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障碍综合症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0-12-09 14:46彭大柱
新农民 2020年13期
关键词:耳病肌肉注射口蹄疫

彭大柱

(江苏沭阳县北丁集乡畜牧兽医站,江苏 沭阳 223600)

目前,对于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症尚无有效的治疗性药物。因此,了解、熟悉本病的流行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

1 流行特点

一是混合感染严重,多因疫情变得日益普遍,疫病种类增多,传播速度加快。几种病毒病血清学检测的阳性率呈正相关,即几种病毒性疾病的血清学检测多为阳性,大大增加了临床判断的难度,但也反映出猪的饲养管理不良。二是发病和死亡多集中于双月龄前的仔猪,妊娠母猪在怀孕前期或中期虽然发病不太突出,但在怀孕后期和产仔时出现繁殖障碍性疾病。三是古典型的疾病少见,非典型性疾病增多,包括非典型性疾病的种类和病例的数量都在增多。如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等都出现了非典型病例,而且流行非常广泛,发病率也很高,给诊断与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四是发病率与季节、胎次、猪场的管理水平有关。一般5~10月,乙型脑炎病毒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管理粗放的猪场,细小病毒、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阳性率高。近几年,笔者在部分养殖场开展了猪疫病普查,结果表明猪繁殖障碍综合症发病率,种公猪为23.6%、妊娠母猪为40.6%,初生乳猪死亡率为18.6%。在死亡乳猪中,流产占10.1%、死胎占53.7%、弱仔占32.5%、畸形占2.9%;初步查清了引起猪繁殖障碍综合症的主要病原有细小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衣原体、乙型脑炎、弓形虫、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猪瘟和布鲁氏菌等9种病原。总感染率达75.2%,其中单一病原感染占39.6%、混合感染占35.6%。五是老病未绝,新病不断出现。混合、并发或继发感染增多,病毒病成为传染性疾病的主体,发病和死亡多集中于双月龄前的仔猪,古典型的疾病少见,非典型性疾病增多,治疗的效果不佳,已成为猪病的主要流行特点。

2 综合防制措施

2.1 加强饲养管理

目前,治疗猪繁殖障碍综合症尚无有效药物,除非用高免血清但不经济。因此,应加强预防措施。一是培育健康猪群,坚持自繁自养,严把进种关。加强污染猪群的净化,及时淘汰病毒感染猪,同时配合带猪消毒,夏季消灭蚊、蝇,禁用未经处理的猪下水喂猪。二是建立严格的日常消毒制度。猪场每栏舍每周进行1~2次全面消毒,栏内及猪体用可带畜消毒的消毒药,如菌毒清或腾骏威牌复合醛等。通道和栏外场地用2%烧碱喷洒消毒。同时,注意尿、污水、垃圾的处理消毒。

2.2 加强免疫

一是扩大免疫的对象及范围。所有公猪及母猪饲养户(场)饲养的后备公猪、后备母猪、种公猪、能繁母猪、母猪饲养户出售前的断奶仔猪。饲养水平较低地区农户饲养的商品猪,强制免疫病种免疫期满后,进行适时补针。二是增加免疫病种。统一计划免疫程序,在国家制定的强制免疫病种猪瘟、蓝耳病、口蹄疫的基础上,加猪肺疫、猪伪狂犬、猪细小病毒、猪乙型脑炎、猪副伤寒5个病种。三是实施计划免疫程序。商品猪免疫程序:必须注射4次,有3次根据疫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免疫或注射。24日龄强制免疫蓝耳病(变异株)疫苗,肌肉注射1头份;35日龄选择性免疫副伤寒疫苗,口服5头份;42日龄强制免疫猪瘟脾淋苗,肌肉注射1头份;49日龄第2次加强免疫蓝耳病(变异株)疫苗,肌肉注射1头份;56日龄选择性免疫猪肺疫冻干苗,肌肉注射1头份;63日龄强制免疫口蹄疫灭活苗,肌肉注射2ml;为了提高仔猪免疫效果,要求3日龄时注射或中服性血素。后备公猪和母猪的免疫程序:到双月龄时免疫9次,其中强制免疫4次,必须免疫2次,选择性免疫注射3次。20日龄强制免疫蓝耳病(变异株)疫苗,肌肉注射1头份;27日龄必须免疫伪狂犬病基因缺欠疫苗,颈部皮下注射3ml;35日龄选择性免疫副伤寒疫苗,口服5头份;42日龄强制免疫猪瘟脾淋苗和口蹄疫灭活苗,分开肌肉注射猪瘟1头份,口蹄疫疫苗2ml;49日龄第2次加强免疫蓝耳病(变异株)疫苗,肌肉注射2ml;56日龄选择性免疫猪肺疫冻干苗,肌肉注射1头份;63日龄强制免疫口蹄疫灭活苗,肌肉注射2ml;配种前15d,使用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颈部皮下注射1头份;配种前8d,强制免疫细小病毒灭活苗,肌肉注射1头份;为了提高仔猪免疫效果,建议3日龄时注射牲血素。另外,每年4月在蚊蝇大量滋生前免疫1次乙型脑炎疫苗。能繁母猪免疫程序:前3胎次的母猪,每一胎次免疫5次,其中强制免疫3次,必须免疫3次。产仔后20 d,强制免疫猪瘟脾淋苗,肌肉注射1头份;产仔后27d,使用细小病毒疫苗,肌肉注射1头份,前3胎免疫,以后可以不免;产仔后34d,必须免疫伪狂犬灭活疫苗,肌肉注射1头份;产仔后42d,强制免疫蓝耳病(变异株)疫苗,肌肉注射1头份;产仔后49d,强制免疫口蹄疫疫苗,肌肉注射3ml;乙型脑炎只在每年4月蚊蝇滋生前免疫1次。公猪免疫程序:每年4月注射乙型脑炎疫苗,此外每半年注射6次,其中,春、秋两季分别免疫1次猪瘟脾淋苗、猪肺疫疫苗、口蹄疫疫苗、蓝耳病苗(变异株)、伪狂犬和细小病毒疫苗,各种苗的免疫相隔7d。对重点猪场及母猪的集中养殖区抽样,检测各种疫苗免疫后抗体产生情况,掌握免疫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猜你喜欢
耳病肌肉注射口蹄疫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猪蓝耳病临床诊断与综合防治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猪蓝耳病发病的特点及防治
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MTX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分析
金黄膏外敷缓解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疼痛39例
新生儿臀部肌肉注射不需要进行血液回抽的临床研究
口蹄疫
“口蹄疫”是怎么回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