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用药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治疗中的有效性

2020-12-10 09:52周曙芳
关键词:风湿性依那普利比索

周曙芳

(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山西 太原 030000)

风湿性心脏病为心脏病常见的病理类型,疾病进展易合并严重并发症,加重心功能的损害。风湿性心脏病诊治期间并发症较多,慢性心衰作为风湿性心脏病较为严重且常见的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风湿性心脏病继发慢性心衰主要是由于炎性症状介导的心脏瓣膜损伤,加重心功能损害;一旦继发心衰,病情恶化速度加快,常规的强心剂、利尿剂等治疗措施不显著,无法逆转心衰进程,于疾病诊治期间需加强对心功能的恢复,延缓心功能损害进程为慢性心衰治疗的首要原则。随着临床药学的高速发展,心功能缓解药物增加,探究适配于风湿性心脏病继发慢性心衰疾病的治疗药物尤为重要。本研究笔者为了探究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用药临床开展价值,于笔者医院选取因风湿性心脏继发慢性心衰患者为客观分析对象,执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于医院心内科住院部2016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抽取92例为客观分析对象,将92例患者依据住院部序号均分2组,对照组分为46例,男25,女21,年龄49~79岁,中位年龄(56.38±1.08)岁,病程2~16年,中位病程(6.72±0.57)年;研究组分为46例,男24,女22,年龄48~81岁,中位年龄(57.11±1.12)岁,病程1~16年,中位病程(6.63±0.61)年;就2组患者基线资料中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客观数据比对,结果提示可于后文进行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9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均满足《心内科医学》对疾病的诊断依据,患者经心功能分级显示在Ⅰ~Ⅲ级,合并慢性心衰,经B超、心动图等综合检查确诊 ;患者平均心率≥55次/min,平均收缩压>90 mmHg;(2)将本课题上报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审核后实施;(3)所选患者均意识清醒,自愿参与研究分析。

排除标准:(1)对本课题使用的药物过敏患者;(2)呈反复心衰的患者;(3)预计生存时间不足以支持本课题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于观察前,为了确保药物使用安全性,均开展药敏试验;予以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干预,给予抗感染、吸氧干预、纠正电解质、纠正心律失常、控制血压等治疗,并予以洋地黄药物及利尿剂改善机体水肿情况。研究组患者于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用药,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70082)初始剂量为1.25 mg/d,于第二周剂量为2.50 mg/d,每周叠加1.25 mg剂量,最终稳定在10 mg/d剂量,维持治疗;2.5 mg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6567)/d,于早晚各服用1次,依据患者病情酌情增减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0 mgf/d;20 mg的螺内酯(南京瑞年百思特制药有限公司(原江苏瑞年前进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63054)/d,于早晨起床后口服;两组患者治疗周期相同。

1.3 评价标准

(1)借助心功能衰竭为评估依据,若患者症状无转归迹象,心功能无改善甚至加重,则为无效;若患者症状转归,心功能提高一个级别,但未达到正常范围,则为好转;若心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等级恢复Ⅰ级,则为显效。

(2)统计比对治疗后心率、血压、心功能指标等。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 23.0版本对课题收集的数据实施数据比对,组间样本t检验,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 果

2.1 不同治疗药物干预有效率差异性分析

研究组经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提示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治疗药物干预心率、血压情况比对

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等指标,结果提示差异均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对

治疗后,研究组心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风湿性心脏病致病因素较多,临床主要以心脏瓣膜病理性改变为主要症状,进而导致乏力、心慌气短、水肿等一系列症状,危害患者机体健康。临床针对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心衰病理特异性,考虑与心室重构相关,临床治疗主要以改善心肌异常,逆转心功能为主,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受体阻滞剂、内皮素、醛固酮及血管肽抑制剂等[1]。

比索洛尔作为受体阻滞剂,药物选择性较高,可有效抑制交感神经,抑制儿茶酚胺的分泌,减轻心脏毒性反应,抑制心室重构;同时药效可有效降低钠潴留,减轻心脏负荷。依那普利作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醛固酮的分泌,改善机体钠潴留情况,缓解心脏负荷,缓解心室重构;螺内酯可通过与依那普利的有机集合,加强醛固酮抑制作用,同时药物具有利尿功效,可逆转心肌纤维化进程,缓解心衰[2]。

本研究表明,研究组经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等指标,结果提示差异均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比对两组心功能LVESD、LVEED、LVEF、LADD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数据可知,索洛尔、依那普利及螺内酯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心衰,可有效抑郁心室重构,缓解心衰进程,为组织修复争取时间,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综上,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治疗中采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利于恢复其心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于临床推广实施,让更多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受益。

猜你喜欢
风湿性依那普利比索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阿根廷货币汇率暂时止跌
治风湿性头痛
风湿性与非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变化及不同治疗策略疗效分析
比索洛尔、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慢性HF的疗效
依那普利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患者BNP水平的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价值探讨
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比较
谁为啤酒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