.04±1.11)分,治疗之后对照组Harris评分值、视觉模拟评分值分别是(92.24±4.68)分、(1.11±0.15)分。观察组手术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出血和手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出血分别是(98.35±11.12)分钟、(5.78±1.26)天、(284.79±41.21)ml,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出血分别是(87.57±4.22)分钟、(8.36±1.56)天、(136.57±22.59)ml,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2例,尿路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和压疮1例。而观察组1例切口感染。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获得较好效果,虽然出血增加,且手术时间较长,但可更好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更为适宜。

猜你喜欢
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预保温防止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中低体温发生的效果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