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农村电商助力精准扶贫研究①

2020-12-10 07:08熊亚楠
热带农业工程 2020年6期
关键词:铜仁市精准农产品

熊亚楠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精准扶贫是针对农村贫困群众进行精准有效帮扶,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实现脱贫致富的“真扶贫,扶真贫”。近年来,铜仁市经济不断向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就,农村电商扶贫成为助推精准扶贫的创新之举。所谓电商精准扶贫,就是通过在贫困地区发展电子商务,鼓励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增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达到可持续脱贫的一种精准治贫方式【1】。基于SWOT 分析方法,分析铜仁市在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有助于为铜仁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

1 铜仁市农村电商扶贫发展现状分析

1.1 优势S(Strengths)

1.1.1 丰富的资源

铜仁市有着独特的地貌和气候条件,生态环境良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农特产品、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有梵净山茶、德江天麻、竹荪、官舟牛肉干等农特产品;有梵净山、亚木沟、九龙洞等生态旅游景区,其中5A 级景区梵净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铜仁市立足于得天独厚的生态和资源优势,依托梵净山天然生态环境,举全市之力打响“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核心品牌,形成了以生态茶、生态畜牧业、中药材、蔬果产业、食用菌和油茶为主的6大绿色主导产业。

1.1.2 良好的政策环境

为了使电子商务得到更好的发展,帮助贫困地区顺利实现脱贫,铜仁市积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方案,如《铜仁市2015-2020 年电子商务发展规划》《铜仁市电商扶贫实施方案》《铜仁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铜仁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办法》等,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建立相应奖励机制,为电商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开展电商人才培训会,使更多的人了解电商,加入到电商的发展中。通过一系列努力,电子商务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目前,铜仁市已获批国家第三批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实现了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覆盖。

1.1.3 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

近年来,铜仁市的基础设施工程不断完善。农村公路方面,加大投资建设力度,累计完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12 103.4 km,交通状况较之前有了很大改善,有效降低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促进了本地农产品走出去和外来产品走进来。通信网络方面,全市实现行政村4G 网络全覆盖,30户以上自然村4G覆盖率94.83%,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劣势W(weaknesses)

1.2.1 农民观念滞后

铜仁市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大多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缺乏电商知识。部分农民更愿意以传统渠道进行货物的交易,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直接辨识货物进行购买,对电子商务存在很多顾虑,包括支付的安全性,产品质量的好坏、对方身份的真实性等,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中。

1.2.2 物流服务体系不完善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建立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至关重要。目前,铜仁市除了中国邮政设有到村网点,大部分农村并没有民营物流公司,如圆通,中通、顺丰等知名民营物流公司都只在乡镇设有网点,并未到村。加之农村人们居住比较分散,购买力相对较弱,对物品需求种类多而数量小,易造成物流配送成本高,服务水平低下。

1.2.3 农业标准化水平低

虽然铜仁市农产品资源丰富,但是铜仁市农业标准化水平低,农民品牌意识淡薄,很多外地人不了解铜仁优质特色农产品。此外,建立涵盖生产过程、质量检验、包装和冷藏保鲜等高质量标准管理体系比较困难。农村产业链不完整、农特产品深加工不足、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

1.3 机会O(opportunities)

1.3.1 引入电商平台

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推进电商扶贫战略,加大农村电商的投入,积极引进各类电商企业入驻农村,各地政府也积极与阿里巴巴、苏宁等电商平台建立长期合作,以求抓住机会,扩宽农村电商的业务【2】。2015 年,铜仁市成为了阿里巴巴全国推进农村淘宝的第一个试点市,为铜仁市农村电商的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机会与平台。

1.3.2 人才培养统一规划

建立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让更多的人懂电商、会电商。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农村电商的发展中,铜仁市积极引入高端电商人才,针对贫困劳动户、农村青年劳动力开展免费电商技能培训,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据统计,铜仁市每年完成电商人才培训5 000 人次,培育了500 人以上的电商扶贫骨干,形成了一支有效助力脱贫的电商队伍,确保每一个村都有一名电商骨干能人助力脱贫。

1.3.3 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由于缺乏信息资源,贫困地区不能与外部建立良好的联系机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而电商为贫困地区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贫困地区和外部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高效配置流动,推动贫困地区持续良性发展,更好地实现脱贫。

1.4 威胁T(threats)

1.4.1 信息不对称性

铜仁市的很多农村地处偏远山区,信息和交通都比较封闭,农业生产者对市场需求信息不能及时了解,使得农业生产存在随意性和重复性,容易出现有些农产品滞销,而有些农产品却供不应求。

1.4.2 产品质量无法确认

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商品,由于不能现场辨别货物质量好坏,只能通过物品的图片、购物评价对其进行判断,质量难以鉴定,降低了消费者对商品的可信度。加上很多网络购物存在“虚假宣传”,而电商商家对自身要求不高,产品质量不能得到严格把关,且很多农民对网络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偏差与不信任,不愿意在网上购买东西,使得线上销量受到影响。

1.4.3 信息安全不能保障

目前,我国的网络安全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在线支付安全各项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而电子商务是依托于网络的虚拟交易,当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受到损害后,很难像现实生活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导致消费者担心信息泄露而不愿意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消费【3】。

2 助推农村电商扶贫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对电商的宣传

在农村贫困地区开展多形式宣传,让更多群众了解电商发展带来的机遇。同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对积极参与电商扶贫发展的领头人进行相应奖励,吸引更多电商专业人才加入其中。此外,利用广播、手机等平台,深入宣传国家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让贫困群众自愿积极参与到电商发展中,为全市农村电商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2.2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充分发挥铜仁独特的生态优势,打造当地特色的有机生态农特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铜仁特色农产品。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实现产品全过程标准化,保证产品质量。此外,树立产品品牌,提升产品口碑,对农产品进行认证,网上销售有特色、有品质的产品,增强生态农产品竞争优势。

2.3 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系统

首先,为弥补农村物流网点覆盖不全面,遗漏缺失较多的问题,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吸引更多优质民营物流企业入驻农村。其次,完善交通运输、信息采集、产地集配等相关基础设施,让产地信息与交通运输有效连接。最后,给农特色产品更多的优惠政策,开设专用流通通道,少设关卡,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让电商扶贫有路可出。

2.4 构建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在搭建电商平台的基础上,要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信息技术、邮政物流等系统,选择懂电商、对电商感兴趣的村民担任电商管理负责人,操作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各项服务功能,为农村空巢老人、不懂网络交易的村民,提供网络代购服务,帮助销售农产品,使城市的产品能够进入农村,农村特色农产品能走出去,实现城乡双向流通。

2.5 健全电商法律保障制度

加强对电子商务的网络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打击网络虚假现象,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同时,对参与电子商务的个人和企业进行实名认证,建立相应信誉认证中心和信用等级数据库,随时查看商家的信用等级,提高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赖;建立健全相应网络安全政策法规,尽可能消除网络安全隐患,实现电子商务的安全支付,逐步建立起与电子商务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用制度。

3 总结

通过对铜仁市农村电子商务助力精准扶贫的SWOT 分析,发现铜仁市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同在。现阶段应该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积极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整合资源,使铜仁市农村电子商务又好又快地发展,带动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实现可持续脱贫。

猜你喜欢
铜仁市精准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发现非遗之美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关于对铜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鉴赏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