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0-12-09 05:28高困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
节能与环保 2020年11期
关键词:副产品环境影响环境治理

文_高困 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

1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

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部相关统计数据,我国2018年200个大中城市的固体废物产生量依旧非常高,具体可见表1。大量的固体废物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会进一步加大环境污染程度,使生态系统受到不可逆的危害,严重威胁公共安全,同时还会增加环境保护成本支出,严重浪费资源。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过程中,我国工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近年来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上涨,进一步增加了固体废物处置难度。所以,为了对固体废物增量实现有效控制,减小固体废物处理难度,有必要加强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相关工作质量与水平持续提升过程中,更加科学有效的控制并处理固体废物,保护生态环境,缩减废物处理成本。

表1 2018年200个大中城市的固体废物产生量

2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2.1 固体废物界定过于笼统

当前我国针对固体废物环境治理所颁布的各种制度与标准,均是围绕固体废物处理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做出的相应指导,对于固体废物环境管理评价相关问题以及排放标准缺乏明确制度标准与技术指导。另外,固体废物环境评价工作开展期间,对物体成分、物体性质等缺乏明确性阐述,导致目前对于固体废物的归类工作相对模糊和笼统。比如在具体归类中,某一物质究竟属于固体废物类还是属于副产品类未给出明确界定,而在面对这一问题撰写固体废物处理评价报告期间,大多会将其归副产品处理。另外,有关标准中未明确阐释固体废物所含成分以及危险性,这容易导致归类工作将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相混淆。目前工作人员在对危险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时,大多是根据我国出台的有关危险废物规定、名录实现分类工作,而相关规定与名录未明确呈现危险废物性态,若危险废物名录未及时更新或者有新产品、新工艺出现,均会造成名录中没有全面体现新型危险固废,将严重干扰实际评价工作。

2.2 固体废物产量估量不够精准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在撰写相关报告期间,要基于报告当中涉及到的不同种类固体废物产生量估计数值,对之后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同时基于有关估值进行资源调度,包括各类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等。而若评价报告当中所体现的固体废物产生量估值不够真实和准确,将会直接影响之后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不利于环境治理工作顺利开展。而目前因设备性能、团队素养、人员配置等多项因素影响,固废生产量估值缺乏精确性,并且固体废物涉及到的减量化工作在开展中还存在一系列不足。

2.3 后续评价报告不够全面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开展之后需要撰写相应评价报告,但部分评价报告当中虽阐述了各种固体废物属性、成分具体类别、估算产生量等信息,但却没有体现固体废物有关处置计划,也未针对后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使后续固体废物处理工作以及环境治理措施的制定缺乏必要参考依据,无法保证处理措施的充分合理,进而也难以提升固废污染问题解决效率和水平。

2.4 固体废物缺乏可靠的防治措施

根据当前我国各项固体废物评价报告,可看出大多数固体废物缺乏详细、科学的处理记录,阐述内容均只有基础的委外利用或者是处置。根据我国有关规定,企业要开展固废收集、利用、处置、贮存等经营活动,必须先获取省级许可证,才可开展各项有关活动,但实际上相关管理部门并未实地考证各经营固体废物活动的企业,包括企业对固废的接收能力、处理能力等,导致固废处理环节依旧存在一定隐患。另外,针对危险废品实现自行处置的相关企业,有关管理部门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些企业的处理技术先进性、处理设施可靠性等实现有效论证。同时,在针对同一类固体废物实现处置期间,管理部门也未对相关处置工作涉及到的技术进行优劣势对比,进而无法及时判定污染防治技术当中体现出来的缺失,不利于固废的有效处置。

3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优化策略

3.1 明确固体废物界定标准

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各项建设工作除了会生产出产品、副产品,还会产出大量废气、噪声、废水、废渣等废物,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将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增加环境治理难度和治理成本。在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期间,很容易将固体废物和副产品发生混淆。为了更准确、科学地撰写固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有关部门需要出台一系列标准化制度作为撰写依据,明确固体废物界定标准。如可参考《固体废物鉴别准则》、《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当中涉及到的相关内容,深入研究工业生产期间各种产出物实际性质,明确相应产物是归为副产品还是归为固体废物。若相应产出物归为副产品类,则需依据产品方案制定相关产出物处理方法,并对其实现合理化处理;若产出物归为固体废物,则需依据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标准实现准确评价,进而基于生产工艺、辅助材料以及原材料等准确鉴别固体废物当中所含有害物质,并根据有关管理制度判定该产物具体类别,

以明确相应产物是属于普通固体废物还是危险性固体废物。若目标固体废物不能依据环境评价标准实现归类,则需按照项目生产阶段涉及到的有关规范和相关操作,对相应产物实现取样测试并科学分析,最终对废物进行类别归纳。对相应产物进行环境评估报告撰写期间,需基于具体类型提出可行性高的污染防治措施,为后续处理工作提供必要参考。

3.2 从多角度估算固体废物产量

由于固体废物产量估算值的精准性会受到人员、设备以及检测工作等影响,所以为了更加准确地估算固废产量,需要着重从这些层面进行优化。首先,要从人员角度出发,对固废产生量估算团队进行优化调整,合理配置团队结构,提升估算团队的现代化、专业化程度,最大程度的减少人为因素对固废估算精准性产生的负面影响。其次,要及时更新各种固体废物检测设备,并对设备加强日常维护,在设备更新换代的同时更新维护标准,以确保相关设备在检测固体废物产量期间获得更加准确的检测数值。最后,要不断优化固体废物产量检测工作模式,基于既有估算工作模式与工作流程,进一步考量固体废物实际产生期间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动态变化。同时,要按照一定周期对固体废物产生量开展相关估算作业,实现减量化估算。如果不能减量,需要在理论计算基础上进行类比分析,实现物料平衡,促使固废产生量估算值更加精确,并基于估算结果实现科学评价。

3.3 提升评价报告的全面性

在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及处理体系中,固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会更加了解实际的固废环境污染情况,也会对相关问题发生原因、影响范围、严重性等具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所以,相关工作者在撰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期间,需要基于自身工作经验,从多个层面进行问题阐述,同时要针对具体固体废物提出固废处理以及环境治理相关工作建议,保持评价报告的高度全面,为后续固废处理和环境治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4 强化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不同的固体废物种类,其包装方式、性质、数量、处置去向等均有一定差异,所以不同固废具有不同的贮存时间和贮存方式,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风险也不一样。在环境评价报告撰写期间,需基于废物贮存现状,详细分析废物贮存期间可能发生的污染和风险,同步对污染防治措施进行可靠性、有效性、可行性论证,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改进意见。在固体废物处理期间,不同的生产单位有着差异化处理方式,基本上分为自行处置、委外处置。在自行处置固废环境污染评估报告当中,应着重评估生产单位所用关键性工艺流程;在委外处置固废环境污染评估报告当中,要对相应企业涉及到的固废处理能力、接收能力实现全面评估。

4 结语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能够有效指导污染治理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我国污染增量控制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为了全面提升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质量,充分发挥此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剖析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当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优化措施,使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更加完善与科学。

猜你喜欢
副产品环境影响环境治理
杨柳青年画的“副产品”——春宫图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梅西耶天体
——彗星猎手的副产品
“食物将成为副产品”:爱尔兰农民创造环境友好型田地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杨柳青年画的“副产品”——春宫图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