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氢吗啡酮和吗啡用于剖宫产术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2020-12-10 09:52李江飞
关键词:阵痛吗啡硬膜外

李江飞

(涿州市医院,河北 保定 072750)

在剖宫产手术进行的过程中,硬膜外麻醉是使用较多,也是最主要的麻醉方法。能够帮助产妇减轻疼痛,抑制一些应激反应。产妇在手术之后也能够快速的恢复。吗啡是一种典型的阿片类镇痛药物,能够进行外中和中枢的阵痛。但会引发嗜睡恶心,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氢吗啡酮作为半合成的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较好,能够快速的起作用,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比较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4例剖宫产手术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麻醉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产妇采用氢吗啡酮镇痛,观察组的42组产妇采用吗啡硬膜外镇痛。对照组42例产妇中年龄22~37岁,平均30岁;研究组42例产妇中年龄24~38岁,平均32岁。两组产妇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的产妇进入手术室之后都要进行鼻导管吸氧,连接心电进行监护,并采取左侧卧位进行局部麻醉。手术之后要针对产妇进行观察,观察组的患者可以进行镇痛泵入,选择一定量的氢吗啡酮、生理盐水、甲磺酸罗哌卡因。对照组的患者进行镇痛泵入选择一定量的吗啡、甲磺酸罗派卡因、生理盐水。两组患者的总容量是200 mL。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术后麻醉的阵痛时间和阵痛评分,对两组产妇的麻醉后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2统计两组患儿的资料,采用x2表示计数资料,t表示计量资料,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采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产妇各个时间段VAS、Romsay评分

2.1.1 两组产妇VAS评分

对照组42例产妇在术后六小时、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的术后评分分别为(2.09±0.36)分、(5.79±0.33)分和(6.41±1.63)分;观察组42例产妇在术后六小时、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的术后评分分别为(2.13±0.28)分、(3.96±0.34)分和(4.79±1.32)分。

以上两组产妇六小时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十二小时和二十四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2.1.0 两组产妇Romsay评分

对照组42例产妇在术后六小时、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的术后评分分别为(3.11±0.35)分、(2.36±0.32)分和(0.89±0.08)分;观察组42例产妇在术后六小时、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的术后评分分别为(3.09±0.35)分、(2.16±0.29)分和(0.88±0.06)分。

以上两组产妇各时间段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42例产妇术后有2例出现瘙痒情况,2例嗜睡情况另外还有3例恶心情况,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7/42);观察组42例产妇术后瘙痒、嗜睡和恶心分别都是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3/42)。

以上观察组不良反应总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符合统计学依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产科针对剖宫产手术大多数会采用硬膜外镇痛的方法。在局部麻醉的过程中针对神经纤维进行阵痛,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使用较多的镇痛类的药物有吗啡和氢吗啡酮,这些都是阿片类的药物。吗啡是从鸦片之中分离出来的,也是较为常见的麻醉剂,镇痛作用很强,能够快速地针对大脑皮质痛觉区进行抑制。但也会影响到呼吸中枢和咳嗽中枢。这种药物的生理依赖性比较强,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应当合理地进行药剂量的控制。氢吗啡酮作为吗啡的衍生物,虽然和吗啡的作用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是针对神经递质的调节来有效控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和前者相比,这种药物的脂溶性比较强,镇痛效果较好。而且产生的不良反应比较少,也不会对人产生刺激性的伤害。

在剖宫产手术进行的过程中利用氢吗啡酮和吗啡进行阵痛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但是氢吗啡酮不良反应比较少,安全性更高,所以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阵痛吗啡硬膜外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储药盒中氢吗啡酮浓度稳定性与临床意义
氢吗啡酮与吗啡滴定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治疗癌痛的效果比较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国产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对行TURP术老年病人硬膜外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吗啡耐受:吗啡耐受在无菌小鼠中减弱并能被益生菌所逆转
时光的阵痛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张翎小说《阵痛》里的他者形象
骗补事件后新能源专用车的阵痛与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