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联合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0-12-10 10:28杨小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格雷缺血性神经功能

杨小容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内蒙古 赤峰)

0 引言

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有所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越来越多病症被重视。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病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很高的危险性,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患者通常还伴有偏瘫、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严重的会造成死亡,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1-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脑血栓和脑栓塞导致的,临床上通常采用药物进行治疗,APC和硫酸氢氯吡格雷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能够很好地控制患者的症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水平的同时提高治疗效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就APC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联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率做出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进行观察研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45~75岁,平均(67.43±5.66)岁;对照组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43~77岁,平均(66.21±5.4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本次研究经过医院的同意;所有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了同意书;患者及患者家属没有严重的精神障碍,能够配合本次研究,能听懂医务人员的表述;患者临床检查资料齐全;患者被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1.3 排除标准

因特殊情况不能坚持治疗的患者;临床检查资料不齐全的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特殊疾病的患者;精神状态不能配合观察的患者;属于严重过敏体质的患者;因个人因素拒绝或者中途选择退出的患者。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APC(国药准字:H44021139)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APC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123115)口服联合治疗的方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其中,APC服用1次/d,0.1 g/次,连续服用3个月;硫酸氢氯吡格雷服用1次/d,75 mg/次,连续服用3周。

1.5 观察指标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病情急性期加重情况及治疗效率进行评判,判断APC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联合治疗的方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率。

1.6 疗效评判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

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生活水平较高的一组是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病情急性期加重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病情急性期加重情况,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势态更好的一组是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加重情况对比观察组来讲不容乐观,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s, 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s, 分)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情感功能 角色功能 认知功能 躯体功能观察组 30 72.16±10.52 72.12±11.41 73.55±12.65 72.29±12.26 76.58±12.51对照组 30 63.59±10.26 64.18±10.61 61.45±11.48 64.89±12.12 61.78±12.15 t 3.194 2.791 3.880 2.351 4.618 P 0.002 0.007 0.000 0.022 0.000

表2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s, n(%)]

表2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s, n(%)]

组别 例数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病情急性期加重情况观察组 30 21.33±3.69 83.45±6.26 3(10.0)对照组 30 14.55±3.77 71.03±4.55 8(26.7)t/χ2 7.040 8.790 9.307 P 0.000 0.000 0.002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治疗效果更高的一组为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对比[n(%)]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因素有很多,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导致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缺血性较为明显,在临床上又被称为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猝然晕倒、半身不遂、智力障碍及语言障碍等。中老年患者大多数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引起重视就容易引发脑卒中等疾病[3-7]。脑卒中患者自身的心理压力很大,伴随着极大的痛苦,同时也对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降低患者和患者家庭的日常生活水平,APC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联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对患者进行治疗,降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很高的临床学价值[8]。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病情急性期加重情况及治疗效率进行评判,判断APC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联合治疗的方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率。生活水平较高的一组是观察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势态更好的一组是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加重情况对比观察组来讲不容乐观,治疗效果更高的一组为观察组(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进行对比,证明此方法用于此病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降低患者的不良情况出现率,提高患者自身的素质,提升医院的治疗效率,在临床学上有很高的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格雷缺血性神经功能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