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效能分析及推进路径①

2020-12-10 07:08
热带农业工程 2020年6期
关键词:供给转型数字化

黄 芊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全新的动力源泉,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关键,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和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农业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数字经济赋能农业,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发展过程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美丽乡村,向现代化农业的方向迈进。

1 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性

1.1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数字技术对农作物进行实时观测,可以实现精准种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建立数据库后可根据历史记录挑选最优培育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利用大数据可实现“智慧农业”,将经验、知识和技术数据化,可实现智能化、产业化、高效化生产,从而解决农民“不会种地”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益。

1.2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然要求

利用大数据平台可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在线追踪,从而保证整个流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实现“精准农业”。

1.3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促进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的必然要求

农业云平台的建立使得供需两方获得的信息趋于平等,表现在供给方可根据消费者喜好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而不是盲目地生产;需求方能够准确获取商品信息,选择最实惠的商品。双方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的效率提高,交易成本下降[1]。

1.4 政策支持数字技术应用于“三农”

自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来,我国相关部门也积极抓住历史机遇,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数字技术应用于“三农”问题,鼓励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农民的融合发展。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2015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可以形成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下,必须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十九大报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中,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2 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效能分析

传统农业和数字农业的区别在于:从“人”到“数据”的关键决策因素转换,传统农业具有粗放、过度依赖资源、封闭等特点,而数字农业具有集约、环境友好、开放等特点。传统农业主要包括养殖产业链和种植产业链等,其中的环节有育种、灌溉、施肥、饲养、疾病防治、运输和销售等,均是以“人”为核心,主要是依靠过去积累的经验或手艺来决策和执行,这也导致了整体生产环节效率低、波动性大、农作物或农产品质量无法控制等问题。而在数字农业模式中,通过数字化设备比如田间摄像头、温度湿度监控、土壤监控、无人机航拍等,以实时“数据”为核心来帮助生产决策的管控和精准实施,并通过海量数据和人工智能对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智能物流、多样化风险管理手段进行数据和技术支持,进而大幅提升农业产业链运营效率并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

数字经济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加快了农业转型的步伐,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还提高了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更加适应需求侧的消费升级。

2.1 农业数字化转型在供给侧的效能分析

从供给方面来说,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供给不能很好地适应消费者灵活多变的需求,一些产品供给过剩,而另一些产品供给不足,这不仅给农户带来生产效益低下的问题,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农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充分运用数字平台的优势,精准分析消费市场的需求,从而对农产品的产量进行精准控制,大大提高了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2]。而且,在农产品生产全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实时监控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劳动力的浪费,降低成本,提升农业效率。

2.2 农业数字化转型在需求侧的效能分析

农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消费升级,以往的供给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需求发生变化,但是供给却没有跟上需求变化的脚步,导致供给和需求的错位,社会资源严重浪费。农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通过数字技术的全程跟踪,将农业生产全过程展示给消费者,不仅可以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信赖,还能打造和推广农产品品牌。云平台的建立能让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一目了然,以便于生产者做出及时调整,从不同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此外,生产者根据大数据记录的市场需求可优化产品供给结构,实现了资源的低成本配置。

3 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还需要激发起农民的内生动力,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推动实现数字农业。

3.1 加快推进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

以“数字技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心,整合农业数字资源,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共享数据的相关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进人才,将农业数据共享作为验收第一条件[3]。

3.2 实施农业数字化转型统筹安排

基于建设数字中国的高度,建立相关政策法规,牵头部门积极响应,保证政策落实,并定期进行检查验收,督促数字农业项目的建设进程。各部门根据实地调研结果在可控范围作出调整,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农业。同时,要注意防控风险,可提前出台预测性防风险条例,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3.3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对农业数字化转型给予支持

数字农业涉及农业传感器、智能装备、GPS定位追踪等技术难关,一方面要组建专家团队,在数字农业试验点展开建设,探索5G 技术在数字农业中的应用;另一方面要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将人力、物力投入到数字农业建设中,加快示范点出成果的进程。

3.4 推进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活动深度“联姻”,数字技术为农业安装上“智慧芯”,催生“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4]。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将农产品以全新的方式呈现,促进消费,提高农民生产效益。

4 总结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因此,要积极推动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以新动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其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在掌握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农业现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创新发展数字农业试点,以试点的生产成果及风险防控的法律保障鼓励人们参与建设[5]。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发展中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数字化转型道路,为发展中国家农业数字化转型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供给转型数字化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