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

2020-12-09 16:30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2期
关键词:矿井灾害矿山

强 亮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酒泉 735000)

开采矿山是我国获取能源的方式之一,从很久以前到现在,国家都有专业人员来对矿山进行开采,而这些长久且大量的人类活动致使矿山的地质环境遭到了破坏,类似地面塌陷等其他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为了保护好国家的生态环境,在这一方面需要做出大量努力[1]。地质环境治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这个长久的时间里,相关人员在对其进行恢复和保护时,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要预先做好防护,并对发生的灾害实行整治,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进而能够使矿山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

1 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之间的联系

(1)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的概括叙述。第一,地质灾害。在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种类繁多,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复杂且种类繁多,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地质灾害的表现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而在矿山这种自然环境中,主要以地面塌陷,泥石流,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其他灾害为表现形式。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对人类就是一种灾难,危害着人类的方方面面。第二,地质环境。地质环境就是指人类能够存活的各种地理环境,它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这三个地理圈层组成,这三个圈层之间有着断不了的联系,由于自然的作用不断变化,而形成了现在供人类生存的环境。地质环境为人类提供其所生存的各种资源,人类不断的活动又转变着地质环境。

(2)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之间的联系。由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的概述可以看出,地质灾害是在地质环境中发生的。由于天然的地质运动,以及人类不科学的活动,致使地质环境发生改变和遭到破坏,从而发生各种灾害来表现这种变化,因此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时,可以利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在目前国家的灾害防治中,也有不少这种方式,在对地质环境实行治理和保护时,也对地质灾害有了一定的整治。

2 造成矿山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

(1)自然地质的变化和作用。其实地质环境在人类看不到的地方在运动着,这些运动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影响。大多数的灾害还是人为破坏了地质环境,才致使各种地质灾害不断发生。以地面塌陷为例,因为人为开采矿山,出现了数量较多的矿井,再加上地下的不断活动,而造成地面塌陷的灾害发生。天然的地质运动人类无法改变,所以人类要保护好地质环境,致使这种天然的活动尽量减少造成灾害发生。

(2)大量的人类活动。矿山中有大量的矿,而矿又是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能源,国家有专业的团队在矿山中开采矿,挖了大量的矿井,改变了地表的形态,这种大量的人类活动把矿山的地质环境破坏了,这种情况下,加上一些人类无法改变的自然状况,使得矿山的地质灾害频繁的发生[2]。人类开采矿后,虽说把土地复原了,但土地已经变得松散,不可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这样就更容易发生灾害,如果再遇到暴雨这种人类无法改变的自然天气,还会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由此可见,人类活动对矿山地质灾害发生有多大的影响。

3 有效防护和整治地质灾害的相关措施

(1)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矿山地质灾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为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好灾害的防控是非常要紧的。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对矿山的地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对于异常的地质活动要做好预防,及时撤离当地的人和物,谨防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矿山附近建立居民点时,也要全方位考虑地质环境,利用监测系统,选择安全合适的地点,这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可见,必须要对矿山进行实时且全方位的监测,使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做好预防和控制,让损失大量减少。

(2)不同的地质灾害运用不同的防护措施。在开采矿时需要挖大量的矿井,如果不及时将矿井复原,那随着越来越多矿井的出现,随之而来的就是地表塌陷,形成一个大“坑”,而对于地面塌陷这种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将开采过矿的矿井恢复,以防造成更大的灾害。其次是水这一方面,这也是致使地面塌陷很关键的一点。在下雨的时候,雨水必定下渗,这就一定要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在雨水时节也要加强对地表的监测,对异常地点做好防护和人员撤离。最后就是在开采矿的时候,一定要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开采,不可无节制的开采矿山资源,从而减轻对矿山地质的破坏。

(3)在进行矿山开采时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国家需要通过采矿获得能源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但是矿源不是用之不竭的,如果过度开采,使得矿山恢复速度跟不上,国家就会面临矿资源枯竭的状况,而且如果开采方式不科学,更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所以一定遵守可持续的原则。首先就要要求国家拥有专业的开采团队,对地理环境有着专业的了解,在开采时能够准确的找到矿源,减少对地表的破坏。其次是开采过程中一定要使用科学的方式,坚持可持续原则,尽量减少对生态的破坏。最后开采团队一定要操作规范,管理规范。

4 恢复矿山的地质环境的相关措施

(1)科学合理的进行开采活动。人类对矿山开采这种大型人类活动本身对地质环境来说就是一种破坏,如果在开采过程中,人类不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更是加重了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对此国家在开采时,要运用专业的开采团队,有专业的人员对员工行为进行指导,对矿山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开采时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尽量减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进而在开采后也能更好的恢复开采地的地理环境。

(2)全面分析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在对矿山进行开采后,因为各种因素,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而且由于地理环境种类众多且复杂,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也有不同的治理方式,所以在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时,一定要全面了解矿山的情况,包括矿山开采的破坏程度,哪些地理环境遭到了破坏等其他详细信息,对这些情况进行全面的收集和分析过后,根据每个地点的特性,每种地理环境的特点,综合制定治理方案,进而让整个矿山地质环境慢慢得到恢复。

5 结语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护与地质环境的恢复时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开采矿山的人员,还是对矿山进行保护和治理的人员,都需要他们付出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把保护环境放在心里,开采矿山的人员要谨记这一原则,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

猜你喜欢
矿井灾害矿山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矿井建设中的现场施工管理
复杂条件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繁忙的矿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灾害肆虐
废弃矿井变成主题公园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