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岳阳楼记》的英译对比研究

2020-12-09 05:42吴翘仪
山东青年 2020年11期
关键词:岳阳楼记

吴翘仪

摘 要:近年来,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拟以生态翻译学理论的三维原则作为指导,对罗经国和谢百魁的《岳阳楼记》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分析译者对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选择,并评价两译本的整合适应选择度,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国典籍英译的新研究视角。研究发现,两位译者在不同的维度做出了适应选择,在语言维和文化维上,谢译本比罗译本更好;而在交际维上,罗译本则更胜一筹。基于生态翻译学的评价标准,谢百魁的译本整合适应选择度更高。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理论;《岳阳楼记》;罗经国;谢百魁;整合适应选择度

中国古典文学有着独特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经受住时间考验的经典文学名作。这些作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结晶,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节。随着国内文化交流日益全球化,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面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血多优秀文化典籍需要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翻译,保障其传递效果。在典籍翻译和其他各类型翻译中,生态翻译学理论对翻译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北宋文豪范仲淹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岳阳楼记》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成就。许多翻译家都翻译过这篇久负盛名的散文,其中罗经国和谢百魁这两位翻译大家的译本备受推崇。然而,对于中国典籍外译较少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视域下的研究。因此,本文拟以罗经国和谢百魁的《岳阳楼记》英译本为研究文本,基于生态翻译学视域,探索更多元的中国典籍翻译理论与方法。

一、生态翻译学理论

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的胡庚申教授首次将达尔文的适应选择论应用到翻译研究中,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并在其一系列专著及论文中对这一理论进行详细阐述。该理论在提出伊始就得到我国翻译界众多学者的支持,关于这一理论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该理论认为翻译人员在翻译时应合理选择翻译理论,明确翻译的定义,并具有翻译生态环境的意识。以译者为中心,翻译过程中译者处于主导地位是这一理论的核心要义,强调翻译活动必须要在译者主体意识和主要作用下开展及完成。

2008年,胡庚申教授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及改进,进而提出“生态翻译学”的概念,迄今为止,该理论仍在不断地完善与发展中。胡庚申(2014:86-89)指出:“笔者定义的生态翻译学立足于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隐喻同构,是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是一个全新的翻译理论,该理论基于整体主义,从语言学、文化学、人类学、生态学和翻译学视角展开专题研究。生态翻译学是对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归纳,通过跨学科的综合分析论证,指出翻译是与语言、文化和人类交际活动等方面有紧密联系的活动,译者需要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基础上做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转换,以集中反映翻译生态系统的互动性、适应性、平和性和整效性等特征(刘艳芳,2009)。在翻译生态环境诸多要素的基础上,生态翻译学形成了四大伦理原则,分别是:平衡和谐、多维整合、多元共生及译者责任。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古文散文,是中国古典文化典籍的代表作之一。《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之邀,为岳阳楼重新修缮竣工所创作的一片散文。该文语言精练,意蕴深远,是我国古代散文辉煌成就的代表。原文的语言特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词语精炼传神。如“衔远山”、“吞长江”,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一字形象地表现了湖与山的关系,而长江流经洞庭湖,用“吞”一字不仅同样表现了湖与山的关系,而且通过“吞”一字表现了声音层面的洪亮,让读者有气势磅礴之感(张越、张凌,2015)。

(二)运用骈偶句,整齐优美。文章多用骈偶句、四字句,长短句结合,句式活泼。骈偶句的大量使用使得语言整齐有力,气势恢弘。如写景的两个段落中,几乎全运用骈偶句写成,使得景色的特点通过语言的传递更加明确和突出。但同时亦穿插使用了一定的散句,使得整句中富于变化,读起来长短交错,抑扬顿挫明显,给读者以一种美的感受。

(三)寓情于景,立志高远。文章不仅仅停留在写景的层面,写景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的阴森凄凉的秋景,体现了“悲”情,秋景寓意别理,更是突出了迁客骚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悲凉心境。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是明媚美好的春色,突出了迁客骚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明朗开阔的心情。

该文的英译版本众多,其中杨宪益、谢百魁、潘正英、罗经国等的译文堪称经典。本文拟以罗经国和谢百魁的《岳阳楼记》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借此探究生态翻译学在中国典籍翻译的适用性。生态翻译学为中国典籍翻译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全新的解读视角。

二、“三维”原则下《岳阳楼记》英译本对比分析

玛丽·斯奈尔·霍恩比(2001:2)指出:“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文化中起到的功能与原文在原文化中起到的功能完全一致,文本不是静止不变的,它是译者对作者意图的理解,并将其意图创造性地重现在另一文化的语言表现之中。”換句话说,翻译既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包含文化信息的互动。基于此,译者除了关注语言的转换外,还应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将影响交际效果的文化因素纳入考虑,并反映在翻译实践中,通过选择适当的译法使译文适应目的语文化。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完全中断的文化体系,由此形成的“重人伦,清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的人文文化”。而西方世界的文化以科学文化为核心,提倡个人至上,倾向于将人与自然置于对立。两种文化内涵的差异在两种语言文字中的表现为行文表达时的形式差异,即汉语重意合,强调要综观篇章整体结构,讲究起承转合与平衡对称;而英语重形合,句式结构的衔接规则非常严谨(郭著章等,2008:28)。

语言维的适应选择转换是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之一,强调译者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胡庚申,2008:1-5)。根据典籍翻译的特点,应充分考虑如何将古文散文转换为目标读者可理解的话语,这个过程需要译者先完成将文言文转换成现代汉语的语内转换过程,然后将现代汉语翻译成英文的语际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发挥主要作用,选择适合的语言,清晰准确地将原文本的内容和信息传递给目的语读者。

例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罗经国译: The beauty of Baling centers round the Dongting Lake, which holds themountain ranges in the distance and swallows the water of the Yangtze River. It is so vast andmighty that it seems boundless. Dazzling in the morning sun and fading in the gray eveningmist, it offers a myriad of scenes.

谢百魁译: In my view, the grandeur of Baling lies only in Lake Dongting, which looks asif it were holding in its mouth the distant mountains and gulping down the Yangtse River.Boundless and marvelous, it presents in the morning sunshine and the evening twilight a mostgorgeous spectacle.

分析:例1中的“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运用了骈偶句,四字对称的形式更加体现了景色的恢弘壮阔。在翻译时,罗经国同样关注英文形合的特征,运用了主语从句的句式,it作形式主语,连接“vast and mighty”和“that it seems boundless”,后半句运用了两个并列的动名词短语“Dazzling in the morning sun”和  “fading in the gray evening mist”,总体而言,虽可看到罗经国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是有考虑英语的行文习惯,但却较大地忽略了原文语言形式最大的特点,即骈偶句句式的信息不能完整向读者“复现”,因此,罗经国的译文可以说在语言维上的适应性转换稍有欠缺。而谢百魁在处理这部分时则较好地考虑到了原文本的语言特点,运用了“Boundless and marvelous”和“in the morning sunshine and the evening twilight”这样的并列短语,原文通过骈偶句句式传达出的气势在谢百魁的译文中较好地得到了“复现”。因此,谢百魁较好地实现了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对原文的理解更恰当。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深层思想内涵与精神追求。因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活动的进行。在文化因素是语言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在生态翻译学理论中,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是指“译者在语言维转换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胡庚申,2008:1-5)。汉英语言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两个不同的语系,要实现文化的有效传达,应保证两种语言间文化的适应性转换。

例2:岳阳楼

罗经国译:The Yueyang Tower

谢百魁译:Yueyang Pavilion

分析:罗经国和谢百魁对于标题的翻译就有明显的选词差异。主要是体现在对“Tower”和“Pavilion”这两个词义的理解上。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中的解释如下:

A pavilion[ZZ)] is a large temporary structure such as a tent that is used at outdoor publicevents.(为举行户外活动而搭建的诸如帐篷的)大的临时建筑物

A  tower  is tall, narrow building, that either stands alone or forms part of anotherbuilding such as church or castle.塔:塔楼

根据外形建筑特点的差异,滕王阁、鹳雀楼一般翻译成是pavilion,而岳阳楼、黄鹤楼则用更准确。此处罗译比谢译更符合对原文形象的理解。对于这类中国特有的建筑的翻译,在处理时,应注意选择不会造成错误理解的翻译方式,把握建筑特色的同时考虑译文对于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

例3: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罗经国译: In the spring of the fourth year of Qingli,Teng Zijing was exiled to Balingjunto be the prefect there.

谢百魁译: In the spring of the fourth year of the Qingli period, Teng Zijing was relegatedto the position of the prefect of Baling.

分析:文言文中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征在转换成英文时是有能有效传递,以及是否能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是古文英译面临的重要挑戰。如例3中出现的“庆历四年”、“谪守”和“巴陵郡”文学词汇具有时代特色,这些词汇无疑给两种文化的转换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句话出现在文章开篇处,罗和谢采用的句式基本一致。如“谪守”指的是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或守边,根据原文,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至巴陵郡任太守一职的,“exiled”在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的解释是“If someone is living in [ZZ(Z]exile[ZZ)],they are living in a foreign country because they cannot live in their own country, usually forpolitical reasons.(通常出于政治原因的)流亡他国”,而“relegated”的解释为“If you relegatesomeone or something to less important position, you give them this position.使降级”,

该处的背景信息来看,谢译“relegated”准确地译出了“谪守”的意义,使译入语读者能够准确掌握原文的信息。另外,对“巴陵郡”这一地名的翻译两位译者的处理亦有明显差异。罗译主要才用了归化译法,将“郡”直接进行音译,这一处理可能会给译入语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郡”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域,英文中未有较准确对应的词汇,而“prefect”这一职位其实已经能够体现“Baling”这一区域的概念,因此谢译选择对此进行删译处理,避免了给译入语读者造成不必要的理解困难。由此可见,谢百魁在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较为成功。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典籍翻译过程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活动,包括了两种语言和文化间的沟通交流,是语言文化信息传播的过程。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胡庚申,2008:1-5)。因此,译者不仅需要在语言维、文化维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还应保证译文的流畅性,确保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度,以目的语读者可接受的方式翻译原文,使目的语读者可以通过译文深切理解原作者的思想内涵和创作意图。

例4: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罗经国译: Alas! Who else should I seek company with save them?

谢百魁译:Who should I emulate, if not people of this type?

分析:例4中,范仲淹使用“噫”这一感叹词,目的是表达其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叹之意,谢译版本在处理时没有相应体现作者意图表达的悲叹之情,是的译入语读者和原文作者在思想上难以产生共鸣,而罗译版本中使用了“Alas”一词,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该词的解释为“used to express sadness, shame, or fear”,与原文作者意图实现的交际想过相符合,因此,罗译版本实现了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而谢译版本则有所欠缺。

三、结论

罗经国和谢百魁对《岳阳楼记》的翻译在学界广受推崇,不少翻译者对他们的译本进行研究和学习。本文主要是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视阈出发,探讨这两个译本的翻译质量。根据上述分析,在语言维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上,谢百魁的译本较优于罗经国的译本;而在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上,则罗经国的译本更胜一筹。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谢百魁的译本整合适应选择度更高。经过实践,生态翻译学理论可以适用于中国典籍翻译研究,为翻译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多维的评价体系,从而更全面的评价典籍翻译的质量,为典籍翻译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郭著章,黄粉保,毛新耕.文言英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1-5.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06):11-15+92.

[4]胡庚申.对生态翻译学几个问题“商榷”的回应与建议[J].中国翻译,2014(06):86-89.

[5]柯林斯.柯林斯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罗经国.古文观止精选(汉英对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7]刘艳芳.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新闻报道中隐喻习语的翻译[J].上海翻译,2009(04):16-19.

[8]玛丽·斯奈尔·霍恩比.翻译研究:综合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朱原等译.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0]张越,张凌.罗经国《岳阳楼记》英译版本赏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5(11):50-52.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广州 510641)

猜你喜欢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拥有一种“超能力”
《岳阳楼记》接受史研究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之异同浅析
基于语料库的《岳阳楼记》英译本译者风格分析
《岳阳楼记》三美
范仲淹《岳阳楼记》对清代越南使节岳阳楼诗文的影响
从《岳阳楼记》看范仲淹的士人情怀
八面观音 色相俱足——天一阁藏文徽明小楷《岳阳楼记》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